在读写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4-05-04 07:37孙颖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生价值读写训练教书育人

孙颖

摘 要: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少年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抓住时机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语文的读写训练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读写训练;心理健康;教书育人;人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65-01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样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学生的少年儿童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竟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指路人”。因此教师要做到教书育心,在阅读教学中,恰好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小学教材里,有很多课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的作用。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作家巴金总结自己一生的“思索”和“追求”,答案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家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闪耀出的人性光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又如在《和时间赛跑》一课中,作者从哲学的高度出发,以通俗、优美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事例,表达了要珍惜时间里的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更多的事,要养成和时间赛跑的习惯。在教学中,努力强调:和时间赛跑,不是指科学论述上的谁输谁赢,而是用赛跑的精神,缩短做好每一件事的时间,那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就相当于我们跑赢了时间。 尤其是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让学生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通过交流,他们就能体会到人生很短暂,这个过程也一定会充满曲折,但是要学会珍惜,向着希望不断地去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体会并学习人物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优秀人物的品质值得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助人为乐等行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和谐、人间的温暖。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心理教育因素,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楷模,对形成自己的性格意志、良好的品质都有启示和激励作用如在《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引导学生朗读: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在这里教师要紧紧抓住雨来不被利诱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小雨来面对凶恶的敌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从而谈谈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时,就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在教学《冬冬读课文》一课时,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鼓励和互相帮助的品质。在教学《礼物》一文中,通过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报答父母,这也是让学生形成感恩心态的好时机。

3、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多数表现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还有的是表现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还有少部分的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对于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来了解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利用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通过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写作教学,是学生通过“我手”写“我心”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出对事物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来合理宣泄内心的情感,更好地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教师再抓准时机,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启迪他们稚嫩的心灵。

1、引导作文和做人相结合,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作文与做人相通的。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从育人的角度来看,作文更要求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观察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陶冶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磊落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自私,只会无限地接受别人的爱,从没想过替别人着想,缺少感恩、助人、奉献的思想。教师就可以根据年龄段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命题,低年级写一写《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家》等等、内容,让学生描写亲人间彼此牵挂,彼此关心,体会亲情,让他们养成孝顺长辈,关爱幼小的好习惯;高年级指导写和国家与社会、人文与生活有关的题材,培养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培养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真诚相处等好品质,

2、指导与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习作教学,指导很关键,往往提到作文,学生都有畏难的情绪,有时是心里无“物”,不知写些什么;有时又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教师要从内容出发,进行适当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完成每次写作,有成功地体验;有修改与评价中,通过倾听别人的建议与意见,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提出的意见比较直接,教师要进行委婉地解释,让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如果不够中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这样学生才会在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成长。

在读写训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小学阶段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尝试。教师应该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寻找、边探讨、边积累,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好的范例,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人生价值读写训练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浅论庄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加强国企女工工作的重要性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