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河南省中信中心医院眼科,洛阳 471003
角膜塑形镜控制学龄儿童近视发展的效果分析
李琳
河南省中信中心医院眼科,洛阳 471003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学龄儿童近视的效果。 方法 将98例学龄期近视儿童随机分为角膜塑形镜组48例和框架镜组50例,戴镜前和戴镜后2年检查眼轴长度、眼屈光度,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结果 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镜组治疗前眼轴长度分别为(22.48±1.53)mm和(22.46±1.48)mm,治疗后眼轴长度分别平均增长(0.39±0.06)mm和(0.62±0.12)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镜组治疗前屈光度(等效球镜)分别为(-1.75±0.50)DS和(-1.75±0.25)DS,治疗后屈光度分别增加(0.50±0.25)DS和(1.25±0.50)D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角膜塑形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进展,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可作为观察近视进展情况的有效指标。
角膜塑形镜;学龄期儿童;近视;眼轴长度;屈光度
我国是近视的高发国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最主要原因[1]。据教育部和原卫生部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63%~53.80%,其中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率达2%~6%[2],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近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患者除有视觉质量不佳、戴镜不方便、升学、求职受限等苦恼外,还有病理性高度近视所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据报道,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高透氧材料制成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可以重塑角膜形态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达到矫正和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目的。本院收集小学近视儿童98例,其中48例在本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跟踪观察2年屈光度及眼轴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2012年3月小学近视儿童98例(195眼),男性40例,女性58例,1例为单眼,年龄7~12岁,屈光度-1.00~-5.75 DS,平均(-1.75±0.50)DS,矫正视力5.0。
1.2检查及治疗仪器
眼科A/B超声诊断仪采用法国光太公司CineScan系列;电脑验光仪采用拓普康RM-8800;角膜塑形镜选用欧普康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梦戴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OK contact lens)。
1.3方法
收集体检时发现的小学近视儿童98例,均进行裸眼视力、裂隙灯、非接触眼压、眼底及屈光度、眼轴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其中48例96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50例99眼接受框架眼镜矫正,跟踪调查期为2年。
角膜塑形镜组:按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所有儿童均进行严格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检查(NCT)、眼底镜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均进行医学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佩戴标准试戴片法,戴镜30 min左右进行第一次评估,通过戴镜后屈光度的检查和裂隙灯荧光素检查,观察镜片是否位于中央、活动度、荧光弧及摘镜后屈光度的变化,确定镜片是否合适,如不理想调整第2片进行试戴评估,再根据中心定位、移动度、荧光环及边弧是否理想和角膜地形图综合评估,确定最后订片参数。配镜后每晚戴镜8~10 h,戴镜后第1、3、7天复查;第1个月每周复查1次,第2~6个月每月复查1次,以后每2~3个月复查1次,复查内容包括视力、屈光度、结膜角膜的健康情况、配适状态、角膜地形图,每半年复查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内皮,期间如有不适随时来诊。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使用指导教育。框架镜组:均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电脑验光仪验光,结合试镜结果,复验后给出眼镜处方,配镜后每天坚持戴镜,每半年复查1次。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检查项目均由专职医师进行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间患眼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值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2年的治疗,两组患眼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同,角膜塑形镜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值增长缓慢,而框架镜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值增长较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表1 两组儿童戴镜治疗前后眼轴长度变化的比较(mm,±s)
表1 两组儿童戴镜治疗前后眼轴长度变化的比较(mm,±s)
与框架镜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眼轴平均增长角膜塑形镜组框架镜组2 2 . 4 8 ± 1 . 5 3 2 2 . 4 6 ± 1 . 4 8 2 2 . 7 7 ± 1 . 5 9 2 3 . 1 8 ± 1 . 6 0 0 . 3 9 ± 0 . 0 6*0 . 6 2 ± 0 . 1 2
表2 两组儿童戴镜治疗前后屈光度变化的比较(DS,±s)
表2 两组儿童戴镜治疗前后屈光度变化的比较(DS,±s)
与框架镜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屈光度平均增长角膜塑形镜组框架镜组-1 . 7 5 ± 0 . 5 0 -1 . 7 5 ± 0 . 2 5 -2 . 0 0 ± 0 . 2 5 -3 . 2 5 ± 0 . 7 5 0 . 5 0 ± 0 . 2 5*1 . 2 5 ± 0 . 5 0
我国是近视大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进展速度快。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龄儿童,也是屈光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引起重视,给予有效的控制,可发展为病理性高度近视。虽然通过验光佩镜和日益成熟安全精确的激光手术可以使患者达到较好的视觉状态,但是如何预防近视发生及控制近视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龄期儿童近视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角膜塑形镜材料有较大改进,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更高。角膜对角膜塑形镜的早期反应是角膜结构的暂时调整,不会破坏角膜的微型结构[3]。随着角膜地形图仪器及计算机设计在临床上的应用,角膜塑形镜在镜片的设计、矫正效果和预后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方面有很大进步[4]。角膜塑形镜是利用角膜具有可塑性这一生理功能,通过镜片特殊的逆转几何设计,即镜片曲率中央平坦周边陡的特殊设计[5],通过机械性压迫和泪液的流体力学效应方式改变角膜的形态,使角膜中央曲率变大、弯曲度变平,从而达到减少角膜屈光力矫正近视的目的。由于角膜形态存在个体差异,配适状态直接影响配戴效果;试戴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镜片偏离中心,与适应证的选择和镜片设计有关[6];对于配适不良者应进行及时调整或修片,可采用灯荧光染色和角膜地形图评估配适状态,及时调整镜片,以达到最佳的配适状态,从而获得满意的视觉质量改善和近视控制疗效[7]。但角膜又具有记忆和恢复功能,停戴后近视状态又会恢复,需要长期戴镜来保持疗效;由于在戴镜的过程中角膜处于机械受压状态,随时可能出现角膜损伤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正规眼视光医疗机构或眼科医院配戴角膜塑型镜,在具有专业培训经验的眼科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验配,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虽然佩戴角膜塑型镜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或完全杜绝近视的发展[8],但其是目前控制近视发展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9],使许多青少年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1]胡诞宁,褚仁远,吕帆,等.近视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2-57.
[2]郑日忠.近视眼的流行病学[J].眼科,2001,10(5):301-303.
[3]毛欣杰,黄橙赤,陈琳,等.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眼安全性的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3):209-213.
[4]叶丽芳.学生近视现状、原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62-63.
[5]瞿佳.我国屈光不正矫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205-207.
[6]杨晓,龚向明,戴祖优,等.角膜塑型镜治疗后镜片偏离中心的角膜地形图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35-338.
[7]褚仁远,谢培英.现代角膜塑形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62-78.
[8]王跃静,陈独娅,成伟,等.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和并发症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582-1584.
[9]谢培英,王志昕,迟蕙.少年儿童近视的长期角膜塑形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 (4):145-146.
Effect analysis of orthokeratology lens control myopia development in school-age children
LI L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Center Hospital of CITIC in 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03,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rthokeratology lens control myopia development in school-age children.Methods98 cases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myopia were divided into orthokeratology lens group (n=48)and frame mirror group (n=50),the global axial length and diopter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2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s,the role of orthokeratology lens control myopia development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global axial length in orthokeratology lens group and frame mirror group was(22.48±1.53)mm and(22.46±1.48)mm respectively before treatment,and it increase average of global axial length was(0.39±0.06)mm and (0.62±0.12)mm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Diopter in orthokeratology lens group and frame mirror group was (-1.75±0.50)DS mm and (-1.75±0.25)DS respectively before treatment,and increase average of diopter was (0.50± 0.25)DS and (1.25±0.50)DS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Orthokeratology len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school-age children,the global axial length and diopter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Orthokeratology lens;School-age children;Myopia;Axial length;Diopter
R778.1+1
B
1674-4721(2014)10(a)-0182-03
2014-07-24本文编辑:林利利)
李琳(1968-),女,眼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