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辛
《“瘸腿飞将军”马宁的传奇人生》的真实与不真实
黎 辛
拿到2014年《传记文学》第七期,见标题《“瘸腿飞将军”马宁的传奇人生》,立即就翻开阅读了(该文作者是陈子凯、徐秉君),因为我不仅知道马宁,并且在大别山行军时见过他两次。
作者能把这位第二野战军的瘸腿战斗英雄,后来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司令的人物介绍给大家是不容易的。
因为从文章看,作者当时不仅不是军人,而且对当时军队的情况也不熟悉,比如“上党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中清楚写着:“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为支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而战,克服在刘伯承司令员与邓小平政治委员亲自指挥下的一切困难,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进犯之敌。” “于十月十二日在沁河以东之将军领及桃河地这将敌主力歼灭,史泽波(黎注,敌副总指挥)就擒,至此上党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十一个师及一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轻机关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
而《“瘸腿飞将军”马宁传奇人生》却写:“国民党为了抢夺胜利果实,于1945 年9月发动了上党战役,这时马宁已调任西南野战军6纵队17旅50团参谋长,团长、政委都没到位,他带领全团配合兄弟部队包围长治,全歼逃跑的敌人,共俘虏了2000多名敌人”——与战史写的不同。而“上党战役”一战,使马宁也在解放区名声大震,又把马宁吹捧的太高了。
接着作者又写:“1947年冬部队推进到湖北麻城与国民党桂系第七军遭遇,在激战中,马宁第一个被机关枪击中左大腿,造成左腿骨折。”这就错了,《战史》写着:“8月7日,刘邓主力4个纵队,从运城赵家楼出发,迅速通过敌人的合击阵地,11日迅速跨过陇海线。”
为什么我有《战史》,又记得这么清楚呢?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从黄河边打到长江边以前,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社长廖承志要新闻干部,准备在新解放区创办报纸和新华社分社。廖承志派了报社编辑和记者王匡、张铁夫、庄栋和我4个人去。我们4人从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府冶陶出发,4日到达赵家楼,听张际春副政委讲了形势和任务,填了表格,领了军装,与马宁同样是团级,可以骑马。刘邓大军比较困难,团级干部有马,营部只有一匹托行李的马。
8月26日,刘邓大军渡过淮河,休息两天,向豫北前进,到达麻城大约是9月初了,进麻城是夜间,没听到一声枪响,睡了个好觉。这时那里国民党没有正规军,民团早已跑进深山野林了。就随18旅(旅长肖永银、政委李震)从豫北经罗山、麻城一直横扫长江沿岸解放蕲春、黄梅、广济18个县城,我军与敌军未打一枪。说马宁与桂军遭遇作战受伤是不可能的。
《马宁传奇人生》又说:“国民党军队于1946年8月匆忙调集14个整编师30万人,企图以优势兵错击二路主力于陇海路以北定陶地区,想把对方赶回大别山。”这时我军正秘密又紧张的向大别山挺进,还没到大别山,而敌人又最怕我们挺进到大别山,那里可以控制中原,威胁南京和武汉,又可渡江南进。
8个月以后,国民党发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调30万军队急忙追击,大别山的形势就大变,我军解放的城市都被国民党军夺回去了。
到1947年朱总司令和毛泽东主席共同发布《向全国进军》,刘邓大军才改为第二野战军,以前是晋冀鲁豫解放军,上党战役以后,刘邓又打几个胜仗,被称为刘邓常胜军。解放军有东北解放军、西北解放军与华东解放军,根本没有人说过刘邓大军是“西南野战军”,晋冀鲁豫也不在我国西南部。作者说马宁当了随营学校的副师级副校长也不对。二野一般一个纵队领导三个旅,一个旅领导三个团和直属队,二野挺进大别山率四个纵队,一纵5个旅是主力部队,二纵有3个旅,三纵有4个旅,六纵有3个旅。刘邓挺进大别山率4个纵队,15个旅,共10万8千人,六纵队领导16旅,17旅和18旅。
我见到马宁两次,都是在部队将他送回晋冀鲁豫大后方治疗时,马宁坐在4名战士抬的担架上,遇见的战友关心马宁,要看看他的腿伤,他掀开盖腿的白布看到从未见过的成堆的大、白、胖的蛆虫,有人说你得把蛆虫抖掉,马宁将蛆虫抖掉了,他说抖掉这一堆,等一会又是一堆,抖不胜抖。说着他抖掉蛆虫,又盖上白布了。到大家分别时,马宁掀开白布,大家看到蛆虫有成堆了。
我骑得是4岁口的高大的日本大洋马,我坐在马上,比人高一市尺,他所说的话我能听清,他们的活动我也看得明。事后我的饲养员高福禄告诉我,马宁是从马上跌下来,碰伤腿的。马宁人高又肥胖,有100公斤重,不知是马不够劲,还是他骑马打瞌睡了,总之是马失前蹄跌伤的。
回忆录的生命是真实,写军队和战争的回忆稿件尤其应该注意真实,因为这是难以作假的。
2014年7月7日
责任编辑/赵柔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