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马甲的“校领导”

2014-05-02 09:26高山
检察风云 2014年18期
关键词:海港王斌校领导

文·图/高山

披着马甲的“校领导”

文·图/高山

海南省海港学校职工王斌为了骗钱,信口开河,对一名家长说可以安排孩子入学,但骗到钱后却无法安排孩子上学。为了圆这个谎,他先是给学生家长寄了假录取通知书,然后每周给300元让孩子在上课期间到网吧上网,并为孩子购买了校服、教材以及伪造假的期末考试成绩表。一年后,“孩子在网吧上学一年”的新鲜事在海南省引起轩然大波……

披上马甲冒充校领导

2003年,王斌大学毕业后进入海口教育系统,2011年分流到海口海港学校,从事学校后勤工作。王斌的业余爱好是与茶友聊天打发时间。在谈天说地的过程中,他也很会把握机遇,经常帮人跑龙套赚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近年来,他看到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四处奔波,便觉得这是条非常好的生财之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自己在学校,身份没人怀疑,何不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发点横财呢。主意打定,他平时在与人交往中,就刻意地把自己说成海港学校的领导,言谈举止间处处流露自己是“说了算数”的人物。

2012年年初,海口市民于某就开始忙碌自己孩子上学的事。但由于孩子不爱读书,成绩很差,能不能考入高中都是一个问题。

恰好有朋友介绍他认识了“海港学校领导”王斌。于某请王斌吃饭时说孩子马上就要读高中一年级了,到时请王领导帮忙。王斌说自己在学校是负责招生的,为了让于某相信自己有实力,席间,王斌说自己多次帮助不够分数的孩子入学,还言之凿凿地提供了曾经委托过自己的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于某是个谨慎的人,他想证实王斌的话是否有虚假成分,于是电话联系了学生家长王某,王某说王斌的确帮他办理了他孩子入学的事,同时还帮其他三名朋友的孩子入学,共收入学费用5.3万元,千真万确。

在证实王斌有实力办理孩子入学事宜后,于某与王斌谈妥了入学费用,王斌要求一次性交给他2.6万元,包孩子能够进入海港学校高一年级就读。有了“王领导”的保证,孩子上优质高中有了着落,于某心情顿时变得舒畅起来。2012年5月20日他们再见面时,于某就把2.6万元“手续费”交给了“王领导”。

用假录取通知书忽悠家长

时间转眼就到了2012年7月,于某孩子中考结束,因考得并不理想,重点高中肯定上不了,于是,他再次找到了王斌,求其帮忙确保孩子能入学海港学校读高中。但此时,海口市对学生入学已作出严格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和学校不准为孩子入学打招呼、递条子,市纪委介入学生升学问题,一些投机钻营等不正之风现象下降。海港学校也制定了严格的招生规定,按规定王斌再无法办理不符合政策的学生入学,但钱已收了,肥肉已经落入嘴里,哪有再吐出之理?王斌不甘心将2.6万元退还于某……

他一方面对于某说孩子上学没问题,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收钱不入学肯定会露馅。眼看快开学了,别的孩子该入学的都入学了,但于某的孩子依然没等到学校录取通知书,于某非常焦急。

到了2012年8月2日,海港学校公布最后一批录取学生名单,仍然没有于某孩子的名字,于某急匆匆找到王斌。此时王斌也很焦急,但他镇定自若地对于某说,他会想办法的,请他放心。在别的办法都无法实现时,他决定给家长寄假录取通知书,把这笔钱吞了。

到了8月26日,于某接到王斌的电话,说孩子入学问题解决了,但得等开学后一个礼拜才能到学校报到,而且报到当天孩子必须交由他带到学校报到,并告诉于某,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很快就会寄出,请他注意查收。于某听说孩子上学的事终于有着落了,心里压着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下了,所以根本没往深处想。

网吧“上学”一年

于某按照王斌的要求,开学一礼拜后,把孩子带到学校交给王斌。王斌接到孩子后却没立即带孩子到班级上课,而是将孩子安排到他的办公室里自习,让孩子每天早上背书包去“上学”,下午放学时间背书包“放学”。

但这样忽悠孩子总不是办法,孩子总会告诉父母的,为了不使骗局露馅,王斌决定利用孩子贪玩的心理,诱惑孩子。他告诉孩子,由于孩子的成绩太差,高一可能是进不去了,得到高二才能想办法插队上学,高一就到网吧去放松吧,网吧花费由他来支付。为了使事情处于可控状态,王斌软硬兼施要求小于保守秘密,他给孩子开出如下条件:一是每星期给他300元,让他在应上学的时间里上网吧打游戏;二是,承诺第二年安排孩子读高中二年级。

由于孩子贪玩不想读书,开始时他同意和王斌一起骗家长。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到了学校正常上课时间,王斌就把上网费给小于,安排小于到网吧上网玩游戏。为了让小于回家有交代,他还为孩子购置了海港学校校服、在新华书店购买了教辅书并伪造了海港学校报名费收据、学生进出卡,以欺骗孩子父母。就这样,小于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却没到学校上过一天学,而是跑到网吧“读”了一年书。

2013年9月4日晚,在网吧“读”了一年书的小于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他玩腻了想读书,不再想玩了,于是向父亲道出了实情。小于说:“一年了,王老师还没安排我读书,我在网吧上了一年的网,这一年的时间,我连海港学校的教室都没进过。”

震惊,伤心,愤怒……这些情绪突然涌上于某的心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孩子竟然在网吧上了一年学,这是多么坑人的事啊,孩子的一年宝贵的青春就这么毁了,于是,他立即到辖区海南省港务公安局海口港派出所报案。

直到这个时候,王斌才知道大事不妙。他费尽心机去圆一个个的骗局,终于还是被揭穿,真是偷鸡不着还蚀把米了。

民警接案后开始调查,从王斌提供给于某的孩子用来骗家长的《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表》看到:王斌给孩子编造的假成绩是语文60分,数学66分、英语23分、政治77分、历史70分、地理67分、物理26分、生物60分、总分449,位列全班第34名。该成绩表上甚至还印有班主任的名字,造假得相当逼真,难怪家长没有发现破绽。

经学校查证,被举报涉嫌欺诈的王斌,确实是该校的员工,学校安排他在体卫艺处工作,但他是后勤人员,不是老师。王斌利用一些家长想走后门的心理骗取好处费,完全是个人行为。

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网吧“上学”事件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在海南省引起强烈反响,省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查,王斌2012年5月收到学生家长于某2.6万元后,每周给300元让小于在上课期间到网吧上网,并为孩子购买了校服、教材以及伪造假的期末考试成绩表欺骗家长。2012年9月,学生家长王某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王斌,王斌以能办理海口海港学校高一入学指标为由,收取了学生家长2.6万元。2013年8月,王某又通过电话找到了王斌 ,叫王斌帮忙为另外四名学生家长办理孩子入学,王斌又收取了5.3万元。因学校招生有严格规定,王斌无法办理不符合政策的学生入学,案发前,王斌已退还其中两名学生家长3.9万元。

由于王斌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海南省港务公安局于2013年9月6日以涉嫌诈骗对其刑事拘留。同时,经海口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在公安部门对王斌进行立案调查后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追究其纪律责任。

为了保障少年儿童就学的合法权益,海口市教育局将根据海口市相关招生工作政策,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并已妥善解决学生于某的入学问题。

2014年7月11日,该事件有了结果,被告人王斌在赔偿了家长3.6万元之后,因诈骗罪被海口秀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2000元。

案件反思

不少市民指出,尽管此事已告一段落,但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却非比寻常。

一位学生家长说:“这太坑人了,一年时间啊,一年的青春啊,于某为孩子择校上学被骗事件让人倍感痛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海南省知名评论员矢弓指出,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每到上学季,家长整个暑假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焦头烂额。终于,为孩子上学闹出了笑话,有关方面是不是要反思?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秘书长羊光然表示:对于很多外来务工者来说,他们多居住在城中村,而有些房子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房产证,租赁证更是无从办起;再者,由于这些务工者从事的多为餐饮、建筑等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购买社保的少之又少;加之近年来暂住证不再强制办理,很多务工者也不愿主动办理,由此导致他们在提交相应材料时手忙脚乱,最终演化成阻挡在孩子入学前的“关卡” 。

羊光然称,入学难,也有城市发展过快,学校布局不平衡,尤其是新建小区较多,新增学校少,学校布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相对不足等原因。“择校”竞争激烈,这是堵住孩子们入学的第二道“关卡”。

重重的“关卡”成为挡住孩子们入学的“门槛”。因此,每年的招生季,在各大学校、家长及其社会之间,总会出现一些很有“本事”的人,声称可以帮忙获取优质就学指标、办理孩子入学手续,家长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海港王斌校领导
Hydrodynamic metamaterials for flow manipulation:Functions and prospects
习作转化创作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Microbial ec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Bohai Strait*
海港清洁工
王斌 妙手仁心 谱写抗癌传奇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