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张静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治疗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的方法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均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
1.2.1针刺:主穴为大椎、命门、足三里、合谷;配穴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取相应关节的周围穴位,上肢:肩关节疼痛加取肩骼、肩贞,肘关节疼痛加取曲池、天井等;下肢:膝关节疼痛加取阳陵泉、血海,跺关节疼痛加取悬钟、丘墟、昆仑等。针法:以上穴位消毒后用28号、1.0-1.5寸毫针,快速刺法进人皮肤,再施行补泻手法,将针进至0.5-1寸,得气后,静卧留针30min,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巧d为1个疗程。对风寒偏盛者针法宜平补平泻,以补为主;对风热偏盛者針法宜平补平泻,以泻为主;对湿邪偏盛、气虚血亏、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针法宜平补平泻,先泻后补。
1.2.2灸法取以上主穴,隔姜灸。先把药艾条切成0.5-1.0cm长的艾灶,再把鲜生姜切成0.5cm厚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放于以上主穴部位,上置于艾灶施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但不能起泡,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对风寒湿痹及气虚血亏者可灸2-3壮;对风热型,根据灸法“以热引热,使热邪外出”的理论,灸1-2壮为宜。
1.2.3中药羌活159、独活159、桑寄生309、木瓜129、防己109、当归109、Jll芍109、赤芍129、白芍129、杜仲159、牛膝109、白术159。随证加减:风寒之邪偏盛者,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可屈伸,得热则减,遇寒痛增,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浮弦,宜加用川乌69、草乌69、干姜109,以温经散寒,祛风止痛;风热之邪偏盛者,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得凉稍舒,痛不可触,烦闷不安,舌苔黄燥,脉滑数,宜加用金银花129、连翘129、威灵仙159,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湿邪偏盛者,气虚血亏,肢体关节沉重酸胀,绵绵而痛,麻木,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宜加用慧芭仁159、苍术129、黄茂209,以益气养血,除湿通络。
1.3疗效观察
1.3.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肢体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ESR、抗“O、RF、血常规均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肢体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肢体关节活动改善,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2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14例(70%),好转4例(20%),无效2例(10%),总有效率为90%。3典型病例
患者,女,17岁,2011年7月9日初诊。因反复感受风寒之邪致肢体关节酸痛,不可屈伸1个月,得热则缓,遇寒痛增。查体:局部皮肤不红肿,触之不热,反复发作,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脉浮弦。实验室检查:血沉60mm/h,抗“O”800U,RF(-),白细胞11x10L,血红蛋白90g/L,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风寒型。予以针刺、艾灸加中药口服治疗,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关节活动基本自如。继续治疗2周后,肢体活动无障碍,实验室检查血沉、抗“O、血常规均恢复正常,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4讨论
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人致使人体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现代医学认为风湿关节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在人体状态不佳、抵抗力下降时发病。根据灸法“以热引热,使热邪外出”的理论,艾灸其主穴大椎、命门、足三里、合谷以祛风湿止痹痛,助阳散寒,补其不足,使正气充实,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研究表明:①针灸大椎、命门穴可使人体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活动显著增加;②针灸足三里、合谷穴能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促进抗体产生,提高血清IgG的含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加服中药以增强祛风湿、止痹痛之力。《针灸须药》篇云:“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阐明了针刺、艾灸、药物三者结合是治疗痹证的最佳良方。故针刺、艾灸、中药三者合用,能标本兼治,温通气血,祛风通络,扶正祛邪,以达到最终治愈痹证、减少或不留关节粘连及肌肉挛缩等后遗症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永茂.临床激光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经穴定位[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20.
[4]杨藻衰.医用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90-701.
[5]Solanto.Dopamine dysfunctionin AD/HD:integrating clinical and ba-sic neuroscience research[J].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002,130:65-71.
[6]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