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益业
【摘要】目的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从脾论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2例住院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6%,有效率57.7%;对照组显效率30.7%,有效率46.2%,治疗组改善胃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减轻胸闷、气促、水肿等心衰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能够通过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功效,来有效的减轻胃肠道症状,从而改善心衰。
【关键词】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慢性心衰;从脾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伴运动耐量减低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规治疗以强心、利尿、扩冠、供氧及对症治疗为主,由于体循环及胃肠道淤血,患者胃纳差,吸收不良,营养差,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及上腹疼痛等胃肠道症状及身体局部浮肿、体液潴留,治疗困难。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通过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5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9-78岁,平均61.2岁。全部病例均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及其他相关检查,证实为慢性心力衰竭,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1]。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级:Ⅲ级19例,Ⅳ级33例。基础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4例,肺原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合并疾病:除基础病外,合并其他疾病者33例,部分患者合并两种疾病。其中,肺炎13例,心律失常10例,糖尿病6例,痛风2例,脑梗塞后遗症2例。
1.2治疗方法5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如吸氧、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如有高血压、高血糖、感染、电解质紊乱、痛风等合并症,亦作相应治疗。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党参15g,白术15g,陈皮l0g,茯苓15g,黄芪20g,炙甘草6g,当归15g,白芍20g,法半夏8g,桂枝10g,猪苓15g,泽泻12g辨证加减:喘息明显者加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温服。
1.3观察指标①观察胸闷、气促、胃纳差、乏力、恶心呕吐、水肿、肺部湿罗音的减轻程度;②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③超声心动图检测SV(每搏输出量)、CO(心排出量)、EF(射血分数)。
1.4疗效评定显效:心衰、胃肠道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Ⅱ级;有效:心衰、胃肠道症状有一定改善,心功能≥I级;无效:心衰、胃肠道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结果
治疗组显效9例(34.6%),有效15例(57.7%),无效2例(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8例(30.7%),有效12例(46.2%),无效6例(23.1%),总有效率(76.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热量饮食者增加,以及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刺激,加之体育运动减少,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等患者日渐增加,病情进行性发展,最终均出现严重心衰,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治疗非常困难,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尝试用中药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其中最根本的病机是内虚,早期主要是气虚、阳虚、血瘀,中晚期主要是脾肾阳虚,运化水湿不利[2]。邓老[3]认为,心衰的病位虽在心,但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息息相关,肺、肝、脾、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于心,而发生心衰。故“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然五脏之中,心属火,脾属土,心脾乃母子关系,故在心衰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缘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降浊,发挥中焦枢机功能,枢机一开,则其余四脏气机通达,气血调和,真气内存,病去正安。相反,脾之功能失司,则周身气血运行不畅,生化无源,必然会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发生。此乃“子盗母气”之理也。故强调治脾胃可以安四脏,调四脏可以治一脏。方中六君子汤健脾补气,和中化痰,加當归和其血,使瘀者去而新者得有所归;白芍通补奇经,护营敛液,有安脾御木之能,且可济半夏、陈皮之燥性耳。合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从而达到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之功效。本组结果表明,慢性心衰在常规强心、利尿、扩管、供氧治疗基础上辅以归芍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通过调补脾胃,去除水湿瘀阻,能有效的减轻胃肠道症状,从而改善心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51-171.
[2]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3]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