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窨井盖的美学①思考

2014-04-29 15:13廖小东
艺术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窨井盖审美材质

廖小东

摘要:在收集城市下水道窨井盖样式的过程中,笔者感受了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些现象,然而这些现象的发生、发展及生长样式在社会学②和美学的层面上又极具研究价值。笔者追随城市下水道窨井盖随着岁月变迁,在造型样式制造材质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线索,试图在美学的层面上对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并希望自己关于“井盖”现象的思考能为城市环境艺术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窨井盖;审美;材质;陶瓷0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们对精神享受要求逐渐高于物质享受。人们对环境的质量的关注更加明显,不仅需要功能完善的生活环境,而且需要艺术化的生活环境。井盖作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为人们的生活、生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已经成为环境景观艺术性构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井盖设计的质量从侧面折射出该地区的文明程度,以及对风土人情、人文气息的重视度。井盖是窨井盖的简称,从功能性上来说,井盖只是连接窨井于地面的一道门,是城市排污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是地下世界的一张脸。虽然,人们对地下复杂的管网结构相知甚少,但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窨井盖却是随处可见。虽然窨井盖的种类很多,有污水、雨水、燃气、给水、排水、消防、电信、电缆等。然而,在我国,不同种类的窨井盖从图案和造型上来看都几乎“千篇一律”。最早的时候,以石头雕刻而成,或者是用水泥塑成。后来用铁作为主要材料,近年来,为了防盗,运输、安装的方便,用水泥和硅塑复合,树脂、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材料。窨井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过往行人却对其熟视无睹,更少的人为其驻足停留。井盖作为现代城市配件,承载着展示城市魅力和传播城市文明的作用。

1窨井盖的研究意义

1.1现代社会窨井盖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代人类生活、生产产生的污水、垃圾会通过人们很少看得见的地下通道排到处理站再排向江河中。包括电线、燃气、供水等也都是通过地下进行传输的。地下传输就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窨井,便于工作人员下井维修作业。所以,窨井盖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同时,作为现代城市的一张脸,窨井盖的美观性和文化性就应该给予更高的关注。

1.2我国窨井盖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对于井盖的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师对井盖设计的细节还做得不够,认为其功能性大于起艺术性。不足一平方米的井盖对环境的影响虽小,但大量的井盖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了。以往的井盖设计仅重视其功能性和经济性,井盖图案设计粗糙、简单、呆板等。人们对其印象是形态笨拙、加工粗糙、设计呆板,毫无美感可言。如图1:

图1我国早期的窨井盖,作者于重庆磁器口古镇收集的井盖拓片1.3“别具一格”的街头艺术——日本的窨井盖

国外的井盖工艺较先进,追求人性化的功能性,材料使用大胆,井盖设计新颖、美观,融入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等。在亚洲,尤其以讲求精益求精著称的日本的窨井盖创意,颇具浓郁的文化韵味为最显著例子。他们的每一个窨井盖都各有不同,且每个窨井盖都是经过匠心独运的设计的,不同的县、市、区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乡韵浓郁。有的窨井盖以当地的风景名胜作为元素,有的则以卡通漫画人物作为元素,还有的则以日本浮世绘作为元素,还有的用来做一些纯粹的广告。创意新颖、大胆,成了日本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让人们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当地的文化的好奇感也油然而生。如图2,为日本街头窨井盖。

图2形式多样的日本窨井盖2关于窨井盖的美学思考

2.1我对井盖艺术的初步探索

目前,我国窨井盖的设计还处于停滞状态。对于窨井盖图案的收集、归档、记录等事宜都几乎没有人关注,在保护窨井盖上面更是无人问津。关于井盖艺术的创作让我很感兴趣,感觉与我的艺术观念不谋而合。2009年开始,我就开始关注窨井盖、艺术创作,以及两者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在我的创作中,遵循中国传统美学中“气韵”思想,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石涛③画语录》④中讲到“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正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縹缈,此生活之大端也”注重把握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在绘画中,很讲究对墨色的运用。唐张彦远⑤《历代名画记》⑥曰:“运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浓、重、淡、清。我的艺术作品画面颜色单纯,以黑白灰为主要颜色,受到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认为艺术应该 “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同时认为艺术与文化有不解的渊源,艺术作品应该更加关注本民族自我的文化精髓。

(1)作品解析。早期,运用了石刻、碑刻、文物保护中最主要的技法——拓印,进行创作。用宣纸、墨汁等中国“文房四宝⑦”来记录窨井盖这一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用传统的技法来完成当代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作品中既有碑帖的石味和损坏的痕迹,也有中国画的韵味。苍劲中带有几分柔情,笨拙中带有几分理性。在外出收集的时候注重艺术创作的当时性,对当时的具体位置、当时的温度、创作者、材质载体做了详细的记载。也对材质载体和媒介进行了教深入的研究,选择不同纹理的宣纸和其他材质来对窨井盖进行拓印。莱辛⑧在他的《拉奥孔》中所谈的媒介问题显然认为“媒介仍然是一种服务于其他东西的工具。”可见材质也是表达艺术家内心的一种载体,是艺术家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外在表现。

(2)作品装裱。对于收集的井盖拓片的装裱,也是这件作品重要的一部分。我的窨井盖作品采用一般的国画装裱形式进行装裱,最后装裱成卷轴的形式。用古代的书画装裱形式来装裱当代的作品,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亦有古为今用的手法。中国的传统绘画很讲究对书画的装裱,古人认为书画装裱也是整件艺术品形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明代周嘉胄⑨在《装潢志》⑩中说:“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窃谓装潢者,书之司命也。”正如近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在《裱画难》一文中说:“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可见艺术作品的装裱在整个艺术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俗语也说:“三分书画,七分裱。”

2.2对井盖艺术“文化性”的思考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同人类的文化起源一样古老。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可见艺术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1)作品中,“历史”的再现。艺术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古学也是文化的范畴,艺术与考古学也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从考古学中,考古发现的破损的陶罐找到了与窨井盖的共同之处。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然而远古的陶器在地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消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有的只是一片一片的残片。同样,窨井盖是现代社会的见证者,记录着社会的繁荣,文明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同时,也在无形的被人类或现代机械的磨损、消耗。这两者只是时间“场合”发生了置换,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而这种“情境”的置换在我的作品中却不复存在,我将井盖拓片的残破与陶罐的修补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材质和绘画的关系。我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罐与现代井盖拓片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有自我“语言”的艺术作品。河姆渡文化是距今5000~7000年前的典型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的陶器是夹末的黑陶,造型简单,主要是釜、钵、罐、盆、盘五种。由于受到时间的摧残,一些陶器已经破损,只有零星残片。在考古学中,对破损的陶片要进行补配。所谓补配就是用石膏粉、水泥、聚醋酸乙烯乳胶、钛白粉、滑石粉等材料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修补的地方则呈现为白色,与原来陶片的黑色相间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很有美感,仿佛是焦墨山水的局部。我的作品主要以窨井盖拓片作为残破的陶片,修补的白色的地方则以绘画的形式进行描绘。既绘画,又拼贴,充分地发挥了它们各自的材质表现力。

(2)材质在作品中的表现。材质作为联系观者与绘画的中介,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罐系列》利用收集的窨井盖拓片,在油画布上直接进行拼贴。国画宣纸具有吸水性强的特性,所以能够很牢固的粘在油画上。充分利用两种材质的性能来表现自己像是禅宗的思想。著名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是运用材质来绘画的大师,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油彩、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脂、稻草、沙子、乳胶、虫胶、废金属、照片等各种各样综合材料。另外,著名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也在综合材料绘画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内也有一些艺术家也在做综合材料绘画,如许江、丁方、王怀庆等艺术家。

3结语

随着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艺术与科技、文化的界限越来越小将成为必然趋势。我们要有敏锐的视角来感受这微妙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璀璨文明的国家。“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兴盛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文化、科技、军事等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北魏的石刻、唐代的瓷器和唐三彩、清代的木雕、窗花,还有历代的传世名画等。我认为这些都可以作为窨井盖图案的表现元素。完善窨井盖的造型和样式也是我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目前,我以窨井盖的造型样式等方面作为突破点,从社会学和美学来完善自我的艺术形态,同时为城市环境艺术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参考。

注释:①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②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动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恶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③原姓朱,名若极,号石涛(1641~1719),广西全州人,出家为僧后,法名原济,又号苦瓜和尚、瞎尊者、济山僧、清湘老人、清湘陈人、大涤子等。

④《石涛画语录》是清代中国山水画巨匠石涛著。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⑤张彦远(815—907),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

⑥《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可分三部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画家传记及有关的资料,作品的鉴藏.

⑦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⑧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22 ~1781.2.15),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生于劳西茨地区的卡门(Kamenz)。

⑨周嘉胄(1582~1658),字江左,扬州人,明朝收藏家。

⑩《装潢志》是中国古代有关书画装裱的专著,详细地论述了装裱的技术和材料,是第一本系统的装潢学专著。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我国著名画家,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傅抱石先生于1957年1月3日在《人民日报》上的发表。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871年,泰勒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同年出版了《原始文化》。

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年3月8日出生于法德边境小城多瑙辛(Donaueschingen)。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造型艺术家,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美术家。

塔皮埃斯出生于西班牙卡达卢尼亚区,是继毕加索(Pablo Picasso)、米罗(Joan Miró)、达利(Salvador Dalí)之后的又一伟大艺术天才。他是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先驱者,他的作品采用现成物材料质感和随意性绘画综合的表现手段。参考文献:

[1] 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 刘军.河姆渡文化[M].文物出版社,2000.

[5] 王成兴,尹慧道.文物保护技术[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6] 张文朴.辉煌科技——中国古代陶瓷[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

[7] 陈守义.综合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个案教案[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窨井盖审美材质
“井”上添画
衣服材质大揭秘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