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光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及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不喜欢这门课,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打造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提高教学效果
“比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如果把它恰当地应用到化学教学之中,有时就能将教学中的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體,使学生爱听、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金刚石和石墨同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时,可把碳原子比喻成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比喻成用砖盖成的不同建筑物,相同的砖,但建筑方式不同。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可能差别较大。用类似这样的比喻可帮助学生理解“由于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在讲混合物与纯净物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打这样一个比喻: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有玉米,一个装有小麦,那么此时玉米、小麦都是纯净的,我们就说它们是纯净物,如果把它们倒进同一个容器内,此时就成了玉米、小麦的混合物。它们虽然混在了一起,但小麦仍然是小麦,玉米仍然是玉米,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用类似这样的比喻可帮助学生理解“纯净物、混合物及混合物中各物质在混合前后都保持它各自的性质”。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如“美丽的喷泉”“空杯生烟”“水中着火”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很多课时没有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化学课实验教学的优势,怎么办?我认为绝大多数课还是可以想法设计实验。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先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时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本实验对没有此知识的学生来说必充满无限的神奇,如果以此实验引入本课,势必会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也会顺利地把学生带人课堂。
2.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巧设实验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并发展下去呢?这就要求教师用艺术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强化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缓慢氧化不同于燃烧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实际: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不容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待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缓慢氧化发生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再根据堆积的潮湿柴草易发生自燃来说明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缓慢氧化是物质自燃的前提条件。自燃是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缓慢氧化都会产生自燃。例如,铁生锈就属于缓慢氧化,但它不会自燃。由此,又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鬼火”,这也是由自燃引起的,使学生进一步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并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3.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
人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发现学过的化学知识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学习化学的欲望便会愈来愈强烈。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拓宽化学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第一节“燃烧和灭火”中关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知识点时,我们先用点燃的木条伸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时再做一个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学生都很奇怪:镁条怎么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呢?教师此时可以抓住时机问:前面的结论是否错了?启发学生思考:(1)二氧化碳使点燃的蜡烛熄灭,却使点燃的镁条燃烧得更旺,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2)本节开头时讲的燃烧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在无氧情况下进行的,前后内容是否矛盾?通过分析,学生终于得出正确结论:前面讲的燃烧是指通常的燃烧,要有氧参加。因此,特殊情况下的燃烧可以不一定需要氧气,前面讲的燃烧定义狭窄。教师及时给学生总结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既拓宽了化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目的。
三、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以设疑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分子”一节内容时,教师把空气清香剂放在讲台上,然后问学生:“你们闻到什么气味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那么为什么会闻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长脚跑进你们的鼻子里去了?”学生都产生了疑问,同时也积极思维去解决这疑问。在这样的情景中,教师因势利导,引出“分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度量都非常小,是肉眼看不见的。接着拿出风油精,让学生涂在手背上再闻气味。空气清香剂与风油精的气味不同,又揭示了分子的另一特点。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 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初级中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