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勇
【摘 要】本文以美声唱法的发展为线索,梳理了美声唱法声部的发展。从而得出美声唱法技巧的完善成熟是以各声部的完善和各声部演唱技巧的成熟为依托的。
【关键词】美声唱法;声部发展
美声唱法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演唱技巧和还是声部的划分都相当完善了。各个声部精湛的演唱技巧征服了无数的观众。但在美声唱法诞生之初,声部的划分并没有这么完善、详细,各声部的演唱技巧也没有这么高超完美。美声唱法演唱声部的完善和各声部演唱技巧的提高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美声唱法诞生之初
美声唱法诞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是歌剧的产物。美声唱法诞生之初由于演唱技巧和方法都不够成熟,演唱主要以优美的中声区为主要的表现声区,当时作品的最高音域不超过g⒉。高声区主要依靠自然声或假声。由于受到演唱技巧和音域的限制,17世纪初的美声唱法崇尚和讲究声音的柔和、甜美、抒情、优雅。在作品的表现风格上,美声唱法也只适于表现抒情、柔和的情绪和内容。声部的划分也只分为男声声部和女声声部,男演员演男角,女演员演女角。演唱音域也大都在自然声区内。
二、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末阉人歌手的出现
美声唱法诞生之初的演唱风格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后期——西方歌剧史上阉人歌手的出现。公元367年劳第契阿会议后,禁止群众在宗教集会时歌唱而将宗教机会中的歌唱任务交给受过训练的唱诗班来包办。唱诗班的学员都是男童,用男童明亮清澈的声音来代替女高音。但男童由于生理原因到变声期声音就会变粗、而且失去灵活性,演唱生涯很短,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人试图用成年的假声歌手来代替,但遭到失败。于是阉人歌手应运而生。阉人歌手就是男子在男童时期进行阉割手术,成年后身体其它各部分均发育成熟,而惟独声带和喉头仍保持童声时期的原状,因此阉人歌手具有比女子更短、更薄的声带,他们无需用假声就能唱出悦耳的类女声,他们的真声比女声还高一个八度。同时他们又具有男子的肺活量及体格,因此他们的声音不仅华丽、轻巧、明亮、音域宽广,还响亮,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当时的人们被阉人歌手高超的声乐技巧和惊人的肺活量所倾倒。阉人歌手盛极一时,西方一些音乐史家把17、18世纪阉人歌手盛极一时的时期称为美声唱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声乐著作的作家都是阉人歌手。很快阉人歌手就取代了男声、女声成为歌剧中的主角。
这一时期真正的男声、女声却不太受人们欢迎。由于人们听惯了童声、假声及阉人歌手的声音,觉得男高音、男低音声音都太粗、太难听,因而男声在歌剧中只能扮演老人或配角。造成男声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就是当时关闭唱法还没有发明,男声仍停留自然音域,高音无法解决,根本无法和阉人歌手竞争。当时的发声训练方法已训练出一些女高音、女中音,还有一些还十分出名,但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女性禁止在教堂或舞台上演出,女角都有阉人歌手扮演。女声出演主角的机会很少,而且大多在宫廷等室内。因此在当时,女声的发展也不像19世纪后那么迅猛。所以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无法和阉人歌手竞争。当时的歌剧中第一主角必是女高音,由阉人歌手扮演、第二主角则是有女高音或女低音,大部分也由阉人歌手扮演,第三类配角才由男声扮演。
三、19世纪各声部的成熟完善
阉人歌手虽盛极一时,但毕竟是不人道的现象,随着历史的进步必将遭到淘汰。而且到了18世纪阉人歌手的演唱已完全脱离了剧情,一味的只追求声音的炫技,音乐的连贯性遭到破坏,作品的完整性也丢失了。违背了美声学派“音乐之中歌词为先,节奏次之,声音居末的”演唱创作原则。阉人歌手的衰退还和19世纪男声关闭唱法的出现有关。男声关闭唱法的发明使男声的音域得到很大的扩展,音量也大大增强。男声雄壮、丰满、高亢的音量是阉人歌手所不及的。阉人歌手从18世纪末开始衰退,到19世纪所剩无几。
19世纪上半夜,从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的正歌剧或喜歌剧,到迈耶贝尔的法国大歌剧,甚至还包括威尔第早期歌剧这一时期,在歌剧演唱史上被称为没有阉人歌手的“美声学派的第二個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声唱法除了坚持对音色追求外,逐渐增加了对音量方面的要求。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近代歌剧,奠定了男唱男角,女唱女角的正常歌唱风气。这是欧洲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时期男女声各声部都开始完善、各声部声乐技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19世纪是男声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从演唱技巧的发展,演唱人才的辈出还是以男声为主角的作品的涌现等方面来看都是如此。19世纪20、30年起,正歌剧舞台上男声开始逐渐上升到主角地位,首先是男高音。当时的男高音在阉人歌手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轻巧的头声和假声来演唱,而且能唱的高而轻松,被称为“优雅的男高音”或“轻巧型抒情男高音”。罗西尼早期歌剧中的男高音演唱者如老加尔西亚、达维德、诺查理等就属于此类。从此男主角就由男声代替阉人“女高音”扮演,彻底消灭了舞台上男人唱女声,女声扮男角的怪现象。
到19世纪中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鲁比尼开创了演唱艺术新的领域。鲁比尼是位杰出的多尼采蒂、贝里尼歌剧的男高音演唱者,是戏剧男高音和雄壮的抒情男高音的先声。他一反过去男声高在f2或g2以上就用假声或头声,在b2音一下的声音都用全声演唱。从他以后,男高音不满足于用纤巧的纯头声和高音用假声演唱,逐渐发展了把胸声往上带的更为丰满,更具男性气概的高音演唱方法。在他之后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男高音歌唱家,如努里、杜普雷、雷克斯等,他们都以高音丰满、洪亮、歌声充满戏剧性情感而著称。
紧跟鲁比尼后,杜普雷开创了男声“关闭唱法”的新纪元。“关闭唱法”就是打开头部共鸣器,或者说把大部分声音“关闭”在头腔中。可以说“关闭”技巧是决定男高音成败的关键。关闭唱法的诞生对男高音来说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为男高音的发展开拓了一块新天地,使男高音这一声部在歌剧舞台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关闭唱法的诞生被称为是“美声史上的一次革命”。没有关闭唱法的发明就不会诞生19世纪那么多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这一唱法的开创使得歌剧演出中增添了“戏剧性男高音”这一新的男高音声部。这是一种比抒情男高音更加雄壮、有力、浓重、洪亮、更富共鸣的声音。戏剧男高音在瓦格纳和威尔第的歌剧中都富有很强的特色。瓦格纳作品中的戏剧男高音要求演唱者演唱时雄壮中带有粗犷的武士气质,要求有更多的胸声和接近男中音的音色,这种戏剧性男高音被称为“英雄式男高音”。而“威尔第式”的戏剧男高音则要求雄壮中带有挺拔、英武、潇洒的激情,以声音激情的重音硬气而不以宏大的音量取胜,要求声音中具有明亮、华丽的金属色彩。
这一时期在威尔第和瓦格纳这两位作曲家的推动下,男高音的演唱技巧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时除了关闭唱法的发明,还有波兰歌唱家雷斯科创造的“面罩唱法”,即要求演唱时声音集中于眉心,两眼与眉心处要有轻微的震动至此。这一时期著名的男高音有杜普雷、雷克斯、弗朗切斯科、诺玛罗等。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男中音”这一新的声部。男中音这一声部是隆内孔于1830年发现和倡导的,隆内孔发现在b1到D2这五个音上如把口内和喉内腔体开得更大些、更空洞,口形也更圆些,可以发出更为丰满、雄壮的男声。发现了男中音的特性音质后隆内空就重新命名了男中音这一声部。在这以前只有男低音这一称呼。抒情性男低音称“第一男低音”,浓重型男低音称“第二男低音”。随着关闭唱法的发明,男中音也运用这一技巧增强了音量和戏剧性,扩展了音域。到19世纪后半叶,威尔第以后的歌剧中男中音常唱到bb2,演唱方法相当成熟。
19世纪女声声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女高音歌唱家,为首的是帕斯塔,她的声音并不完美,音色也不吸引人,但她的演唱能寓情于声,把戏剧和歌剧融为一体。她的演唱使声乐风格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一扫过去女高音只一味卖弄花腔而不顾歌曲内容的风气。
19世纪初的新型女中音歌唱家中很多人都能唱出很高、很难的花腔乐句乐句。如玛丽勃兰音域可达#c3.因此,后来罗西尼歌剧中很多女中音的角色都由花腔女高音担任。19世纪还产生了向披萨隆尼、勃拉姆比拉等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声部的发展
进入20世纪,在法国“自然主义”思潮和意大利“真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歌剧界开始盛行“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歌剧艺术要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剧中人物也多为中下层民众。这就使人们曾经追捧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题材的歌剧成为过去。歌剧主角也由贵族、英雄、神仙转为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这一时期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作家有普契尼、马斯卡尼和雷昂卡瓦罗。在真实主义歌剧的推动下。美声唱法从“黄金时代”进入“辉煌时代”。歌唱家的演唱技巧、音乐修养、文化素质、职业道德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极高水平享有盛誉的歌唱家。男高音出现了以卡鲁索、斯基帕、吉利为代表的“男高音三巨头”。真实主义歌剧要求演唱者不仅要具备细腻的抒情性,还要具备一定的戏剧性。这一时期的男高音多为兼具上述两种特点的大号抒情男高音。
五、20世纪以后演唱风格的发展
到20世纪美声唱法各声部已逐渐完善,演唱方法也更加成熟。20世纪以后音乐风格从以往崇尚一种主要风格变为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竞相争艳的局面。
演唱风格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局面。有些如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真实主义、印象主义的歌剧演唱还有规可循;有些则完全脱离歌唱进入“说白”式的演唱,有的还没有规律,处于探索阶段;有的自成一家,随着时间考验,自生自灭。可见,20世纪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引发演唱风格的多样性,各声部也根据演唱风格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演唱方法。20世纪是一个演唱风格、演唱方法多样,百花齐发的时代。
由此可见,从17世纪美声唱法的诞生到20世纪美声唱法的完善,美声唱法的发展是以声部的不断增多和各声部音乐的拓展、技巧的娴熟为依托的,如今美声唱法已较为成熟。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美声唱法还将进一步完善、发展。唱出更加动人,优美的人声。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上海:华乐出版社,2005.
[2]胡郁青.中外聲乐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