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燕 李秀云
【摘要】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现就其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临床的有效护理与积极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关键词】脑挫裂伤;临床护理;体会
脑挫裂伤是指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发生的器质性损伤。在颅脑损伤中较为常见,一般发生在着力部位或对冲部位,严重时可造成脑深部结构的损伤。损伤的脑组织呈不同的点片状出血、破裂、水肿和坏死,常合并有邻近部位局灶性脑水肿或弥散性脑肿胀以及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1]。根据暴力大小、损伤机理和损伤部位,脑挫裂伤有轻重程度之分。临床表现大多为昏迷的时间较长、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脑膜刺激征。伤情严重或处理不及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6例,均完全康复出院,现就其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进行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70岁,平均37岁,硬膜外血肿并脑挫裂伤22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14例,治愈30例,好转6例。
1.2临床护理方法
1.2.1生命体征的观察应定时测量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深而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应警惕脑疝形成,需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常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
1.2.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需密切观察并作记录,对病情较重者每15-30min观察一次。
1.2.3颅内压增高症状的观察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喷射性呕吐,神志不清者,头痛且表现为躁动不安,本组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此类症状,因此严密观察烦躁程度以及呕吐物的性质、次数等有助于颅内压症状的判断。
1.2.4脑疝的观察脑疝是颅内压升高的严重后果,好发于损伤较重或血肿发生的部位,常见的有小脑幕裂孔疝和枕骨大孔疝,前者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昏迷,同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及生命体征改变,后者剧烈头痛,后期表现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呼吸突然停止,继之心跳停止,本组有20例并发脑疝,予以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立即报告医师,急诊手术,由于观察及时赢得了手术时机,抢救了患者生命,18例术后恢复良好。
1.2.5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观察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处于脑水肿状态,神经内分泌失调,加上大剂量激素的应用,致使对激素敏感者内脏血管收缩,胃黏膜屏障破坏,出现应激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者出现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我们强调早期预防,使用10%GS250ml+西咪替丁0.6g静滴,每天1次,本组患者未发生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并出血。
1.2.6降低体温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组织缺氧,应及时处理,应降低室温,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解热药等降温措施。
1.2.7躁动处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呼吸不畅、尿潴留、便秘、被大小便浸湿、肢体受压等,需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切勿轻易给予镇静药,以免影响观察病情,对躁动患者不可强加约束,避免因过度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1.2.8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对昏迷时间较长者可用鼻饲。
1.2.9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者容易发生误吸或因下颌松弛导致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阻塞,必须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有效地吸氧2手术后的护理
2.1除继续做好上述护理外,应做好紧急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后搬动患者前后应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手术中常放置引流管,护理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严密观察并及时发现手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2]。
2.2①健康教育保持病室安静,适当限制探视人员,保持情绪稳定;②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谷物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和肠胀气;③加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创伤[3]。
总之,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却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通过对36例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的观察与护理,得出如下体会:这类患者的护理应包括安静、舒适的环境、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给药、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前指导等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4]。
参考文献
[1]谢哓清,江静敏.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年9月第15(26):2640-2641.
[2]陳东亮,陈凤坤,姚振秀.小骨窗开颅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3,5(5):803.
[3]尹振海,韩来森,等.锥颅置管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体会[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10(4):147.
[4]陈洪,吴耀晨,赵永阳.钻孔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