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摘要:岁末将至,中国电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收官时刻。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票房破亿早已不是什么稀罕景,2013尚未结束,迈入“亿元土豪俱乐部”的中国电影已经远超过去年。
关键词:2013;国产电影2013,中国电影可以借用《西游·降魔篇》中的经典台词:“一万年太久,爱我,就趁现在。”《西游》首先刷新了华语片的全球票房纪录;《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神都龙王》《第101次求婚》《一夜惊喜》《分手合约》《四大名捕2》紧随其后,青春、爱情、侦探、古装样样拍样样赚,中国电影就像大口吞下菠菜的大力水手,瞬间秒杀丛林法则商业定律,就连争夺年度最大烂片的《不二神探》《小时代》《富春山居图》都能借造势鲸吞过亿,赚尽了眼球。本期中国电影年末大盘点,笔者从年度国产电影中遴选出六部佳品,提前“拌”出一桌“视听年夜饭”,借此细细回味银幕上的我们已经逝去的2013。
1《西游·降魔篇》点评
看完2013年初大戏《西游·降魔篇》,你绝对会认为它是一部野味十足的电影,虽然电影借用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外壳,但星爷还是继续在各种题材中混搭着最擅长的爱情故事。看完充满惊悚、魔幻、喜剧、爱情的《西游·降魔篇》,我还是感觉剧中妖魔的出场最直入人心,尤其是猪刚鬣的人体饕餮大餐,着实把同坐一排板凳的观者们惊出一身冷汗。导演,口味到底要不要这么重?把吴承恩的《西游记》恶补一番,才发现《西游·降魔篇》原来是对原著中的妖魔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原著中的徒弟三人孙悟空、沙僧、猪刚鬣在成为唐僧徒弟之前那都是耸人的妖怪。
吴承恩对孙悟空的描述是:“身高不足四尺。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还总喜欢做出一副龇牙咧嘴的怪相。”第八回观音菩萨在流沙河界初次遇到了沙僧,此时的他“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第八回对猪刚鬣的描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后面猪八戒又自报身世,说:“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从原著便可得知孙悟空、猪刚鬣与沙僧都是兽性十足的妖怪,孙悟空的外形是一只比较普通的猴子,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而猪刚鬣就是一头丑爆了的野猪,沙僧则是常年生活在水里的青黑色妖怪,沙僧与猪刚鬣都有獠牙,且都以吃人为生。以往银幕上的西游形象因为需要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观而淡化原著中的暴虐与恐怖,取而代之的便是我们普遍见到的更富喜感的悟空、八戒与沙僧。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徒四人的形象自然就成了每个人脑海中固有的印记。《西游·降魔篇》对原著妖性与兽性的还原与张扬重新点燃了被长期深埋的好奇心,周氏无厘头经典对白杂糅浪漫的爱情曲调助推其拔得年度票房头筹,惊喜之余,笔者还是呼吁尽快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因为低年龄层观众和心理承受力太弱的女生实在不适合观看这部史上最令人窒息的《西游》。
2《北京遇上西雅图》点评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卖点混搭了太多当今中国社会的流行现象,年轻靓丽的文佳佳来到大洋彼岸的西雅图待产,金黄色的挎包外加蹩脚的英语,挥金如土的佳佳俨然一副被中国主流文化所嘲弄的拜金女形象,到达西雅图后与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个性女周逸、陈太、黄妈自然产生了无法避免的摩擦,只有心思细腻的郝志能一直包容着刁蛮的佳佳,在经历了人生中的起伏后佳佳终于明白了自己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虽然故事从头至尾都发生在大洋彼岸的西雅图,人物之间所展示的始终却是中国文化的地道表达。异域环境下,国人所关注的地位、金钱和身体的隐私共同构成了文化冲突的基础,然而,就在矛盾的终点,深藏在人性深处的爱与关怀超越了一切。无论是极具典型代表的拜金女佳佳、抑或是同性恋妈妈周逸,导演薛晓璐对剧中集中出现的敏感的社会现象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更多地体现出包容与理解,异国环境中的个体在传统文化场域的包围中逐渐治愈了自身的缺陷。北京遇上了西雅图,阴雨连绵的西雅图依旧可以演出含蓄却又不失温暖的中式浪漫爱情。
3《一代宗师》点评
如果不是《叶问》电影的风靡,以笔者为代表的广大中国观众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叶问何为?何为咏春?武侠历来是中国电影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的一条捷径,也正因如此,被冠之为国术的武术总是被电影所神话与曲解,八年时间的精雕细琢,让《一代宗师》用唯美的画面尽现犀利的咏春功夫,也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情义相随的民国武林。
中国武术源起于中华民族在蛮荒时期求生的本能意识,远在先秦时期,伴随着奴隶时期金属工艺的发展,武术的意义逐渐被丰富,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武术形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变。从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上看,每当中华民族历经外族的残酷统治后,中华武学都会在积蓄中爆发,如元代的《元典章》之规定:“二十人以上不准聚众围猎”。连民间私藏菜刀都属重罪,武术却在明代步入了繁荣时期。清朝统治者惧怕汉人习武对抗其统治,遂在民间禁止练武,但武术技艺却存续于以“社”“馆”为主的民间秘密社团组织。民国时期,武馆、拳社于民间兴盛壮大,但由于西式火药武器的出现,武术的攻击与防身功能已被大幅削弱。时移世易,此时的中华武术却在列强环视中承载了千百年不遇的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因此,民国武坛一时间流派林立,英杰辈出。作为民国时期的武术家,叶问并不是银幕上通常出现的那个打擂台、抱不平的侠客,对战外国高手也尽属电影虚构。因为民国武术的整体造诣实在太高,叶问甚至并未载入民国十大武术家之列。但他却是一个为人正直、心胸豁达的老师;一位性格内向、待人谦恭的武者。叶问的咏春拳重在修为,他一生很少与人争执,咏春在叶问的传授下得以在世界范围传播,而叶问的弟子中更是人才辈出,最出名的还要算李小龙,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创立了运动战的技击方法—截拳道,中国功夫借由电影的表现为西方人所熟悉。
4《中国合伙人》点评
经典对白: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皱纹不要刻在你心上。八○年代是个太值得回味的年代,那里有齐秦、崔健、Beyond乐团;有二八单车、丝网袋、大哥大;有梅花运动服、长发大背头、粗框眼镜;更重要的,那里收藏着一代人的梦想与辛酸。八○年代,生于农村的“土鳖”成冬青,留美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孟晓骏,放荡不羁的校园才子王阳,个性迥异的三兄弟怀揣着同样的美国梦而努力奋斗着,却在逆境中幡然醒悟;他们在大学里尽情宣泄着青春,却被情感牵绊,覆水难收。
《中国合伙人》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电影以八十年代的签证热为起点,重现了一个思想启蒙时代的精神气质。率真的老男孩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身上始终散发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精气神”,它在校园里可能体现为纯真与稚气,如成东城对苏梅那份执着的爱情、王阳对异性挥之不尽的男性荷尔蒙、孟晓骏那个看似完美无瑕的美国梦。而走出校园,这种气质便转化为一代人之于梦想和情感的执念,它在关键时刻联结着友情跨越荆棘。《中国合伙人》所追忆的不仅仅是三个男孩的“兄弟情结”,而且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动力,没有一个词能截然概括这种力量,但它依旧为时下的中国源源不断地输入着正能量。都市爱情公開课
张妮
(中国传媒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北京100024)自从非诚勿扰2010年首播以来已经过去快四个年头,以婚恋交友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虽然势头不比当年,但仍有方兴未艾之势,比起都市年轻的未婚一族寻找爱情的漫漫长路来说,四年也只是开始。但纵观今日荧屏,能够在节目内容形式上“唱念做打俱佳”,在观念理念上“文武昆乱不挡”的节目始终无出“非诚”其右,它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轻松时尚的播出平台、炉火纯青的主持控场、恰到好处的嘉宾主持、业已形成的最有竞争力的招募品牌无懈可击地组合在一起,已经磨合得越来越默契,像一场美满的婚姻一样要细水长流下去了。于是笔者倒想起当年被停播的副产品《不见不散》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操作的节目模式再次被思考和研究。
《不见不散》是江苏卫视继《非诚勿扰》之后推出的一档以婚恋交友为主题的纪实专题片,采用纯外景纪实拍摄。节目从2011年6月27日首播起就赢得了观众极大的认可,从第二期起,索福瑞CSM39城市收视率连续两期破1%。不幸的是广电总局下发的《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中明确要求,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婚恋交友,才艺竞秀等类型节目总数不超过2档。《不见不散》的生命力还没来得及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考验就不得不人为夭折。但是四个月,12期节目还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制造了火爆的观看记录,几乎每个节目中的男嘉宾都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甚至成为恋爱中某一类男人的代名词。
《不见不散》是江苏卫视特别制作的,完全原创的纪实专题片。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从这个角度看《不见不散》确实是纪实专题片。但是从整个节目的构成、样态上看,它的成功确实得益于很多真人秀节目的优势,同时它的不足也烙印着真人秀特有的基因,所以以下从一个娱乐真人秀节目的视角来分析《不见不散》。
每期《不见不散》的出场人员是一位男嘉宾、四至六位女嘉宾和情感顾问乐嘉老师。男嘉宾都来自《非诚勿扰》中相亲失败的男嘉宾,女嘉宾是节目组从通过百合网、珍爱网等交友网站报名女性中,特别针对男嘉宾甄选出来的有发展可能又各具特色的女性。而乐嘉一直在节目进行现场外通过监视器同步监看他们的约会进展,在必要的时候给男女嘉宾有关人际交往的建议,在帮助嘉宾的同时,也以嘉宾遇到的真实事件为案例教授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识人断事的方法,给所有人的生活提供参考。正是由于《不见不散》中所展示的对象是男女约会中确实发生的种种状况,而通过矛盾的解决或者搁置事件往积极和消极的方向发展,所以说这个节目更像一堂“爱情公开课”。
节目分三个部分,预热阶段,几位女嘉宾通过一段VCR认识男嘉宾,初步了解男嘉宾的背景和要求。正式第一部分,“初步印象”环节,男嘉宾和几位女嘉宾逐一单独见面聊天,淘汰剩下三人。进入到第二部分,“一对三”环节,男嘉宾自己设计约会内容,大部分男性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和自如的约会环境。这一环节三位女嘉宾依次与男嘉宾约会,进行完全一样的项目,通过控制变量的对比试验,帮助男嘉宾感受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是四人集体约会,通过每个人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好地观察女嘉宾的性格。最终淘汰剩下一人。进入第三部分,“深度约会”,真实进行一对一约会,两人是否有火花此时已经能看出十之八九。最后两人约定某个地点不见不散,如果女方按时到达,两人约会成功,不到则说明约会失败。以下从节目的策划和设置的几个方面简要的分析《不见不散》的成功之处。
首先,在节目策划层面,《不见不散》非常巧妙地解决了真人秀节目需要当事人情感外化,乐于表达的诉求和中国人情绪起伏不大,喜怒不形于色,难以入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将计就计、因势利导,通过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既推动了男女情缘的发展,也于观众互动完成了一堂爱情公开课。通过节目环节的设置,在规定情景中,让选手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展现自我。
其次,《不见不散》有非常强的叙事性,最终男女嘉宾能否在约定地点不见不散是贯穿节目最大的悬念,前面的三个环节通过小悬念营造谜底将要被层层揭开的神秘感和期待感。节目内容本身即是事件,即一个男人要从六个女人中选一个交往,他选了谁,她会同意吗?而节目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充分铺垫,造成强烈的情绪积累,使得观众与当事人的视点缝合,对结果的关注逐渐上升。而选择恋爱这一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主题就注定了作为节目主体的人处处充满了选择和矛盾。区别于其他有淘汰、有比赛性质的节目,《不见不散》充分挖掘了人的冲突。节目中有人对人的对抗,女嘉宾之间相互竞争,面对中意的男嘉宾都希望自己的表现有压倒性的优势,男女嘉宾之间斗智斗勇,希望对方感到自己的情意,又想表现的矜持沉稳。也有人内部的对抗,通过当事人面对镜头的独白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约会当时紧张的气氛,以及嘉宾自己内心的挣扎。
另外,《不见不散》在嘉宾约会的环节适时地插入现场追述,将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发生的事,镜头以外的事,自己当时的心理等穿插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以不同的视点不辍那个了现场画面的不足。节目中通常是一段男女嘉宾约会的场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之间插入事后两人分别分析当时自己心里,这就产生了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效果,看似平常的约会交谈,通过两人事后的追述,经常还原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真相,比如男嘉宾已经觉得女嘉宾讲话不经过大脑,两人沟通不在一个层面,只好出于礼貌笑而不语,而女嘉宾却把男嘉宾无奈地笑当成积极的信号,认为男嘉宾一直对我微笑,我能感觉到他对我非常有好感。其实进行到这里,已经不需要任何字幕、解说甚至乐嘉的讲解我们都可以自己领会到恋爱中信息的有效传达是多么的重要。通过对现场追述的运用和镜头的组接已经完成了信息的建构。但是要获得最贴合情节的现场追述情绪对位的现场追述来自录制过程中丰富的拍摄素材,乐嘉爆料“一般的节目最多也就录制3小时,而《不见不散》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录制了3天3夜,5个摄像兄弟共录制了25小时素材带。”但如果放在当下,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人生第一次》等片面前,这也不算什么了。同时也说明了,时代在变化,以现在的制作手段和接受心理,类似《不见不散》的节目完全可以制作得更加精致和深入。
以叙事为依托,借助现场追述以和独白《不见不散》塑造了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是观众建立感情联系的载体,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会让观众像关心家人朋友一样关注他命运的变化和发展。史上最帅的光头——李月增,惹人垂爱最后却被放弃的好姑娘王玥,难以突破自己内心隐藏自卑的健身教练——吕立峰,相信大部分看过节目的观众都能数出一些让人难忘的嘉宾,人们甚至热心的关心牵手成功的嘉宾之后的生活。
此外,《不见不散》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窥私是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有窥探家庭之私的《情感魔方》,有窥探择偶之私的《非诚勿扰》,但是在《不见不散》前,还没有节目着眼于比结果和态度更加私密的恋爱过程。《不见不散》作为一档纪实专题片,首先基于男女嘉宾真诚的交往意愿,呈现男女嘉宾真实的交往过程。人是一种自我的动物,渴望从他人身上找到某种关照,而《不见不散》就像镜像一样,让人们隔着一段距离观看自己最熟悉不过的生活,既满足了解他人的好奇心和参照心里,又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洞见内心。
最后,《不见不散》弘扬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恋爱价值观。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刘宇哲说:“节目主要目的是让观众获取更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认识,更清晰地洞见自我,洞察他人,让沟通更有效,产生情感共鸣,为提升恋爱幸福指数提供建议,实现节目的社会意义。”在某期节目中,男嘉宾和女嘉宾在滑草场约会,女嘉宾没有护膝,便向装备齐全的男嘉宾求助,而男嘉宾被提醒之后只是向远处的工作人员索取却没想到把自己的护膝取下来,那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是多么体贴和具有牺牲精神的表现。乐嘉从监视器中看到此景,转而对着镜头说,关心他人确实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怎样培养自己关心他人的敏感度,怎样让别人感到舒服的关心很重要。也有人认为乐嘉的一些提示是教男女嘉宾作假,伪装成更好的自己,笔者却认为,适当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关怀,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如果男女嘉宾真的能在下了节目的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果电视观众真的能得到一些感動和启示,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爱的能力的教育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么。
《不见不散》的暂时停播虽然很大程度是受到了限娱令的限制,但是在播出的12集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真人秀节目无法绕过的问题——真实性,毕竟有摄像机全程记录约会的过程,男女嘉宾能否真实地表现自我值得商榷,曾有女嘉宾在下了节目后说:“面对摄像机有些话没法讲出来,显得我比较闷,对男生拒之千里,其实我内心不是这样,私底下的我还挺疯的。”另外,在乐嘉以自己超群的情商和丰富的分析经验将整个节目运筹帷幄的同时,也面临着喧宾夺主的困惑,女嘉宾看到的是一个经过乐嘉调教和包装过的光鲜亮丽的男嘉宾,有些木讷不开窍的男生几乎要沦为乐嘉的提线木偶,非乐嘉支招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也让人不免担心下了节目真实接触起来,男嘉宾现了原形,将不再温柔体贴,明察秋毫。这一点确实值得研究和思索,因为很多成熟的真人秀节目中没有如此深度干预的局外人角色,乐嘉爱情顾问这一角色的创设带来了新的看点,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真人秀节目贵在真实性,真实的人物身份,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事件发展。但是通过网友的爆料,《不见不散》在女嘉宾的背景上存在一定的隐瞒和作秀的成分,为了使节目有冲突有看点,节目组以外貌和性格为考量标准,选取一些善于交际、长相较好模特和演员和男嘉宾充分互动,而当男嘉宾真正动心后,这些女嘉宾因为并非出于真心参加交友往往很草率的放了男嘉宾鸽子。当然作秀的作用不可能是长久的,最能打动观众的往往还是那些真心尝试、真心交流、真心失落的人,真的感情纵使最后没有美好的结局,也让整期节目荡漾着爱情电影一样悸动人心的浪漫氛围。
《不见不散》的停播令人遗憾,但作为一档只存在了四个月的节目,它成功促成了几段美好的姻缘,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看体验,给电视栏目制作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问题。而在四年后重新审视这档出师不利的节目,却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潜力与生机。独生子女婴儿潮长大后他们不仅是社会最主力的建设者也是最主力的消费者,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电视制作层面都在呼唤一个能够从点滴细节,而不仅仅单纯在舞台上展示来指导年轻男孩儿女孩儿谈恋爱的节目,哪怕是没有胆量或不想上节目的观众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必备的态度与技巧。
成熟的电视环境必然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真人秀节目的内容也不可能永远是家庭、亲子,当年《不见不散》的夭折很大程度是因为做婚恋真人秀的条件,无论是真人秀团队还是受众参与和接受心理都的确还不成熟,而如今趁着火热的真人秀节目春风,是否能将当时埋藏的种子再次萌发,避开同质化的竞争,充分开掘已有的资源,让电视节目真正和生活息息相关,反应并引导着社会性话题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