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访谈录

2014-04-29 13:28:5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件交流动物

编者按: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幼儿园的常规教学,也以探索、尝试的方式融入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不但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以全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本文以NOC活动幼儿园赛项作品为例,请信息技术教育专家进行了点评和分析。

初娜娜: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命题审题专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音像教材主讲教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每年NOC活动结束后,都会产生一些值得回味的典型作品。比如,本次幼儿组获奖活动《奇妙的动物语言》就是其中的一个,您是怎么看这一作品的?

初娜娜:从NOC活动的幼儿作品竞赛决赛的标准来看,有两条是评高分的标准,一是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能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方法、手段融于教学过程之中,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学创新性。二是要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本次获奖的作品《奇妙的动物语言》极具代表性,对其他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实施活动的过程都很有借鉴意义。在活动设计和信息技术融于活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奇妙的动物语言》是大班科学活动,其设计目标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建议:应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此活动的目标很明确,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探索并寻找问题的答案,整个活动也达到了目标的要求。它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活动过程中,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突出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奇妙的动物语言》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方法、手段有效地融入到活动过程中,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您能谈谈本次活动信息技术运用的体现有哪些地方?

初娜娜:信息技术要融于活动,才能实现其价值,本活动以“信息化教学”为主线,引领幼儿探索,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活动中有五个地方信息技术体现得很突出:一是活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触摸电视的播放器功能,播放了《找朋友》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找朋友》的游戏,幼儿以热情、活泼、轻松的状态快速进入了活动情境。二是师幼互动环节。在提到“你身边的人们都有哪些交流方式”的时候,教师把幼儿提到的方式通过触摸电视一一罗列出来,便于幼儿及时观察,这样,幼儿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结果就一目了然了,也节省了教师的记录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三是三种动物的交流方式。教师在介绍小鸟、蜜蜂、蚂蚁的交流方式时,运用了课件的支持,这样,就很容易地将幼儿通过眼睛观看、头脑思维以及交流互动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很好地验证了幼儿的猜想,加深了幼儿的直观印象。四是幼儿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幼儿自主、合作学习的时候用到了电脑,教师在电脑里准备了很多种动物的交流方式,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他们之间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能够获得更多的动物交流方式的信息。五是表演活动环节。幼儿学习孔雀、狼、蚂蚁等动物的交流方式,教师运用触摸电视的摄像和拍照功能,拍摄下幼儿精彩的表演,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为后来的讲评提供了真实的资料。所以,在这个活动里,信息技术很自然地融入到了几个重要的活动环节中,对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支撑作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特点,能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对此,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初娜娜: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研究性和反馈及时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开放性,指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于活动的支撑,它是允许自生长的,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我们可以使用,他人也可以有取舍的使用。教师要利用这种开放性,引导学生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拓展、迁移知识。

共享性,指信息不会像物质一样因为共享而减少,反而可以因为共享而衍生出更多。不同的信息资源获得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方便地得到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交互性,指作为信息技术和媒介的基本属性,使教学过程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向交互的交流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的传播能力和效果,影响着教育与学习理论的发展。例如,活动中触摸电视的应用、课件的支撑,带有交互性的信息技术的成果对于幼儿活动的支撑效果比单纯的演示效果更好,达到了师生、生生、人机等多方面的互动,提高了课堂效率。

研究性,指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习主体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教师依据其要求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幼儿的探索、分析、研究能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反馈及时性,指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真实、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反馈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的。活动中的表演环节,教师记录活动瞬间的拍照,就是一种及时的反馈,为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整个活动中,交互性体现得很突出,而且运用的形式也很丰富,不是单一的播放课件或者视频的形式,而是把幼儿与活动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首先,活动开始的师幼互动,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回忆身边人们的各种交流方式,幼儿边说,教师边在触摸电视上记录,这是个典型的交互。其次,教师制作的带有交互的课件,随着课件层层递进的展示,幼儿的猜测、联想和对答得到了逐一的验证。最后,结束活动的摄像和拍照,这也是一个验证、体验的过程,不仅复习了学到的知识,也为评价做了准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必然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改变,以《奇妙的动物语言》这一活动为例,您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

初娜娜:这个活动中,教师在选择信息技术与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合点上是很合适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用信息技术来支撑的时候就用,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用。例如,表演活动时候,教师准备了头饰、扇子等道具,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交流方式,这里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实物的展示,幼儿亲手操作,能更直观地去体验动物的交流方式,丰富了幼儿之间的交流,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比用信息技术体现得效果更好,避免了画蛇添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奇妙的动物语言》这一活动,它有什么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完善,您有什么建议?

初娜娜:本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并且是有效实施的,如果在以下三个方面再改进一下,这个活动就更完善了。一是有些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实施,如幼儿自主活动、师幼的交流,以及最后的评价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如果将本活动分成两个小活动进行,效果会更好。二是在为活动准备的课件资料里面,除了教师自己做的课件,还有真实的视频纪录片,如果在活动中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观看视频,让幼儿通过视频的讲解证实自己的猜测和分析,最后教师通过课件来分析和验证幼儿的猜想,这样建立的认知方法,能给幼儿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交流互动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三是幼儿分小组探究更多动物交流方式的环节,幼儿是随意地看,小组的任务是不明确的,教师可以给幼儿分配任务,每个小组看不同的动物的交流方式,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总结出各种动物的交流方式。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合作能力,还激发了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感谢初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对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讲解得已经很详细了。相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阔步前行,教育探索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必将与幼儿园教育结合得更加紧密。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猜你喜欢
课件交流动物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动物捉迷藏
有趣的动物
幼儿园(2015年2期)2015-07-13 08:25:45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