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城区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2014-04-29 12:41胡长春
艺术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城区徐州艺术设计

胡长春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XM13B035)研究成果之一摘要:结合徐州新城区建设的实际,以文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地域文化研究为背景,明确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视觉传达设计为支点,通过构建公共艺术设计平台,探索适合比较适合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建设的设计策略,并就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方向。

关键词: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文化1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景观的现状

徐州市新城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不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徐州市新的“门户”和“窗口”,其形象定位十分重要,因此新城区建设中的“美化运动”,即公共景观设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其典型特征是强调视觉形象的设计,新城区看上去很美,但和许多新建城区一样,毫无特点可言;展示性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似曾相识,水体与绿化景观被不断复制,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同质化”现象,在满足于繁华热烈的表象上,卻忽略了不同城市的现实需要和文化背景。唯决策者或规划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标准,公共景观建设成为迎合特殊需要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名片”。许多人工景观,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就其设计模式来看,事实上还处于模仿的阶段,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有的地方甚至因为突出视觉效果,而忽视了生态平衡和公众的真实需要,造成了毫无城市内涵的尴尬。

以上现象在新城区公共景观建设中的存在,它表面上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身的失败,事实上,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对城市文化概念的忽视。城市地域文化的消失,没有文化支撑的设计,只是通过数量与规模来提升城市形象的做法是可怕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使城市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所说:“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扩展已与艺术化生存的理想渐行渐远,丧失了令人愉悦的美感,背弃了它建设的初衷。

公共艺术(Public Art),从产生之初就与城市结缘,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亦是城市公共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存在于公共空间,体现为一种开放、共享和沟通的文化精神与公共空间价值。公共艺术融入当下的景观设计,可以提供更多创造性的设计思路,将公共艺术融入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的整体设计,这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往往形成城市的最显著特征和最有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如何在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和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共享空间,这是新城区公共景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设计策略的思考,对推进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和文化精神建设有着积极地意义。

2徐州新城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1)设计应强调公共性。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它是存在与公共空间的,被公共享有的艺术作品。它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公众生活,它的受众是广大市民,并由此进入广泛的社会交流之中。它既是一种可视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种方式。通过对老城区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的调研,从曾经的处处是景,到现在的零星寥落,其中不乏精彩之作,对由于种种原因,或被误读,或被隐射,或被拆除,因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徐州新城区的公共艺术设计建设,首先必须强化其公共性,它的存在与否不能被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意识所决定,它的规划设计也不能被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个人好恶所代表,其创作必须是在广大民众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并有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等共同协调、论证、设计、制作并完成,这是公共性的客观反映,也是公共意识的必然要求。当然我们并不是将大众所有的需求一一满足,在此只是强调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推动力应是公共参与,要建立有效的反映市民想法的参与方法和组织机构,并在这一基础上,由专业人士正确引导公众的审美需求和判断标准,同时组织普通公众有计划的全程参与到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节点、每一片区域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中,建设一批公众满意度较高的公共景观设计作品,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

(2)设计应赋予文化性。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精神和性格的符号,对城市居民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共艺术与生俱来的公共性特质使其在对城市文化的表达上有着必然诉求,它决定了其价值取向是公共意识所表现出的城市文化精神的框架。徐州本地文化资源是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石,缺乏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因其身处城市公共空间和本身的物质特性,所以他是城市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公众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符号。它在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同时,不仅可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而且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和情感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会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受到影响。徐州文化底蕴深厚,遗产丰富, 正如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所说,徐州文化具有“融合古今的综合性、南北共塑的典型性和百家合璧的多元性”相对成熟的文化资源,既是昨日文明的见证,更是今日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再铸文化辉煌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因此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融合现代精神进行文化再造,也恰恰成为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资源中的一大优势。

(3)设计应突出地域性。地域文化精髓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同质化的城市建设竞争中起到了的突出作用,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它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审美好恶、宗教信仰等一切文化问题,深入挖掘徐州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本土艺术特色,巧妙地将公共艺术景观与徐州城市文化精神和新城区整体简化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新城区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徐州地域文化遗产丰富,以彭祖为代表的养生文化,张道陵的道教文化,刘邦项羽的楚汉文化等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唯一性,如此优越的地域文化资源完全具备了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正如《辞源》中对“徐”的解释:“淮海间,其气宽舒,秉性安徐”,从中完全可以体悟到一种独特的地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我们这里所强调地域性,包含了文化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我们既要有物质文化视觉元素的敏锐洞察,更要具备对文化精神的深刻体会,并通过巧妙地构思、精心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实现新城区公共景观的地域化、个性化设计。为此,在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建设中,我们需要获得一种把握了城市历史、文化根脉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必将成为徐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品牌。

(4)设计应体现时代性。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城市文化也要随城市的发展不断生长,伴随时间的变迁不断新陈代谢,这也促成了公众对公共艺术需求变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城市的传统文化,接受时代精神的洗礼,是城市文化活力的保证徐州新城区的公共艺术设计在把握本地历史文脉的的基础上,其设计理念不能分离与时代,必须与新的城市精神相兼容。尊重传统,挖掘地域文化,我们应在加强对徐州本土文化特征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进行思考,而不是对历史遗迹或是艺术符号的简单复制。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文化形象載体的同时,应从徐州本地域传统文化中深入发掘城市的个性特征,并促成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对接与融合,应该将广大市民所追求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精神体现出来,形成与新徐州精神相协调的创新设计。当然,我们提倡设计的时代性,但更反对“面子工程”的应景之作和哗众取宠的“文化快餐”。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我们应该在明确把握徐州未来建设发展定位与方向的基础上,设计理念应结合徐州本土文化特色,契合未来发展脉搏,创作一批反映徐州文化个性,联结历史、当代与未来的优秀作品。

3对徐州新城区公共景观设计的艺术化思考

在当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同时,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融合的一种新趋势。公共艺术创作的包容性,以及真正的艺术审美文化交流的环境,已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往往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理想、 审美情趣和整体文化精神。将公共艺术融入到新城区的整体设计中,不仅是为了对城市环境进行装饰与美化,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艺术化的城市共享空间,并能够传达人性的关怀。决不能出于对城市文化“补妆”为目的而做着所谓“公共艺术”作品,将其作为一件文化装饰品填充到城市空间中去,它不仅无法用来美化环境,甚至会成为城市文化的反射面,它使深层的文化思考表面化、简单化,造成艺术品性的矫饰与低质,暴露了城市文化缺点。从存在性来考量公共艺术,其最重要的内涵是引起人们对社会和人性价值的思考,它承载着社会的、文化的多种功能,带有社会的而非个人德、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它应该是城市整体的文化形象和艺术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创作一旦脱离了艺术的精神,那就脱离了它真正的使命和积极的意义。

而从其艺术表现形式判断,公共艺术与环境的融合,使其景观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它已然成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具有了丰富的样式,曾经安置在广场、公园和草坪中传统雕塑形态,已不能满足现代市民对环境和艺术的审美需求,更不能称其为公共艺术。今天的公共艺术不仅包含了以雕塑、壁画等传统形式,更囊括了公共设施、建筑、影像艺术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开放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和空间带来丰富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塑造更具有动态的公共空间,也为满足市民在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需求,建立了一个生命栖居的理想场所。我们在新城区公共艺术的市规划中需要艺术家、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勇于探索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的运用,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不负当代艺术设计的使命。

公共艺术在新城区建设中具有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深入得调查、思考,对地区生活文化与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排序,以跨越旧有思维的新的态度与价值观,重新审视徐州所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借由全面规划设计与民众参与的落实,从而达到公共景观设计、文化价值构建与时代精神彰显的“三位一体”,彰显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宣传并塑造徐州形象、徐州精神,促进徐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双重飞跃。参考文献:

[1] 金彦秀,金百洋.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 吴嘉振.论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1(8).

[3] 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2006(6).

猜你喜欢
新城区徐州艺术设计
疫散待春回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干部成长“链链相扣”——西安市新城区推行干部选拔管理“四部走”
《星.云.海》
《花月夜》
1.新编《空城计》……丞相,蜀军都搬到新城区了!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