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被我们玩儿“大”了

2014-04-29 12:24张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成果

张岩

“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

“嗯,是昨天接到的任务。”

“学生的展示内容是老师安排好的吗?”

“不是,展示的内容是小组课题研究的成果。大家看到的只是全部成果中的一小部分,接下来我们还有几节课的课题成果展示和讨论。”

“小组?老师安排的小组?”

“不是,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建的小组。这个小组有流动性,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准入制和请出制。制度由小组成立之初的几位成员共同商议确定,然后再根据不同时期进组同学的意见不断完善。”

“课题?老师安排的?”

“不是安排的,但我参与了课题立项之前的小组讨论。”

“课题研究的材料是不是老师印发的?”

“是学生自己在网络和各类书籍上找的,然后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方向进行整合。”

“学生哪里有这个时间?”

“课堂上研究立项,课下图书馆找材料,周六周日和假期回家上网。”

“那成果是怎么形成的,没有讨论和研究时间怎么行?”

“网上开一个Q群讨论组很方便。如果不行就跟老师申请课加时,在课堂上继续讨论。”

“那你的课堂就任由学生这样做?这样做课程岂不是很乱?”

“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确实打破了常规行政课程的局限。我们的课程不是完全依照常规的行政课程推进的。简单地说,我们的课程是依据学生学习小组对于教材的学习愿景由师生共同创建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我与学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

“那课堂上没有老师的文本分析,还叫语文吗?”

“我觉得文本分析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将文本以研究课题的形式任学生自选,这样就把学习文本、分析文本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大家以文本为核心可以拓展极其开阔的发散性思维。在小组研究和班级展示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展示出来的研究性成果大大超越了文本知识的局限。老师教学生的终极目的不就是为了不教吗?”

“不教而教,如何实践?”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我们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找寻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从中引导、点拨。慢慢,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就可以实现不教而教。”

“晕,太多的疑问了……”

一次公开课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向我提出了诸多疑问。看得出,他们的疑惑源自学生们令人瞠目的才华,源自我们师生共同创建课程的大胆尝试,源自我们打破常规的“颠倒课堂”,源自学习权的回归。

其实,这些问题不难理解。但却为何又让老师们如此疑惑不解呢?可能是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我们体会到了知识集中讲授的益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的自我成长诉求也在随之提升。渐渐的我们发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文本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的渴求。我们的“满堂灌”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和自我分析的权利。当我们发现网络上不断呈现出来的完整的知识链条,当我们发现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的课堂是否需要“颠倒”过来?

传统的课堂为什么约束人?原因在于传统的行政课程,它严谨、连贯,呈现出知识的明晰性和体系性。不过就语文学科而言,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往往体现在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上。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共享与膨胀的时代。若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要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而我们的教材却还停留在多年以前。毫不客气地说,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着多年以前的文字,而我们却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矛盾造成了今天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缺失。他们无法在语文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无法填饱自己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知识诉求。那么,我们是不是不要教材?答案是否定的。就阅读文本而言,存在即合理。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先哲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将教材视为阅读思维延展的起点,遵从自己在教材阅读中收获的感悟去延伸、拓展。将自己的思维释放到浩瀚的网络中去“拾贝”。以阅读体验牵引阅读欲望,从而实现以自己阅读愿景为目的的“海量阅读”。基于这些考虑,课堂的“颠倒”势在必行。

既然要“颠倒”,必然是从课程构建的高位“颠倒”,只有这样的“顶层颠倒”,才有呈现出体系性的课堂延展。我们的课程安排由师生一起研究决定,我们的小组研究性课题先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从中指导。材料来源于网络,讨论过程在课下,在网络Q群讨论组中。研究性成果的展示以及各组之间的碰撞呈现在课堂,其文字材料留存于班级博客中的语文学科研究性成果栏内,供全体同学在课后延伸讨论。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是问题产生和成果碰撞的地方。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教师的课堂角色实现了“颠倒”。我们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宰,而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更是共同学习者。因为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观点比学生更高明,我们无法确定小组研究成果中的内容是如何的精彩。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我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这样的“颠倒”,打破了班级授课制赋予教师的角色使命。我们不再是知识传授的核心,而是与学生一起组成给予双方成长的具备战略合作伙伴性质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教学过程既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过程,更是师生给予获取知识的交往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之上绽放出自己的精彩时,我们为之鼓舞。当我们与学生共同面对一个课题时,我们也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一起找寻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颠倒”,不但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更将成长的主动权还给了老师。随着师生合作颠倒课程的延展,我发现自己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这是学生带给我的福祉。在班级博客上,一段段课堂视频,一份份充满生命激情的研究性成果将永远以数据的形式留存于网络。让学生在不断的成长中回望:曾经,我们是这样激情洋溢地学语文,我们是那么主动地去阅读,我们是那样“奔放”地与老师一起研究语文课程,自己上语文课。也许,这些记忆会永远留在学生的心里,并衍生出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

有人说:“张老师,你带着一群孩子把语文课玩儿大了。”呵呵,也许吧!即便真的“玩儿”大了又怎样呢?我的学生和我都很享受这个过程。成长何须等待?我们有那么好的网络资源,我们身处这么好的时代,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还在等待?我们需要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让科技、人性、知识、成长集中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人之远见,后人之实践。未来的路很长,我与我的学生一起闯。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成果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