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鑫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完善,随着报告数量的增多,医务工作者对ADR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儿科患者因其自身生理条件的特殊性,在ADR方面的表现与成人有较大区别[1]。尤其1-3岁的儿童各系统功能不健全,肝、肾功能低下,对药物的敏感与大龄儿童和成人有较大差异,易发生ADR。其中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发生寻麻疹、斑丘疹、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等,重则累及消化、呼吸、神经系统,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何减少儿童ADR的发生,我们实施以下护理对策。
【关键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1实施方法
1.1成立ADR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体形、皮肤类型,有无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儿可在同一手臂外侧同一时间做过敏实验和盐水对照实验并做好标记,15分钟后由两人或以上护士鉴定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1.2对易引起ADR发生的药物,如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时严格ACL导管维护新标准。
A——ASSESS导管功能评估(用注射器抽回血)。
C——CLEAR沖管(注射器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旋涡,将导管内残留药液冲入血管)。
L——LOCK封管(用药完毕需用封管液封管)
冲封管溶液标准(儿童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所以冲管液和封管液均不能含防腐剂)
——外周短导管:0.9%生理盐水
——PICC CVC:0——10U/ML肝素盐水
——PORT:100U/ML肝素盐水
——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
静脉给药前后冲封管的目的是避免药物间的反应,很多药物间都有配伍禁忌,药物沉淀在导管内,只有正确的冲封管才能有效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1.3ADR可发生在用药的过程中,高发于静脉给药后0.5-1小时,在此期间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皮肤有无变化,治疗车上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抢救药品。如患儿出现寻麻疹、斑丘疹,恶心呕吐,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给予抢救药品抗过敏药品,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保留剩余药液和输液器及时送检。
1.4预防静脉炎的发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给药速度,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减少药物对静脉的刺激,注意观察扎针部位皮肤有无红肿,针头有无移位脱出,血管有无变红变硬,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停止给药拔出导管防止皮肤坏死,可抬高患肢制动,局部用硫酸镁或乙醇溶液湿热敷。2结论
以上护理对策的实施有效的减少ADR的发生,为保障患儿安全用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路晓彤,刘海涛,张键,等.358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2):39-41.
[2]李小寒,尚少梅,等.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0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