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设计登上课改的舞台

2014-04-29 05:57孙桂荣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布置绘画作业

长期以来,作业的改革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以语文作业为例,其形式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仍然局限于课后习题、以抄抄写写为主。枯燥的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的作业形式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行课程改革,转变学习方式,也必须对传统的作业形式加以改进。笔者在作业的设计上做了以下大胆尝试:

一、设计阅读型作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标准》中还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在完成课内教学内容后,我都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小文章或贴近学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去阅读。例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我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学习了古诗《赠汪伦》后,我请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送别诗。我还在班级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收获,讲讲自己读到的故事,朗诵一下自己背诵的古诗……这样的作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思想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二、设计绘画作业,给学生创造美的空间

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与抽象的符号相比较,孩子们更喜欢这种具体的表达方式:艳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无一不激发着学生创作的兴趣。每当看到学生绘画时那种专注的表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想: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那么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体会到的美是不是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也投其所好,设计了绘画形式的作业。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材中有一首优美的写景诗——杨万里的《小池》。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背诵诗文是教学的重点,然而这短短四句诗所蕴含的优美意境孩子们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突破难点,本课的教学之后就布置学生做了一次绘画作业。我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创作一幅题为《小池》的图画,并可以在画上题写这首古诗。这样,绘画就成了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图画得好,诗文的意境也就能够有所体会,诗文也就能背诵出来了。学生对待这樣的作业兴致极高,完成的效果也非常好。虽然绘画的主题相同,但全班40多幅作品中没有任何两件是相同的。他们既用自己的画笔表现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色地表现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了思维。可以说,孩子们是用自己的画笔将语言文字的美具体地再现了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成为了美的创造者,同时更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

三、设计表演作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以表演形式布置作业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表演可以分为个人表演和集体表演。

例如,遇到适合朗读、背诵的文章,我就让学生自己加上动作、表情表演给家长看,寓意深刻的故事就可以让学生讲给家长听,表演之后再请家长根据学生朗读背诵得是否熟练、有感情、举止大方等为学生打分。这样的个人表演,既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学生没有表现机会的不足,又巩固了课上所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新课标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精彩的小童话,文中的一些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之后就可以采取集体表演的作业形式,帮学生领会词语的精妙。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学之后,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学生在排练表演的过程中重温了课文内容,在表演动作时体现了对小鱼“摇”尾巴、黄牛“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等不同动作的理解,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表演才华的舞台。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架起课程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而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连接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因此,多设计、布置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实践表明:通过语文实践性作业,儿童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作用于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认知、语言、思维、情感、意志等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

例如,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姓氏歌”的时候,我布置学生搜集亲朋好友的姓氏,并编成姓氏歌教给同学们。教学《自选商场》后,我请学生到自选商场里看价格、签识字。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觉得语文就在自己身边,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品尝成功的滋味,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这样,语文作业成为了连接课程与生活的桥梁,学生自然喜闻乐见。

五、设计知识拓展型作业,培养孩子主动求知意识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科学布置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联的拓展型作业,能促使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例如,学过《活化石》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生物的小知识,课后请搜集一些;并把搜集到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之后,我还让学生把全班同学搜集的资料汇总、编辑成一本《有趣的古代生物》,在班级里出版。看到自己编的“书”学生们高兴极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这种知识拓展型的作业布置得多了,渐渐的孩子们开始主动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在班级中形成了主动求知的良好氛围。

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尽量设计一些能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让做作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乐事,让作业设计也能登上课改的舞台。

作者简介:孙桂荣(196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民主小学,小学高级。

猜你喜欢
布置绘画作业
快来写作业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