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英
摘要:本文根据喀喇沁旗的土地利用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措施,须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任何生态环境问题都与土地利用活动紧密相关,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压力。目前来说,农业用地的生态功能明显强于非农建设用地,在农用地中林地和园地在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方面的功能又强于耕地,水域等在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开垦荒滩等土地开发方式虽然可以增加土地收益和耕地面积,但同时也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喀喇沁旗是生物多样性的地区,生态环境较好,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区域概况
1.1自然、经济概况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燕山山系的七老图山脉东北麓。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相连。东西长101公里,南北宽74公里,总面积304,008.49公顷,是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交界之处。南距北京390公里,东距沈阳500公里,是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
全旗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谷平原三种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在500-1,890.9米之间,其中1,6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位于西南燕山北麓余脉的七老图山脉最高峰—葫芦峰,海拔1,890.9米,韭菜楼海拔1,806米。锡伯河下游、老哈河沿岸的平原地带,海拔只有500-600米左右。构成多山、多沟、多丘陵的地貌特征。
喀喇沁旗是一个绿色自然天堂,西南部多为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9.6%中部为黄土丘陵及山麓地带,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冲沟密布,植被较少,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东部老哈河畔及锡伯河沿岸为河谷平川地区,土层较厚,水资源较丰富,为旗内主要产粮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3%。旗境内主要河流8条,其中锡伯河为最长,101公里。全旗分为老哈河、锡伯河、西路嘎河、半支箭河4个流域。
喀喇沁旗属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高温,秋季霜冻较早,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雨水较少。年均温3.5℃-7%,年积温2000-3200%,一月份均温-11%-14%,极端最低温度-30.9℃(1971年1月21日),七月份均温为20℃-23℃,极端最高温度37.4℃(1972年7月17日)。无霜期110-150天,年日照2,913.3小时,年均风速为每秒2.8米。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西南部林区偏多。极端降水量为(1962年7月25日)96毫米,全年降水量591.2毫米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古迹众多,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旗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其中喀喇沁亲王府是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内蒙古最大的古建筑博物馆,喀旗王府博物馆开辟了“喀喇沁亲王府历史陈列”、“书画陈列”、“喀喇沁亲王府复原陈列”、“王府校史陈列”等17个展室,珍藏了百余件传世文物精品。2005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喀喇沁旗是自治区和赤峰市重要生态屏障地区,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生态保护建设的更加重视及赤峰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战略实施将会为喀喇沁旗的生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和规划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全旗年生产总值2009年实现51.9亿元,现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4.6万,其中蒙古族14.5万。
1.2生态环境状况
1.2.1环境质量状况
近年来喀喇沁旗的环境质量名列全省前茅。从总体上看,旗县区环境空气各项监测指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空气质量为优。城区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体标准,水质良好。境内主要河流锡伯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1.2.2生态状况
喀喇沁旗西南部多林区,野生植物丰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全旗境内已发现维管植物95科371属803种;裸子植物3科5属5种;被子植物83科353属777种。著名的蕨菜、黄花、榛蘑、山杏仁、松籽、榛子、沙棘果为享誉国内外的山珍野味。药用植物有麻黄、甘草、黄芪、柴胡、黄芩、赤芍、百合、苍术、远志等517种全旗有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500公顷。有被誉为“塞外黄山”的马鞍山,已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旺业甸森林风景区、元代的龙泉寺、清代的王爷府和福会寺、还有灵悦寺、福会寺、上烧锅溶洞地下迷宫,马鞍山水库,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2区、1府、3寺、1窟、2陵的全旗旅游业的网络。但是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峻,过度征用城市耕地、乱踩乱挖砂石、林木、土壤植被破坏、自然景观毁坏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2.土地利用现状
2.1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2008年喀喇沁旗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全旗土地总面积为304,008.4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252,793.09公顷,占总面积的83.15%;建设用地面积10,559.12公顷,占总面积的3.47%;其他土地面积40,656.28公顷,占总面积的13.36%。
2.2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2.1土地利用结构多样,以林地为主的特点比校突出。
从土地利用结构看,喀喇沁旗三大类用地中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3.15%,农用地中林地所占比例较高,为农用地总面积的55.11%。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喀喇沁旗林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2.2.2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利用呈现可持续发展趋势。
2008年土地利用率达到了95.02%,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虽然人均耕地面积等个别指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人们对土地的投资不断增加,土地的总体质量还是向好的方面转变。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业、畜牧业,扩大生态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2.3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相对较大,但开发难度也较大。
全旗土地开发整理潜力619.49公顷,为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但是开发利用难度相对较大,大部分山丘、荒草地的适宜性较差,开发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想发挥后备资源的潜力,需要加大开发的投入。
2.2.4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喀喇沁旗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规划期内保障必要的生态建设用地,有效地防止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成为规划修编着力解决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的原因,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旗农、林、牧用地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土地调整的实施,涉及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加之行业用地和部门管理之间不能充分协调导致土地管理方面混乱,直接影响喀喇沁旗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3.改善喀喇沁旗的生态环境总体措施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3.1按照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依据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国土安全保障建设,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完成“创森”任务。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和荒山治理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封育禁牧管理办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3.2强化环境保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居民的基础作用,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项目准入和企业生产监管,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项目建设,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园工业废水全部入网,加强环境监测,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污染问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水源地监管,保证取水用水安全。
3.3加强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的原则。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是一条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产业开发,调整农村牧区的产业结构,以产业拉动生态建设,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共同发展的路子。
3.4优化生态用地布局。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控制对草原、林地、滩涂、沼泽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采取限伐和禁伐措施,严格保护河流的源头区域,加大对区域内重点监测体系建设,有效控制毁林毁草开垦、湿地围垦建设,有效控制毁林毁草开垦、湿地围垦现象,综合整治水土流失,使全旗土地生态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3.5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和专家咨询决策系统。要建立起完备的生态监测体系,对土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预警;跟踪已经实施的重点生态工程,评估各类生态建设工程的成效,总结和推广科学的治理模式,提高生态工程治理成效。建立专家咨询决策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态建设的科学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