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宇
从地铁十号线首经贸站出来,就能看到我的母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这里的四年时间,有很多美好回忆,让我受益至今的两个习惯——读书与跑步,便是在这里养成。
很多人都是第一志愿没考上“掉”到首经贸了,一开始多少都带着点自命不凡的劲儿,我也没能免俗,但后来心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大二再出国,来了就踏实读书吧。于是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到了图书馆,开始了漫无目的的阅读计划。
我一直认为,一个学校的灵魂与主流该是学校的图书馆,首经贸的图书馆是这个校园最可爱的地方,不光必备的经济类图书应有尽有,各类文学书也基本上一应俱全。我是从外国文学开始“扫荡”的,因为本身学的英文专业。从海明威、菲兹杰拉德、乔伊斯那里,我知道了原来贫穷状态下同样可以有着富足的精神生活,原来那个年代的巴黎可以对文艺青年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以此来看,我们这代人比较尴尬,既没有中国古人的家学幼功,又没有迷惘的一代那批人的浪漫情怀,文字方面想有成绩,只能大量阅读,走遍万水千山。
大量阅读外国文学权当练阅读内功了,虽不扎实,但连贯性很好,除此之外,许知远把我身上残存的无痛呻吟给洗走了;还从冯唐那里学到了原来文人可以出来干实业。直到毕业,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渐渐有了个方向,古文经典与外国文学都得过一遍,专注的还是老祖宗的几部经典,《道德经》《论语》《庄子》《红楼梦》《资治通鉴》等等。
在首经贸养成的另一个习惯是跑步。最开始的跑步是为了健身前的热身,后来跑步比健身上瘾,每次都跑10圈以上。跑步的上瘾与大量阅读构成了一个非常协调的搭配。在大二大三那两年,很多个下午,我都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看书,看到天黑之前,就去操场跑步,跑完再去健身,之后洗完澡再回去接着看书。
跑步于我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运动。跑步会让人心胸开阔,跑个1万米之后,什么烦恼困惑都随风飘散。长跑带来的身体疲惫不断地挑战着我的意志,在给身体施加很大压力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困难。
首经贸的四年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读书与跑步的好习惯,一个武装思维,一个武装身体。我想强调的是,读书与跑步,其实是你在任何大学任何一座城市里求学都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