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观察其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急救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35例治愈,15例好转,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给予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供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94-01
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的急症,是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多為应激性溃疡,常发生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重症患儿。从新生儿体重和循环血量关系来看,消化道出血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及时给予有效的止血治疗和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2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急救护理措施,并取得显著性疗效。现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4例;2例为过期产儿,22例为足月儿,28例为早产儿;患儿出生体重在1500至2500g,出血时间在1至2d,出血量在30至120ml,原发性疾病:2例新生儿肺炎,4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新生儿出血症,16例新生儿窒息。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儿均采用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酸中毒、合理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抗感染、冰盐水洗胃、胃管内注入及全身运用止血药等治疗措施。
1.3护理方法
1.3.1病情监察
严密观察病情 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定期对患儿呼吸、体温及心率等进行测量,观察患儿口唇、面色、皮肤颜色及眼结膜色泽,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和量。若患儿出现心率过快、体温过低及低血压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告知医生。因为低血压、低体温、或苍白伴气急常常是消化道出血的早期信号。随时抽取胃内容物,若抽取的胃内容物为咖啡渣样液体,说明胃内出血或出血未止;再者对胃内容物进行观察,若液体呈暗红色或鲜红色,表明出血量较大[1]。排柏油样便且多伴全身软弱、哭声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快、四肢末梢发冷等症状,说明消化道大出血,应立即做好抗休克的准备。记24h出入量并观察周围循环,看有无尿少、尿闭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1.3.2洗胃护理
患儿入院后,应及时给予适量的冰盐水进行洗胃,以将胃内液体有效排出,同时能够使胃内温度有所下降,血管收缩功能增强,以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早期洗胃可减少危重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还降低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可有效的减少禁食时间及使用静脉营养的次数,增加抢救成功率。但护理配合极其重要,熟练掌握插管技巧,加强用药的观察护理,是防止护理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新生儿洗胃应选用新生儿专用硅胶胃管,早产儿用6号,足月儿用8号胃管。洗胃前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记录其性质、颜色、量,抽出鲜红色或暗红色液体,提示出血量较大;抽出咖啡渣样液体,提示出血量较少。进行操作时,每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20ml,至剩下2ml时开始回抽,若回抽无胃液,可轻轻转动胃管,改变体位,将注入的生理盐水抽出。冰盐水洗胃每日1次,一般准备4。C生理盐水100-200ml,至洗清为止。洗胃后,可通过留置胃管方法进行胃肠减压,以使胃内压力有所降低,确保胃肠部位血液供给充足,同时对胃管液体性质、颜色及量进行密切观察。
1.3.3凝血酶止血,新鲜配置凝血酶
给予患儿100-200u凝血酶+6ml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由胃管内注入胃内保留,每隔2到4h一次,直到出血停止。凝血酶为局部止血药,有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并有激活凝血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增生的作用。在给药前先抽吸,观察胃管是否通畅,推药时要慢,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推完后用2-3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并将新生儿缓慢轻柔地左右翻身2-3次,使药液与出血部位充分接触。同时依据患儿病情,对用药疗程进行有效控制,通常为2至5d。凝血酶具有良好的血液凝固效应,并对出血点进行有效的填塞止血,同时对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止血效果较为显著[2]。
1.3.4原发性疾病治疗
对并发有失血性休克或者酸中毒患儿,应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于并发重症感染患儿,应给予适量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寒冷损伤综合征要及时复温,改善微循环;有呼吸衰竭、颅内高压、抽搐等要及时处理;对并发缺氧、呼吸衰竭等患儿,根据其缺氧情况,给予相应的氧疗方式。如头罩给氧,氧流量4-5L/min,鼻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min,使PaO2维持在8-12KPA,不宜过高,以防氧中毒,严重缺氧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
1.3.5保暖护理
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很少,而体表面积却很大,导致患者低温过低,从而易引发代谢紊乱、硬肿和肺炎,也可导致组织内血流缓慢使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器官衰竭及酸中毒等症状。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好保暖工作,将体温低于36.C患儿放入到适宜温度的暖箱保暖,体温应维持在37.C左右,切忌用热水袋和电热毯进行体表加温,以防心脑等脏器的血流量进一步减少。
1.3.6加强基础护理
迅速处理带血的呕吐物、血便或被污染的衣物。呕吐时及时清理口腔,清除口腔异味,避免口腔细菌繁殖,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患儿便血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及肛周,保持臀部清洁,必要时涂鞣酸软膏,以防红臀发生。
1.3.7合理喂养
止血成功后,应予以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有利于患儿消化和吸收,同时还能够使其胃肠道功能得到增强。初始奶量应在2至5ml,并依据患儿病情适量增加。若患者出现胃内滞留症状,可适当延长喂奶时间,同时避免喂奶过量而引发胃肠道并发症,防止消化道再次出血。应激性溃疡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应严格禁食,以防出血加重,或诱发呕吐。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营养、液体,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待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大便潜血实验阴性开始喂养。由稀到稠,逐渐过渡到全奶,奶量由3-5ml开始,视病情逐渐增加,防止奶量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
2结果
52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经过临床急救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35例治愈,15例好转,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
3讨论
消化道出血属于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并发有早产儿、器官衰竭、窒息、重症感染等疾病的患儿,尤其是重度窒息患儿消化道出血率达52.35%(126/241)[3],若不是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将导致患儿由于失血过多而休克死亡。因此,当患儿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时,必须及时给予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才能提高临床急救有效率。
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急救有效率达到96.2%。当新生儿出现重症感染、缺氧或窒息等症状时,容易引发应激性溃疡效应,严重危害到患儿消化系统,使胃肠部位的血流灌注大大减少,从而引发酸中毒、缺血及缺氧等症状,对胃肠粘膜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要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功能,才能避免患儿胃肠部位呈现缺血状态,同时给予适量抗氧药剂,以避免氧自由基受到损害[4]。当新生儿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容易由于失血过多而引发休克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儿冰盐水进行洗胃,同时给予适量的凝血酶,以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然后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以及时补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功能康复。为了避免患儿出现低温症状, 应做好保暖护理工作。止血成功后,应谨慎喂养,以有利于患儿病情康复。若并发有重症感染、窒息、缺血及缺氧等疾病患者,应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以起到预防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目的。
总之,给予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供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徐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6(07):74-75.
[2]仰礼萍.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1(05):65-68.
[3]汪惟实.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81例 新生儿科杂志 2009.13(2):60—61
[4]马新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及護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8(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