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本文通过对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探讨,追寻小说对现代爱情婚姻的警示意义。
【关键词】《伤逝》;婚姻;警示
《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主要写涓生和子君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最终却以两人分手和子君死去的悲剧结局。小说在感伤“子君的逝去,爱情的逝去,希望的逝去,岁月的逝去”的同时,对我们今天的爱情婚姻也有很多的警示意义。
一、相爱容易相处难
“相爱容易相处难”,子君与涓生的相爱是不容置疑的,冲破了重重束缚与旁人厌恶鄙视的目光,那么艰难也要在一起,但是终究结局却也不过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性格弱点是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
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子君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但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她便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她以喂油鸡、养阿随填补空虚,甚至为油鸡而和房东太太明争暗斗。空虚平庸的生活,必然使爱情也渐渐褪色。
涓生是一个力图与个人主义决裂的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经常谈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话题,子君深受涓生影响,分明、坚决、沉静地说出了自己的觉醒宣言,涓生视子君为知己,积极向子君表达爱意,得到子君羞愧的应允之后,迅速地找房子同居,急不可待地过上了“幸福时光”,涓生对子君的爱盲目的表现为一种冲动,一种生理上的需要和爱的需要。由此可见,涓生对子君的爱的表白、同居都带有非理性的色彩,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涓生虽是“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有着“新思想”敢爱敢恨,却是极不彻底的。他不愿从当初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转变成“当前柴米油盐酱醋茶”。他只是一味否定子君对家务劳动的贡献和价值,觉得跟子君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当子君和他的落差越来越大,他却没有伸手去拉,留她一人在不得已的俗世中挣扎。所以涓生发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感叹。其实这时他们的爱情已经出现了危机。后来涓生的失业只是悲剧的催化剂而已。随着涓生失业,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涓生心情不再自如,随即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自私心理终于使得涓生对着子君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的话!至此,涓生与子君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如今,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浪漫的恋情正逐渐褪去亮色,性格不合成为很多婚姻解体的第一要素。而世上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好的婚姻不需要禁锢两个人的个性,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彼此欣赏,彼此互补,这样方能风雨同舟。
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
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涓生和子君曾经有过很深的感情,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
我们可以联想到前几年影视热播剧《蜗居》。《伤逝》和《蜗居》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小资”男女的结合,不同时代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小资们步入结婚或同居的二人世界后,只要她们还没有跻进中产阶级的行列,仍处于“蜗居”和“蚁居”的生存状态,其小资情调的瑕疵,在柴米油盐面前将无处遁形。《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吃了筹钱,筹来吃饭”,子君为打发寂寥养的油鸡,经涓生多次的抗议和催逼,终于成为了菜肴。《蜗居》中的海藻和苏淳为了一块钱可以吵得不可开交,海藻向男友小贝提起借钱给姐姐时,小贝摊牌:“将来也要钱,结婚买房,还要养小宝宝……”可见,生存的压力几乎令人窒息。《伤逝》中涓生在失业后,为寻求新的工作处处碰壁,以至求告无门,出于二人新的出路的考虑,他痛下决断,以“我不爱你”了,结束了两人的同居生活。《蜗居》中胸无大志的小贝与价值观发生裂变的海藻,本是两支缠绕在一起的“浮萍”,在海藻作了“小三”之后,最终选择分手。《蜗居》中小贝和海藻分手了,分手后的海藻專心的做起了二奶,分手后的小贝身边又出现了另一个女孩。《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分手了,子君将两人的全部家当,几个铜板,一颗白菜全部留给了涓生,分手后的子君死了,分手后的涓生悔恨终身。
所以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三、爱在隔膜中消逝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追寻这篇小说于今天爱情意义时,其中有两个字特别有警示作用,就是“隔膜”。他出现在涓生的自述中,也贯穿于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生活中,这是两位主人公之间心灵的隔膜,他们因缺乏真正的了解而产生,因存在沟通障碍而加深,因无法消除致使两人相互不理解,最终导致爱情在隔膜中消逝。恋爱时,他们在一起谈话,子君总是不能理解,只是微微点头;涓生指给她看墙上雪莱的半身像时,她却草草一看,便低下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涓生以为可笑的,子君却不觉好笑;涓生喜欢花,可子君不喜欢,却养起了油鸡和巴儿狗;涓生喜欢看书,注重夫妻间的谈话,可子君终日醉心于家庭琐事,正是这种种的不容与隔膜,导致了涓生和子君爱情的消逝。
在现代婚姻中,有纸婚、七年之痒之说,其实在家庭基础稳定之后,沟通交流是婚姻变故的最大敌人。日渐平淡的生活、感情,被忽略了的交流,外界的干扰都能够扼杀感情。当沟通不顺至不愿沟通,当隔膜渐深至无法消除,当感情淡漠至黯然消逝,曾经同行的人会怆然独行,在努力遗忘中牵挂着,在迟疑或决绝中痛苦着——这就是有时人们要面对的一种无奈。鲁迅先生毫不留情地将这人生的无奈撕开展示给人看,同时也在警示着人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希望伴侣们能够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一份相知相惜——因为只有心灵相通,才能相互扶持,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敬文东.失败的偶像:重读鲁迅[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2]汪辉.反对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彬.试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春泉.交往理性的“伤逝”——《伤逝》的主体交互性解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