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淑梅 宋雪 赵敏燕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40名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喘息反复史、咳嗽、发热,观察组患儿在热程为(3.81±5.55)天,喘息时间为(10.84±9.38)天,住院时间为(10.09±3.44)天,白细胞值为10.95±3.7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23例,占总数的46.0%;对照组患儿在热程为(1.01±1.88)天,喘息时间为(7.73±3.48)天,住院时间为(7.79±1.84)天,白细胞值为11.55±3.5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15例,占总数的3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特点,掌握这些临床特点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维护小儿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临床;发病特征
在过去的时候,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低下,很多小儿哮喘往往被误认为简单的咳嗽,从而导致误诊、漏诊发生,从而引起了多种并发症发生。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小儿哮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这一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各种哮喘的技术手段也更加先进[1],并认为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的临床发病特征进行总结,以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0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7名为男孩,23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14岁,最小年龄为8个月,平均年龄(4.56±3.11)岁,其中1岁以内的有4例,占总数的8.0%,1-3岁的有14例,占总数的28.0%,4-6岁的20例,占总数的40.0%,6-14岁12例,占总数的24.0%;对照组中有21名为男孩,19名为女孩,最大年龄为14岁,最小年龄为7个月岁,平均年龄(4.09±3.22)岁,其中1岁以内的有3例,占总数的7.5%,1-3岁的有11例,占总数的27.5%,4-6岁的16例,占总数的40.0%,6-14岁10例,占总数的24.0%。2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分别在患儿入院时和入院1周后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2]。
1.3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3岁以上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的主要人群,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喘息反复史、发热,观察组患儿在热程为(3.81±5.55)天,喘息时间为(10.84±9.38)天,住院时间为(10.09±3.44)天,白细胞值为10.95±3.7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23例,占总数的46.0%;对照组患儿在热程为(1.01±1.88)天,喘息时间为(7.73±3.48)天,住院时间为(7.79±1.84)天,白细胞值为11.55±3.56×109/L,胸片检查出现斑片影的例数为15例,占总数的3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存在着很大的联系:首先是哮喘患者体内有支原体感染的确凿证据,其次是当小儿哮喘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患者会表现出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的反应,最后是在治疗上通过采取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哮喘病情症状[3]。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主要临床发病特征为喘息反复史、咳嗽,发热,且热程跟患儿的年龄、病情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增清,陈永新,钟纪茵,李文仲,张宇昕.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8:1975-1977.
[2]刘小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_1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和意义[D].蚌埠医学院,2012.
[3]曹卫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护理效果观察[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會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