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林
[摘 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以特有的巨大魅力维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指导着中国的改革,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仅蕴涵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而且以通俗朴实的风格道出了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其中,社会整合与社会变迁的思想颇具特色。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学;维度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0 — 0023 — 02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工程师。实践不断证明,他所设计和带领中国人民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邓小平善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他特别注重社会的整合与社会的变迁。正是因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中国社会才得以恢复稳定,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进行,发展复兴大业才真正开展。
一、建立良好秩序
孔德认为,“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社会进步和发展。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自存的,推进社会发展必须纵观全局、着眼整体,妥善处理各部分关系,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十年文革使中国在政治上处于动荡的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1〕“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也就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2〕可见,邓小平正在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寻求一种秩序。
社会秩序的确立不仅仅在于认识的正确、主观目的的热情,最关键的是使社会利益得到公正平等的组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就是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文革和两个凡是的做法都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反作用的,要通过不断的社会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忽视了秩序,结果只能使社会动乱、社会冲突。
社会精神秩序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十分重要。邓小平复出之后,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特别是注意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4〕这样,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义,人格受到尊重,生活待遇不断改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社会安全感和归宿感又得以重建。同时,更是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找到了展现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社会舞台。况且,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处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知识分子的言论某些程度上就是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大。十年文革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从这方面来说,邓小平深得民心,有了群众基础。
邓小平的复出使十年文革迅速结束,社会秩序恢复正常,这为新时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
二、维持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不是指社会生活的稳固不动,静止不变,而是指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有序,使通过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调节达到的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使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可控性状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生产关系之上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各个时代的治国者都力图保持有序和可控,对越轨行为进行社会规范。可见,社会稳定使在客观条件下人们自觉调控的结果。这种自觉调控又有硬调控与若调控之别。一种是依靠法律、规章和准则进行,一种是借助社会舆论、文化传统和说服教育的力量进行。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邓小平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就不能搞运动,方法以教育、引导为主。当然,如果有人搞得我们总是不安宁,也不能排除专政手段,使用纪律、法律手段。”〔5〕硬控制和软控制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相互补充,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压倒一切的是稳定”,这并不是说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是越稳定越好。对此,应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我们常说的政治风波、经济危机、金融动荡等等是社会不稳定的表现形式,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被彻底破坏,法定的政治生活程序运转失灵,政府的职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经济陷入瘫痪活半瘫痪状态,人们的思想极度混乱,治安恶化,甚至连人们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也没有保障。这种波动和动乱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努力加以防范和避免。社会变革和革命也是社会不稳定的表现形式。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已发生严重的背离,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深重,人们怨声载道,但统治阶级仍能借助于各种形式的软硬控制使社会处于一种病态的社会稳定状态。它不仅时刻都在内耗着和破坏着人们正常社会生活,而且还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使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6〕
所以,邓小平所讲的稳定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体现了社会稳定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动态性和过程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保持稳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
三、寻求发展动力
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协调和再分配的过程。改革,从生产力的角度是为了扫除发展障碍。从策略上讲,改革初始时期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争取在不损害所有人利益的基础上,使一部分人得到改进,使大多数人得到实惠,以支持和参与改革,减少进一步深化改革带来的社会波动。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这一点已为事实所证明。而搞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导致利益差别的产生、贫富差距的产生,从而使各利益集团对有限的利益进行竞争。这样,社会便有了活力和动力。
不同的社会活动主体在变幻周转的社会舞台上,主要由于经济地位和综合素质的不同会主动活被动地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各种利益集团活阶层(当然,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一致的),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必然会提出不同的政治要求并积极主佛女冠地参与政治。这样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进程,有利于促使政府树立起廉洁、高效、公正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
社会活力的增强、社会层次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引起社会成员特别使劳动者的流动,职业不再固定化、终身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的,更是复合型的。当然,更是增强了社会劳动者的危机感与协作意识,并以社会流动的形式促进结构优化。
贫富差距的存在,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合理的差距是有积极作用的。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可以为后发者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示范。“以激励和带动其他的人和地区也富起来。”“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7〕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已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贫富差距,并注意到了它的社会正功能和社会正面效应。当然,要防止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更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了活力,但不一定能长久地保持下去。为此,必须不断创新体制,不断提升社会平台。改革开放,已是保持稳定、促进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了。
自改革开放后,政府官员就要适应、对付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廉洁自律,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科学化运作。政府与社会便实现了一种良性互动。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要遇到人的障碍。”〔8〕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机构林立庞大、权力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这必然滋生官僚主义,助长不正之风,造成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财政负担过重等弊端。所以,“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9〕
改革和开放是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10〕可以说,当今的世界已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了,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四、促进科学发展
不同的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依据他们制定的关于应如何致力于发展的战略也会迥然不同。有人认为,发展只是一种经济现象,只要经济发展了,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其实,这种观点实十分错误的。
对于人类来说,既需要自然性的生态平衡,也需要社会性的生态平衡,每个社会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而此结构又是由许多要素所组成的。每个要素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每个社会都是各种成分互动、协调遇整合的结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1〕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使一个有机系统:每一要素在现代化建设重的作用是特定的;但是,他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经济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上颌体制上的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上的保证。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12〕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论断,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这是一系列“两手抓”涵盖了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当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平均用力,不是没有中心。邓小平指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13〕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和实践体现了邓小平正努力地使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使社会真正达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生态平衡。
邓小平不仅重视社会的全面性、协调性发展,而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的关于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的思想便体现了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视,而且这是和他的全面性、协调性社会发展取向是高度一致的。
〔参 考 文 献〕
〔1〕 〔5〕 〔7〕 〔8〕 〔9〕 〔10〕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2-211-155-164-176-239-154.
〔2〕 〔3〕 〔4〕 〔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128-41-49.
〔6〕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67.
〔11〕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3.〔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