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欲臻
【教学课题】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0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师:大家都知道我是古老师,想不想了解古老师更多的情况?
师:古老师今年大约30岁了。大家猜猜,古老师今年多少岁?(用“多一些”“少一些”引导学生猜出老师的年龄是29岁),刚才我把29岁说成大约30岁,大家说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师:好,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一些数看成近似数来思考,数学王国里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和估算来一次亲密接触。(板书课题)
二、创设QQ农场情境,感受估算的价值
课件出示:QQ农场场景。
师:这是大家熟悉的QQ农场,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QQ农场共有11块地,每块地每天可得708个经验值。
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请大家思考: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请同桌之间讨论,做出判断。
A.想要确认一天是否能得到超过7000个经验值。
B.想要知道一天可以得到多少个经验值。
学生在讨论、交流、争辩中,体验在什么情况下需用估算,在什么情况下要精确计算。
师小结:看来,在我们要求近似值的时候我们要用到估算,求准确值的时候我们要用到精确计算。什么时候要估算的问题解决了!
师:请大家根据问题A试着估一估,并写出估算过程。
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能说说乘法估算的方法吗?
生: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然后再相乘得出结果。
师:我们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的目的是什么?(计算方便)我们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关系呢?(接近准确数)
师板书:接近准确数,计算方便。
三、通过“去农场游玩”,感受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估算策略
情景一:
师:既然同学们对QQ农场这么感兴趣,我们准备组织大家去现实的农场去游玩,你们想去吗?
屏幕出示主题图与题目。
四年级同学去农场游玩。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准备多少钱买票比较合适呢?
1.独立估算
师:请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估算经验独自估算“49×104≈”,并写出估算过程。
①49×104≈5000(元) ②49×104≈5100(元)
49≈50 49×104=5096(元)
104≈100 5096≈5100四舍五入
50×100=5000(元) 应该准备5100元。
应该准备5000元。估大估小法
③49×104≈5500(元) ④49×104≈5200(元)
49≈50 49≈50
104≈110 50×104=5200(元)
50×110=5500(元) 應该准备5200元。估大估大法
应该准备5500元。估大法
⑤49×104≈4900(元)
104≈100
49×100=4900(元)
应该准备4900元。估小法
孩子们在汇报、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的同时,师生根据不同的估算方法,幽默地给它们命名。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使学生对估算的多种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2.在比较选择中,体验估算的价值
(1)师:在你们估算的时候,电脑也悄悄地计算出了准确结果。(屏幕出示两个答案:50096元,5096元)不用笔算你觉得哪个答案有可能对?
学生有的根据生活经验来选择,还有的根据估算的结果去思考问题,渗透估算可帮我们选择正确的答案。
(2)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的方法,讨论哪种估算方法更合适。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精确计算的结果,再看看同学们估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对刚才自己的估算做一点评价和思考吗?你比较欣赏哪种估算方法?
学生在对自己估算方法的自我剖析中,发现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体验中优化方法。
(3)全班交流。
利用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估算不仅要接近准确数,计算方便,更要符合实际情况。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应用估算的例子吗?
生:购物要准备多少钱?……
四、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估算的价值
情景二:
师:准备好了旅游的费用,我们就要准备出发了!可是,我们外出游玩的活动引发了学校其他同学的兴趣。
学校500个同学要去农场游玩,有17辆车,每辆车34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方法1:20×34=680(可能够坐。)
方法2:17×30=510(一定够坐。)
师:往大估(方法2)和往小估(方法1)哪个更好?
生1:往小估都够了,一定能够。
师:往大估行吗?
生1:有可能不够。
生2:往小估比较“安全”。
今天的估算方法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进行估算时,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值。
情景三:
师:来到农场,美丽的景色一定会让大家触景生情,想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录下来。看到美丽的荷花,让我想起《荷花》这篇文章。
师:你能想办法估算出这篇文章的字数吗?
学生估算汇报。
师:你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准确字数吗?
师用计算机演示统计文章字数。(351字。)
师:你的估算结果和准确数相比怎么样?(相差很多)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再次估算。
师:通过估算字数,你发现了什么?(估算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
五、课后探究,拓展知识
师:参观归来,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想和大家交流。如果我们准备在这个教室开展一个文学交流会,请问:邀请多少名同学参加合适呢?
请同学们课下调查研究,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提供参考好吗?
六、课堂小结,培养意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既然估算这么方便,具有这么多的用途,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能够养成估算和认真观察的习惯。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一定会在数学的百花园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
①49×104≈5000(元) ②49×104≈5100(元)
49≈50 49×104=5096(元)
104≈100 5096≈5100四舍五入
50×100=5000(元) 应该准备5100元。
应该准备5000元。(估大估小法)
③49×104≈5500(元) ④49×104≈5200(元)
49≈50 49≈50
104≈110 50×104=5200(元)
50×110=5500(元) 应该准备5200元。估大估大法
应该准备5500元。(估大法)
⑤49×104≈4900(元)
104≈100 49×100=4900(元)
應该准备4900元。(估小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去QQ农场秋游中遇到的买门票与车票的问题直接引入本课。QQ农场是学生所熟知和喜爱的,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学生也有一定的实际购物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全班汇总,探讨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讨论,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并对学生的解决方法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得出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时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我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帮助学生发展和深化对数学的认识。
整节课中,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讲解问题、分析问题等方法,特别是帮助学生自己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探索估算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估算意识。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十二
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