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方式理论:应对情绪的方式可能导致抑郁

2014-04-29 11:32潘荣姬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抑郁心理学

潘荣姬

摘要:反应方式理论认为人们应对情绪的方式可能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关键词:反应方式 抑郁 心理学

无数的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可谓是“抑郁的年代”。实际上,粗略的算,几乎五分之一的女性和十分之一的男性,在生命中会经历一次临床上显著抑郁的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抑郁障碍在全世界发病率约11%,是目前人类第四大疾患。全球约有2.5亿抑郁症患者,而在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最终会死于自杀。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而在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中国抑郁症患者2600万,根据《2002年精神卫生高层会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5万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自杀未遂者高达100万人。2002 年由国家卫生部、世界银行、WHO、哈佛大学联合开展研究中国的抑郁症经济负担的最后的结果显示,抑郁造成我国直接经济负担是141 亿元人民币,间接负担是481亿元人民币,总的经济负担为622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國。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抑郁,比如人格、社会支持等。而究竟哪些因素会导致抑郁,是抑郁的风险因素,已经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被提出,如认知理论、绝望理论等。

而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反应方式作为可能导致抑郁的风险因素,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也逐渐成为解释抑郁的发生、持续和严重程度的重要理论。其中沉思已经被大量实证研究证实是导致抑郁产生、维持抑郁心境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抑郁的研究状况一般集中在药物治疗以及疗效上,如中药治疗抑郁等。在理论方面,有研究者根据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验证了持续归因和宿命归因、自尊及人格的敏感性对抑郁的直接关系,归因方式和自尊在人格对抑郁的作用中具中介作用,否定了二者对抑郁的交互作用。而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一些研究者从归因方式进行研究,或者从人格与应对方式上进行研究,或者从素质、压力和环境因素进行整合研究。但是从反应方式,尤其是沉思的反应风格,来研究抑郁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机制,还尚未有大量研究。仅有研究从沉思和分心方面研究了对情绪和自传体记忆的影响。综上所述,从反应风格理论入手研究抑郁的发生发展,是我国有关抑郁症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人们应对情绪的方式,影响了这些情绪程度和持续的时间。研究者提出,当人们面对抑郁、沮丧等负性情绪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反应风格,而这些反应风格可能会反过来影响这些情绪的程度和持续时间。RST理论主要区分了两种反应风格:沉思和分心。

抑郁的沉思反应风格是指个体将其注意力关注在抑郁症状以及症状意义上的思想和行为,采取这种反应风格的个体会对他们的抑郁情绪消极且过分的感到忧虑。与之相对应的,分心的反应风格是指个体有意识的采取愉悦或者中性的活动,以便将自己的注意从抑郁症状,以及产生抑郁的可能原因和抑郁的结果上转移开来。RST理论认为,沉思的反应风格延长了抑郁心境,而分心的方式减少它,并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机制,使得沉思和分心影响抑郁的持续时间。

反应风格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在抑郁症上的男女差异的。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采取沉思的应对方式,男性比较倾向使用分心的反应风格,而正是这种反应风格的差异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抑郁之中。在对反应风格理论的研究中,一些研究是在控制了压力后,单独研究沉思反应风格的主效应,并且得到了相对一致的结果:沉思得分越高的个体,其抑郁程度也越严重。沉思可以预测抑郁,延长抑郁心境周期,并且加重抑郁程度。另外,沉思还可以干扰问题解决,越是沉思的个体,其所提出的问题解决策略有效性越低,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策略有效性的评价也越低,并更可能产生记忆偏差。那些经常沉思的人也被发现会有更多负面的自我评估,对他们的生活有更少的控制感,以及对未来感到更无望。沉思还导致一些健康上的问题,如睡眠质量、酒精和药物滥用。对于烦躁不安的个体,相比与分心,沉思会导致更差的社会问题解决。最后,沉思还可能跟其他负情绪的持续时间、强度或者频率有关联。

在对于沉思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以成人为被试,而以年轻群体为被试的研究中,沉思的效应值虽然很小但是也有一致的结果。例如,在以青春期少女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沉思可以预测抑郁的发生、药物滥用以及暴饮暴食。

大量的研究都针对沉思的反应风格,并且表明沉思的反应风格对抑郁的发生、发展和维持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分心反应风格的研究却不多,结果也不尽一致。RST理论认为分心会使得抑郁症状减轻,缩短抑郁时间以及减少抑郁发生的可能。一些实验室研究支持这种理论,但是一些自然研究却得到了混合的结果。如,有研究发现分心对预测抑郁的发生,持续时间都没有显著效果。另外,男女在分心反应风格上是否存在差异,结论也不一致。有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都同等的采取分心的反应风格。

对抑郁的研究已经发现有很多原因可能会导致抑郁,沉思和分心可能跟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另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沉思可能是抑郁跟某些风险因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变量。比如性别、人格、社会支持、自我批评、自尊、自传体记忆、认知功能、问题解决和解释偏向等,沉思可能在其他变量和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并且有可能抑郁患者某些方面的认知缺陷也跟沉思相关,从而导致了抑郁的加重。

综上,反映风格理论给抑郁的作用机制带来了新解释和新视角。沉思是影响抑郁的产生、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沉思的两个结构在抑郁情绪中也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这方面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崔丽弦,黄敏儿.沉思和分心对负情绪和自传体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

猜你喜欢
抑郁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