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守住油画品格,变化的只是表象

2014-04-29 11:01张婷
中国艺魂 2014年1期
关键词:感受力品格油画

张婷

“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中汇聚了众多名家和青年新秀的精品力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何为绘画的品格?如何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坚守?记者在画展上采访了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记者:为何要以“绘画的品格”作为这次油画展的题目?

许江:早在2006年,中国油画学会就曾举办过“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得到强烈的反响。此次,以“绘画的品格”作为主题,是针对目前油画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再次探讨、强调品格的重要性。

记者:在您看来,究竟何为“品格”?

许江:品格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是style,根据这个词再转译回中文,就变成了风格。风格相比于品格一下子差了很多,它无法表达品格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品”字是3个“口”相叠加,表示众口。由众人之口,分出高下第次,因此才有极品、上品、精品与劣品、次品、废品的称谓。通过品评,辨识好坏优劣。画的品位,直指人们心性趣向的高低。“格”的含义更多,它的本意是划分的框架,由此引申为一种规律、一种标准。“格”字作动词时,又有探究之意。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指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掌握任何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灵。只有研究到最深处,才会有所感悟。由此可见,“品”求的是高下与不同,“格”则意在追寻与坚守。

记者:您认为,强调、坚守绘画品格的重要性,意义何在?

许江:在数字媒体发展如此迅疾的今天,靠手指轻轻点击就能轻巧、便捷地获取图像。看起来,我们每个人对画面的感受力和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实际上,提高的只是精细方面的感受力,真正借由画面思考、联想的能力在不断减退。

晚唐诗人司空图在《诗品》中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诗品》讲的是诗的意境,诗言志,绘画也同样是道出创作者的心境。中国画不是追求画得多么像,画一把椅子,就是要追求画得与别人不同,甚至与昨天自己画的都不同,因为我画的根本不是椅子,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诗性的精神。还有线条,现实生活里是没有线条的,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中。而中国的绘画、书法就是线的艺术,这里面存在着艺术品格最根本的东西,是它让我们不会沉湎于图像媒体的精细、方便与奇观,它能够超越表象,看到本质。

是绘画维系着创作者和观者的心灵,观众看一幅画,如果只是看精细程度,那看一眼就走了,但如果沉静下来,边看边展开联想,就能从中感觉到画家的用心。也许一幅画昨天看没感觉,今天再看,突然就从中感悟到了东西。看画和读书都是缓慢的过程,因为需要心灵的阅读,需要你通过自己的经验、经历去还原它。绘画讲求心手合一,它在今天通过画家的指掌维系的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渐进可触的感受力。

记者:您认为艺术的市场化,对油画有怎样的影响?

许江:影响太大了。首先是积极的方面,中国的艺术市场在近10年来迅速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油画的发展。但同样不容忽视,对于青年画家和开始学画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关注、在意什么画卖得最好、价格最高。我想油画有市场,但市场无关于油画的品格,更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艺术家还是要真诚地向艺术的终极目标去探寻,拿出心里的东西,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如果只是市场上什么卖得好,我们就画什么,那是和艺术的本质相悖的。

艺术发展到今天,油画是最具有开拓精神的。但是在数字媒体和市场的影响下,油画遇到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更需要回溯过往,看那些经典的作品。油画是油做的骨肉,那种博大、内敛与凝重,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记者:青年一代的画家接受图像的方式更加迅速和包容,但同时也会有感受力下降的问题,这其中的利弊该如何把握?

许江:这是一个很让人困扰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年学画的时候不同,我到了二十几岁时才看到西方大师那些伟大的绘画作品,但今天的孩子很早就能接触到那些,他们的眼界非常宽广,对他们来说如何选择才是最大的问题。另外,我们在早年都经历过很多的磨难,他们比较少,但对于创作者而言精神上的磨练是必须的。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国画家,小时候都会反复临帖《芥子园画谱》,而如今考进国画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临过。一切都太迅速,很难再静下心来膜拜一个经典。视觉的感性在发生改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以前国画系招生,都要考《芥子园画谱》,但是现在肯定不行了。

我们没有必要惧怕改变。年轻人面对材料,也会打开他们的心扉,去传承油画的本质。我希望他们不要着急,同时也有所坚守,看准一个东西就要坚决地去追求它,尤其是内在的精神、气息与品位。油畫是西方的舶来品,但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画要有中国精神,既要有油画的那种厚度,也要有只属于中国的精神品质。

记者:在新媒体时代,油画日趋多元,您认为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趋势?

许江:多元化是必然的走向。就像现在绘画功底很出色的学生,他们已经不考油画系,而是去考新媒体专业。可以想见,他们创作出来的东西肯定会与传统不同。但无论是东西方的艺术,还是传统油画与新媒体,都可以和而不同地发展。在数字潮流面前,绘画应该保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坚守住自己的品格。

2 0年以后,艺术会是怎样的?我想无论是绘画、影像还是更新的艺术形式,样式的变化与创新都是表象。我画的葵花,被人们称作“老葵”,纵然历经沧桑,但它仍是向阳花,仍然怀抱理想,仍然想要坚守。我想,只要沉住气;一步步走,融自己的心意在里面,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人心、捶打人心,有这种内涵在,任何作品都不会浮躁、浅薄、不负责任。

猜你喜欢
感受力品格油画
一张油画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油画《塬下》
油画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