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扣
【摘 要】
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份额,怎样让说明文教学有声有色是我们值得关注的话题。有少数老师认为说明文教学只要把说明文当成科普知识讲授即可。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或异化,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观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说明文 教学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观点是淡化文体知识。因此,教师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就课文内容做点分析,或者把说明事物的相关知识讲给学生听听。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这就造成了说明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一点儿东西也学不到。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更加灵动,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提高说明文教学效果。
一、科学角度解读,体会说明文科学性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说明文教学要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方法。”根据这样的要求,教师应该对当前的说明文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纠正。科学是快速发展的,科学的结论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辩证的看待作者行文的逻辑性。或对文本中的模糊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学生也会在阅读中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就提出问题科学的解读。“中国的石拱桥为何会在世界桥梁史有如此的成就?”有学生说这是因为中国水乡河网众多,并且有丰富的石料资源,石拱桥因为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就文中的“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这个观点把“古今的差异”也与前三点并列。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列为第四个因素?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说明的是如此的缜密。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正确的解读说明文。
二、拓宽学生视野,品味说明文审美情趣
古人说:“文似观山不宜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可以从文体中发现:小说往往凭借曲折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散文凭借情感的起伏来激起读者的思想共鸣;戏剧凭借矛盾冲突而牢牢的抓住观众的心;诗歌凭借强烈是情感打动读者。然而,说明文的特点是以平直见长。例如:课文《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如拉家常一样介绍了石拱桥。这样,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是往往觉得没趣,提不起精神,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首先,应该给学生呈现出具有合规律性的学科原理,让学生感受其趣味性;其次,设计与说明文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质朴的说明文说明了事物“实用”这个主题,这种事物一定有自己自身的美学价值。作者在介绍的过程中一定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是他在表达过程中所作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好情感认识方面的铺垫。进而启发学生来理解说明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学生就能从平直、简洁的说明文中感受其艺术性,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情趣。
三、深入语言品读,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简洁、简明,而且逻辑思维严密。这样就准确的把事物说明的形象生动。很多说明文中要穿插着形象的描写、议论与抒情。这正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文学性的解读,通过这样的解读,更有利于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就与学生一起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然后结合天气的特点,从而弄清楚各种云彩的变化规律。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就通过文中设问、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体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接着进一步体会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说明作用,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而有的老师在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后,就条分缕析的分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利用这些修辞手法去读课文,也不知道如何寻找和勾画文中关键的信息来理解课文。而是从课文中第一句开始,慢慢的筛选这样的信息。当然,学生们读不完,也找不全。更谈不上如何理解文中阐述的科学知识。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说明文的枯燥无味。
四、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拓展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是考察学生对自然科学中某些信息的筛选能力。因此,教师要挖掘教学资源,拓宽说明文的教学范围,引导学生学会从自然科学的文章中筛选信息。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家庭生活等都是语文课程教学说明文的资源范畴。语文教师应经常性地举行多种语文教学活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各方面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加上教师适当补充的相关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正好顺应了说明文知识性强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对资源的处理能力。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就给学生补充一些劳动人民口头传诵的物候方面的俗语,还可以补充古诗句中的物候名句,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说明的内容,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还可以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比较并综合起来,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
总之,加强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重视散文诗歌、议论文等问题教学的同时,也不忽视说明文的教学。对教材中选入的说明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的科学性与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了解说明文这种文体。
【参考文献】
【1】屈丽娟.如何创设说明文有效的教学情境【J】.魅力中国,2012(11)
【2】刘琛.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J】.现代语文,2013(06)
【3】王锡强.说明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成功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