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亚
一、陈清觉及其开创的龙门丹台碧洞宗
陈清觉(1606-1705)在四川成都和青城山开启了一个龙门支派碧洞宗,对尔后四川道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龙门正宗碧洞堂上支谱》载:陈公清觉,道号寒松,又号烟霞,系湖北武昌人氏,生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三月初五申时。弱冠登第,为少年名进士,入庶常,后因勘破宦途险恶,辞官去职,隐姓埋名,至武当山太子坡,拜投詹公太林,簪冠受派,改儒为道。于康熙八年(1669年)游川参访,止杖于青城山天师洞,见山川奇秀,殿宇荒凉,因停鹤驾,整饬洞天。诸事甫毕一新,即把青城山天师洞庙务交与道友张清湖经理,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只身来到成都青羊宫挂单养静。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遇臬宪赵良璧于青羊宫,赵为之修建二仙庵。赵良璧邀请陈清觉担任住持,陈公遂成为二仙庵的开山真人。陈清觉于是在二仙庵开启了龙门派支派碧洞宗。
陈清觉传有弟子多人,且多为四川各地宫观的住持。主要有:陈一庆,称弘道真人,曾住青城山天师洞;吉一法,陈清觉之后,任二仙庵住持;刘一贞,称含玄真人,青城山朝阳洞住持;孟一贵,开建并且住持大邑县龙凤场云台山观音寺;石一含,开建并且住持茂县欧阳观;龙一泉,开建并且住持三台县云台观。
协助陈清觉传教创派的还有其师兄全真龙门派的张清湖、张清云、张清仕等。张清湖接替称清觉住持青城山天师洞,张清云曾任三台县去台观住持,张清仕任青城山文昌观住持,后开建都江堰二王庙,传徒赵一柄等。陈清觉与师兄张清湖、张清云、张清仕等各传有若干徒弟,这些弟子递相传授,逐渐形成一个有较多徒众的龙门支派,共尊陈清觉为开山宗师,以其碧洞真人号之,“丹台碧洞”二字作宗名,称为“丹台碧洞宗”,成为中国道教清代至民国时期一个很有影响的宗派。在中国的道教发展史上,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碧洞宗仍据龙门派所订派字,传承宗派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维懋,希微衍自宁(启派祖师丘处机所传)。后加60字: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先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传为康熙皇帝所加)。合为100字。
全真龙门派碧洞宗以二仙庵、青城山为传播中心,逐渐向其它州县发展。后来四川许多州县的宫观都有该宗道士作住持。据《龙门正宗碧洞堂支谱》记载,该宗道士作过主持的地区的宫观有:
成都二仙庵、成都青羊宫、成都小北门太清宫、成都太清宫、成都三圣祠、成都东御街敬佛堂、成都外北报恩堂
青城山天师洞、青城山文昌宫、青城山朝阳洞、青城山郭家庵
灌县二王庙、灌县三台山东岳高、灌县太平场药王山
华阳县白家场高桥文昌宫
双流县天成宫
新津县天社山老子庙
温江县东岳庙、温江县盘龙寺
郫县寿尊寺
大邑县鹤鸣山文昌宫、大邑县龙凤场观音寺、大邑县老君观
蒲江九仙山
邛州慈云寺
彭县三教寺、彭县三圣寺、彭县九尺铺禹王宫、彭县楠木场真武宫、彭县敖家场五显庙
崇庆州毛郎镇千佛山、崇庆州南华宫、崇庆州邹家庵、崇庆州丹凤山南岳庙、崇庆州娘娘冈龙驹寺、崇庆州菩萨堂
汉州(今广汉市)老君观(后改名为汉州元妙观)、汉州小汉镇陕西馆
潼川(今三台县)云台观、潼川宝河观、潼川东岳庙、潼川三圣宫、潼川川主庙、潼川河嘴文昌宫、潼川云台场文昌宫、潼川金村场川主宫、潼川广利井真武宫
中江县普兴场三圣宫
绵竹东岳庙、绵竹武都山严仙观
眉山县重瞳观
资阳县玉皇观
乐至县川主宫
富顺县某某宫
汶川县娘子岭
天全县大川村毗罗寺、天全县冷村围塔大明寺
雷波县雷神庙等。
二、丹台碧洞宗著名道人的真功真行
四川全真道龙门丹台碧洞宗道人历来奉行全真道真功、真行,济世度人。丹台碧洞宗道人对道教界和社会所作的贡献及其影响主要有:
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十三代弟子王来通(?——1779),乾隆间为灌县(今都江堰市)二王庙住持,他努力整饬庙规,培修道路,广植林木,颇有成就。又布施药物,岁以为常,而自奉甚俭。他很关心地方水利工程,发起新修横山的长同堰,造福于地方,并立志要把都江堰的治水经验加以推广,后主持刊印了《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三书。这是现存都江堰治水经验总结最早的专书,有一定科学价值。
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十四代弟子陈复慧(1736——1795),住持温江盘龙寺,对道教斋醮仪式及音乐颇有研究和贡献,著有《雅宜集》行世。曾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共40卷约200余科,此后《广成仪制》即成为成都全真道观及民间广成坛道士奉行的科书。他所承传的道教斋醮乐曲以“细腻含蓄”著称,被称为“广成韵”或“南韵”,成为后来四川两个民间坛门之一“广成坛”之祖。清乾隆年间,邑人患疫,陈复慧为建水陆斋醮,会川督巡境临灌县,闻于朝,敕赐“南台真人”。
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一代弟子彭椿仙(1883——1942),法名至国,清末民国间为青城山天师洞道士住持。清末,曾就读四川劝业道周善培所办之四川通省农政学堂蚕别科方外班,毕业后回青城山推广蚕桑,并广植楠、杉树。民国八年(1919年)受到四川省长杨庶堪表扬,颁给“道在养生”题额,以资鼓励。
抗战期间,彭椿仙还从本庙每年收入中提取若干,以补助应征入伍壮丁家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他还曾保护过成都文艺界抗敌协会领导人杨波(中共地下党员)。
彭椿仙关心贫苦农民,他常常给青城山附近贫苦农民以粮、钱帮助。他一生热爱种树,不仅自己种,还要周围群众种树爱树,还革除佃户新年向寺庙送礼的惯例,让佃户种树、护树,年复一年,而今许多参天大树,就是彭椿仙苦心经营留下的。他热爱教育事业,1917年在青城山麓双钟寺创办小学。1919年,又在石笋堂建小学一所,解决贫苦子弟入学困难。
清末民国期间,成都二仙庵道人的传戒和重刊《道藏辑要》,是四川全真道龙门派道人对道教界和社会所作的又一重大贡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仙庵开期传戒。重庆水月庵宋慧安方丈于光绪十三年来二仙庵传授戒律。三年后,宋慧安方丈受京师(北京)白云观传给衣钵,接法眷回四川,开期传戒。后阎永和方丈继宋慧安之法席,倡导三坛戒律,传戒演钵。于是,阎永和传王宗生,王宗生(王伏阳)传熊理斌,熊理斌传申信筠,共传五代方丈。至民国三十四年农历二月(1945年3月)最后一期,二仙庵计共传戒60余期,受戒弟子约六千多人,遍及四川、西南乃至全国各地。
民国期间,二仙庵在北京白云观(于1927年以后停止传戒)、沈阳太清宫(于1930年以后停止传戒)等传戒宫观已经停止传戒情况下,继续传戒,传续全真道法脉。
光绪十八年(1892年),阎永和方丈在传戒之期又发起重新刊刻《道藏辑要》创举。阎方丈与井研贺龙骧、新津彭翰然等,根据成都著名藏书家严雁峰家藏的蒋元庭本《道藏辑要》重新编纂。他们鉴于“时事日非”,“恐珠遗沧海”,分别又增补重要道书17种于内,并按各书的内容,分别续入28宿有关字集。
同时,阎永和等人又收录清人贺龙骧编的有关道经书目5种,以及宋元以来有关道经书目18种,以备查找。
由此可见,阎永和等人在蒋元庭本《道藏辑要》的基础上,又增补了17种道书和23种道经书目,共为40种,为了便于区别蒋元庭本《道藏辑要》而名之为《重刊道藏辑要》。清光绪十八年开始,至清光绪二十七年,历时9年时间,《重刊道藏辑要》才宣告完成编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成都二仙庵方丈阎永和发起募捐并开始雕刻《重刊道藏辑要》经版。阎永和经过认真周密的考查,从三个因素即:工价廉、刻工精、成本低(采用梨木板材刻板)的特色方面而选择“岳池帮”来雕刻《重刊道藏辑要》。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阎永和方丈羽化归真。其雕刻的组织工作由王伏阳和宋智和承继下来,前后经历15年之久,至民国四年(1915年)才告竣工。《重刊道藏辑要》经版采用梨木为材料,每块两面刻字,一面两页,共雕刻一万四千块,以二十八宿为次序,印刷成为二百四十五册。集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六朝以来道家经典,辑道家哲学、道教历史、气功丹法、天文地理、医学易学等,集几千年中国道教文化之精萃。《重刊道藏辑要》经版连续刊印了20年,至抗日战争期间,印经工作中断。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都屡遭日本飞机轰炸,为保护好《重刊道藏辑要》经版,二仙庵退隐方丈王伏阳特别将经版全部运往青城山真武宫保存,以使经版安全传世,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才将《重刊道藏辑要》经版安全运回二仙庵,存放于丹台碧洞书房内。经版原存于二仙庵丹台碧洞书房,1961年将经版移存于青羊宫,直至今日(现存青羊宫印经院)。
《重刊道藏辑要》不仅集中保存了不少《道藏》以外的道教经书,而且,在明本《道藏》奇缺的那些年代,为道门内外阅读道教重要典籍,提供了相当方便。即使上海涵芬楼影印本《道藏》问世以后,《重刊道藏辑要》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它至今仍畅流海内外,堪称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堪称中国道教文化之瑰宝。它以自己特有的风采,为传扬中华道教文化作贡献。《重刊道藏辑要》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历代道教文化典籍的缩影,对保存、传播和弘扬道教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当代著名道教学者龙门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易心莹(1896-1976),原名良德,字宗干,法名理轮。1913年,离家只身寻至青城山天师洞寻师学道,在庙里做杂活。1914年到成都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役。1917年,天师洞道士魏至龄有事去二仙庵,见其能耐劳苦,虔诚好道,将其领回青城山收为弟子,为全真龙门派碧洞宗第二十二代。住持彭椿仙为提高道教徒文化素质,命其往本山朝阳庵吴君可门下就学,读儒家五经,又学道书《云笈七签》。民国十五年(1926年)成都名儒颜楷来游天师洞,受住持委托将易带回成都,入崇德书院深造,攻读经史一年多。民国十七年(1928年),易心莹回到天师洞后,担任知客兼文书,记帐一年有余。他在接待四方名流的同时,撰成《青城指南》、《青城山风景导览》(由常道观藏室刊印)。民国二十年(1931年),彭椿仙为了使易心莹专门从事道教学术研究,卸去其知客职务。此后,他专心致志,广积道书,深入研究,并实地考察蜀中道观,曾多次赴三台云台观、成都青羊宫、二仙庵等蜀中道教胜地考察。与当时研究道教的知名学者,如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教授、《道藏源流考》的作者陈国符,《仙学月刊》和《扬善半月刊》的主编陈樱宁,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蒙文通等人交流学术,相互切磋。易心莹以伏案所得先后写成《老子通义》(《读老心解》)、《道学系统表》、《道教分宗表》(《论道教宗派》)、《道学课本》、《道教养身》等书,并辑集《女子道教丛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彭椿仙逝世,他被选为天师洞住持。越年即去职,专事道教学理研究,著《道教三字经》等书。1956年任四川省政协委员。1957年出席中国道教协会,并被推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后又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1962年去北京为中国道教协会道教徒进修班讲学于白云观。1963年后受命为《四川省宗教志》编纂“道教部分”,完成《四川省道教史》初稿。易心莹一生治道学孜孜不倦;讲学以“常道”为纲,参及儒学。收藏道书1000余册,他还收藏名人题词、绘画,汇成7册,定名为《时贤文综》。他的著述在海内外受到尊崇。其弟子有著名道教研究学者、四川省博物馆研究员王家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