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楚艺术

2014-04-29 06:20胡嘉益
大观 2014年11期
关键词:漆器青铜器

胡嘉益

摘要:楚国的艺术地位在中国美术史上是重要的一环,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里对楚艺术进行一个脉络解析,将其起源和各个脉络的发展整理出来,便于日后的学习及研究。

关键词:楚艺术;青铜器;漆器

楚艺术在楚文化的范畴内,属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区域地方艺术,楚国幅员辽阔,按如今的划分,则大致是在两湖以及河南、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兴衰鼎盛时期从春秋早期至战国末期横跨了800多年。明代万历间人冯应京说:“中华地分三分:一自汉蜀江南至海,二自汉江至平遥县(今山西太原南、汾阳东),三自平遥北至蕃界、北海也。南方大热,北方大寒,中央兼寒热。”这种气候差异,不仅造成经济生活的显著区别,也同时影响到不同地区的艺术发展。而楚文化发源则恰好是在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长江中下游和汉江平原之上,商末周初,在此南蛮之地立“楚”为国,从而开启楚文化的800年兴衰历史。风调雨顺的气候地理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现状,赋予了楚国人生性浪漫的性格,也为楚文化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春秋中晚期楚国已成为《左传·襄公十三年》中记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的赫赫强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楚相吴起,“南平百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亦载“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虽楚自称为“蛮夷”,然而“对于破灭之国,出任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容的”2。

春秋战国为楚文化的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500年间,这其间诞生了无数文化瑰宝,精妙的哲学思想“老庄道”,优美的诗歌楚辞《离骚》,还有令人几千年后的现世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包括青铜器、漆器、丝绸、玉器、金银器、雕刻和绘画等样式繁多的艺术品。从出土的2000余座楚墓中发现楚文化发展之繁荣,楚文化不仅保存了“蛮夷”文化,还吸取了中原、巴蜀、吴越的一些特点,而形成了丰富的自身文化特点。

中国商周时期的艺术主要以青铜器艺术为主,而楚国则主要是漆器、丝绸、雕刻和绘画在艺术造诣上熠熠发光。漆器、丝绸和青铜器相比,由于材质不同,也导致艺术形态上的差异。同为青铜器,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青铜器也有审美上艺术表现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春秋早期的青铜器上首次出现了以正方形为花纹单位的蟠虺纹,春秋晚期出现了贝纹,战国早中期出现棱形纹,战国晚期还出现了不同于中原铜器的编织纹,还有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云纹、蟠螭纹、龙纹、凤纹等各式各样的纹饰组成了别具一格的风貌。

北方的中原地区依然延续西周的传统礼制,祭祀和礼仪中以不同数量的鼎、簋作为贵族等级政治权利的标志,如天子、诸侯用九鼎八簋,卿、上大夫用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但楚国翩翩鹤立独群,打破了这种礼制,改用扁长方形方斗状的盛食器簠代替了簋,楚国人不仅在品种上有所变化,在样式上也有改变,例如大鼎的外形中加入了束腰、平底和极度夸张的外撇耳,从而有了一种向上张扬灵巧生动的全新的更具时代气息的面貌。

春秋中期以后在青铜器上显示出更为具体的楚艺术风格,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共出土134件青铜器,最受人关注的是一套完整的大型编钟。青铜器精良制作上运用了大量的镂空装饰,浮雕蟠螭纹,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追求色彩效果和材质的美感,运用大量“错彩镂金”、镶嵌技术,营造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镶嵌题材以蟠龙纹、鸟兽纹、圆涡纹、勾连云纹为主。除了器物,也初见中国雕塑的雏形,在器座、器耳、器足等部位用人物和动物的立体形象生动塑造,代表了当时雕塑艺术的高水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艺术已达高潮,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凭借聪慧的头脑,在熟练运用陶范铸造法,还发明了失蜡法、分铸法、铸镶法、镶嵌法、焊接法等。

楚艺术的精妙之处不止表现在青铜器中,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另一项艺术得到升华——漆器艺术。楚地山林茂密,盛产竹木、漆源丰富的优越条件,丰富的资源以及娴熟的工艺,从已出土的漆器中所知80%的漆器来自长江流域,使得楚的漆器艺术比青铜艺术成就更甚之。楚漆器艺术的特色大致为:独特的丧葬用器,神奇的图形,精美的锦绣纹,奇妙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的漆器工艺。

楚人“信巫鬼”相信人死为鬼,灵魂不灭。因而,富贵人家不惜重金经营坟墓,厚礼埋葬。《招魂》中描述“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的江陵望山出土的“镇墓兽”,木雕方座上安插双头、曲颈、兽身相连的镇墓兽,虎面凸睛呲牙吐舌,头顶有四只鹿角,黑漆底红褐蓝漆加以花纹粉饰。还有江陵天星观出土的“虎座立鸟”也是楚墓中独特的丧葬用器,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梅花鹿,棺底承垫的雕花木板——笭床都在其他国其他时期不曾出现的葬具。

楚国民族欣赏浩瀚辽阔的天空,渴望轻灵升腾的自由翱翔,幻想着终有一日会升上这仙地,在楚国人心中“升仙”是一件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事情,于是他们将这种对天空对“升仙”的情怀寄语在种类繁多的艺术作品中。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诸多漆器帛画等作品都能清晰的找出龙、凤图案样式。龙、凤在楚人心目中被视为可以升天的神物。屈原《离骚》中写到:“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文中“玉虬”指白色无角的龙,“鹥”指凤凰一类的神鸟,“上征”指上天升天,“县圃”即为传说中的仙境。3曾侯乙墓的漆棺图中出现了人首双身龙、人首鸟身龙、有翼带冠龙、鸟首龙,等一系列神怪,概称为龙。《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龙纹凤纹的图案不仅出现在漆器中,在丝绸玉器铜镜中也是主要纹案。看得出楚人喜爱凤鸟也酷爱蟠龙。

鼎盛时期的楚漆艺的技巧工艺也颇多,木胎、竹胎、皮胎为主,也有陶胎和少量金属胎、藤胎、夹纻胎。除了常见的红、黑色,还有黄、白、绿、橘红、暗红,以及金银等亮色。楚漆器的造型讲求实用美,装饰图形追求灵活,人物雕塑重在俊秀美,多为圆形,方形中也往往带着圆。

提到楚绘画,主要是指漆画和帛画,楚国绘画的艺术图式除了各种动物、神怪甚至人物形象多是艺术想象无拘无束的创造,较少如埃及艺术那样的写实描绘,并且大部分形象都是虚无缥缈无法度量的幻想。如著名的《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尽管人物形象较为写实但也都如仙人般腾云驾雾。但不可否认从这两幅帛画中可以看到当时人物肖像画的新发展。与青铜器、漆器上的神怪纹样相比,这样写实的人物动物描绘在当时看来是个大的突破,尽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却将人物神态、衣裙配饰都一一描绘清晰真切,动物形象也栩栩如生,给我们巨大的震撼。

楚国的艺术地位在中国美术史上是重要的一环,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我们研究楚艺术一方面是其艺术价值高,另一方面也为了延续这一艺术使得它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月令广义·方舆高下寒热界》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

[3]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漆器青铜器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熟习不同类型的青铜器
漆器收藏三问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漆器匠人坂本雅彦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
认识“晋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