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病人病情观察

2014-04-29 03:46杨林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期

杨林梅

【摘要】心肺腹苏成功使心脏骤停病人的循环、呼吸功能得以重建,但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病人合并症,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观察不明确,护理不到位会继发一系列致死的并发症,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尤其要重视脑组织损害、肾功能损害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加强四大生命体征的观察及预防并发症,所以复苏成功后病人的精细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及远期存活率的必要步骤。

【关键词】心肺腹苏;脑损害;病情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02-01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为我院心血管内科CCU病房2010~2012年收治的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年龄为57~88岁,平均年龄72岁;其中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病人因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害死亡,1例病人再次发生心脏骤停复苏失败而死亡。

2病情观察及护理

2.1 心电监护

持续心电监护监测T、P、R、BP以及BVP等,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测。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例,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最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监测中如发现有:房颤、房扑、室上速、室早、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要立即通知医师,配合处理。2012年9月,廖XX,男性,80岁,当时120送入我科,病人有面色苍白、出汗、紫绀等,馬上予以心电监护,提示心律紊乱,最高达180次/分,最低为32次/分,考虑室颤,立即准备好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组织人员做好随时除颤和起搏的准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最终,抢救无效病人死亡。室颤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室颤和心跳骤停患者立即平卧于硬板床和心跳骤停患者立即平卧于硬板床上行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等,同时准备电击除颤,要在一分钟内准备就绪进行除颤,除颤后立即观察心律,如不成功,可再进行第2次,如成功后继续充分给氧,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

2.2 脑损害的观察及护理

部分患者获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脑复苏至关重要。2012年5月,付X,女性,70岁,脑干出血,抢救之后,病员昏迷,诊断为脑损害,最后予以一系列治疗与护理:(1)首先降温,降低体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或预防脑水肿,因此降温宜尽早实施。以头部降温为主,用冰帽或冰袋物理降温或加用冬眠药物,一般以降至32℃为宜,不能低于31℃以免诱发室颤[1]。(2)脱水疗法,遵医嘱应用20%甘露醇(1~2g),联合使用呋塞米。脱水治疗时严密观察尿量、血压,防止脱水过度造成血容量不足,维持血压稳定。(3)轻的脑损害自主呼吸均在30min内恢复,随之意识约在数小时内恢复,但这个病人是严重的脑损害,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缓慢,可达数日至十余日,甚至更久,严重脑损害表现反射消失,四肢痉挛,并可产生失语、失明、麻痹、痴呆或癫痫等。这个病人后来经过心肺复苏及除颤无效后宣布临床死亡。

2.3 急性肾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2011年10月,黄XX,66岁,风湿性心脏病,来时病员心率42次/分,阵发性房颤,氧饱和不到60%,经过抢救病员心率及氧饱和有所改善,但是心肺复苏的患者,其肾脏亦必然受到缺氧的损害,部分复苏较晚或复苏后循环功能不良,休克时间过长的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必须观察尿量的变化,必须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该病人每天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用了利尿剂也没多大见效,最终病员每周进行两次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排出体内部分毒素。如心功能和血压正常但每小时尿量<30ml,应用呋塞米40~100mg静脉注射,处置后仍无尿或少尿,提示肾衰竭。肾衰竭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抬高水肿的下肢,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准确的记录24小时出入量,用了利尿剂要观察病员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是否正常,密切观察有无高钾血症的表现,如脉率不齐,肌无力,心电图改变等,高钾血症者应限制钾的摄入,少用或忌用富含钾的食物的摄入,并及时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禁止输入库存血。

2.4 呼吸观察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病员出现呼吸深大、表浅、双吸气、点头样呼吸及潮式呼吸,为中枢缺氧性损害、呼吸系统不畅、肺部感染、代谢紊乱、脑水肿引起呼吸功能不全。无自主呼吸是由于缺氧、脑水肿影响延髓呼吸中枢的结果,呼吸困难、面色发绀为呼吸系统阻塞症状,肺部感染而致。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是反复吸痰,对无力咳嗽,痰液粘稠、意识不清者可经病人的口、鼻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吸引间隔时间大于3分钟,并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2.5 感染的预防

复苏后的整个病程中常并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气管切口感染,皮肤感染。2010年6月,陈某,61岁,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2天病员体温升高,最高达40.1℃,寒战、乏力、咳嗽咳痰,最后诊断是肺部感染,遵医嘱予以相应的抗菌药物,并将病人安置于单人间病房,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病室环境保持舒适、洁净,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50%-60%,各项诊疗、护理操作都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在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治疗下,一个月后,病员好转出院。这类病人还要特别注意留置针、口腔、皮肤和留置尿管等部位的感染,卧床病人定时翻身,无力咳嗽的意识清楚患者及昏迷者都应予以机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预防感染。

3讨论

心肺复苏是一套互相紧密配合的人工、机械、药物作用的整体,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最终成功很重要,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远期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5版.

[2] 徐一萍: 《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7版.

[3]郭奉银:《内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 尤倩:《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百度文库专业资料,2012年1月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