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胜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公枣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在衡水市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 病原
植原体,旧称类菌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10纳米单位的膜所包围。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状多样,大多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2 症状
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
主要表现:
(1)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2)芽不正常萌发,病株1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3)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4)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呈红色,凹处是绿色,果肉组织松软,不堪食用。
(5)根部病变,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3 发病因素
3.1 菱纹叶蝉的分布及发生
有侧柏的坟地是菱纹叶蝉主要越冬繁殖的地方,故病株首先出现在有侧柏的坟地附近,越靠近侧柏林,枣树染病的机会越多。
3.2 间作物品种
与小麦、玉米间作的水浇地枣园发病率高;与花生、红薯或芝麻间作的沙岗旱地枣园,发病率低。因间作小麦、玉米地适于传病昆虫菱纹叶蝉的越冬和繁殖,水浇地徒长枝多,易被侵染。后者则相反。
3.3 树龄大小
幼龄树发病重,中老龄树发病轻。因为幼树徒长枝多,利于传病的菱叶蝉取食,结果大树,徒长枝少,不利于传病昆虫取食。
3.4 枣的品种
乐陵小枣、圆铃枣最易感病,酸枣、长铃枣、长红枣较为抗病。
3.5 管理水平
枣园干旱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重,反之发病则轻。
3.6 枣园的海拔、坡向、繁育方式
海拔在50米以下和500米以上地区发病轻,风口或背阴坡枣园发病轻。
4 传播途径
4.1 媒介昆虫
主要有凹缘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和红闪小叶蝉等,它们在病树上吸食后,再取食健树,健树就被感染。传毒媒介昆虫和疯病树同时存在,是该病蔓延的必备条件。橙带拟菱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形菱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乔迁寄主有桑树、枸树、芝麻等植物。
4.2 嫁接
芽接和枝接等均可传播,接穗或砧木有一方带病即可使嫁接株发病。嫁接后的潜育期长短与嫁接部位、时间和树龄有关,一般 病原物的运行与分布:病原侵入树体7~10天后向下运行到根部,增殖后又从下而上运行到树冠,引起疯枝,小苗当年可疯,大树多半到翌年才疯。病原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转。病枝中有病原,病树健枝中基本没有;生长季节,病枝和根部都有病原,休眠季节末(3—4月),地上部病枝中基本没病原,而根部一直有病原。
5 防治方法
5.1 选用抗病砧木
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以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枣疯病的根本措施。
5.2 铲除病株
病株是传病的病原,加之枣树发病后不久遍及全株,失去结果能力,因此有必要及早彻底铲除病株,并将大根一起刨除,以免再生病蘖。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对小疯枝应在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阻止类菌源体随树体养分下流,要从大分枝基部砍断或环剥。连续处理2年,可基本控制枣疯病的发生。
5.3 培育无病苗木和加强检疫
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繁殖苗木,以培育无病苗木。苗木一旦发现病状,立即拔出。另外加强检疫,防止在发病区调苗、采穗。
5.4 药物治疗
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药物治疗,每年施药2次,第1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在病株主干50厘米处,沿干周钻孔3排、或环割,深达木质部,后塞入浸有250倍法丛灵液400毫升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第2次于秋季在树液回流根部前以同样方法再次施药,对轻病树疗效显著。
5.5 化学防治
(1)在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2)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3)发病初期,按每亩枣园喷施0.2%的氯化铁溶液2~3次,隔5~7天喷1次。每次用药液75~100千克,对于预防枣疯病具有良好效果。
5.6 加强枣园管理
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对土质条件差的要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