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地海尼木·阿布都热依木
【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行普罗帕酮治疗,对研究组行胺碘酮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Q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7.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92-01
引言: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临床发作的重要表现,冠心病是临床高发病症,也是近年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典型性疾病之一,由于此种病症对患者体内血管的恶劣影响,致使因动脉强狭窄造成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脏缺血等症状,加速患者病情恶化,所以必须严加警惕。因此,加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应用碘酮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将临床报告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药物过敏、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发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碘过敏者,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等。108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57-79岁,平均(63.27±5.42)岁,其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2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性期前收缩3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4例,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为Ⅰ-Ⅲ级,伴有不同程度的早搏、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心率>60次/min。随机将54例患者根据入院時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27例患者,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十天内均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并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功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给予普通安慰剂治疗,并且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均给与同样的正规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普罗帕酮治疗,剂量每次150㎎,每天3次;研究组使用药物盐酸胺碘酮片(上海金山制药厂生产),治疗第一周剂量为每次200㎎,每天3次,在第二周时缩减到每周两次,在第三周时缩减到每周1次,并持续至治疗终点,以8周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率、QTc改善情况,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Tc改善情况。按照《心脏病诊疗手册》中心律失常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以显效+有效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转为正常,症状显著减少或消失,心率、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改善显著。有效:生命体征与症状有一定改善,心率与心电图情况好转。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病情恶化等[2]。
4.统计分析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胺碘酮的研究组患者心率、QTc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期间无死亡,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少,患者复查无死亡案例,可见合理使用胺碘酮是安全的,不过半衰期长并具有脂溶性,长期服用会导致血液灌注较大的器官和脂肪蓄积,引发不良反应,加强心率失常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耐受差,机体抵抗能力弱,更易发生肝肾器官功能衰退、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肺间质纤维化等毒性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应用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尤其是老年患者用药,更需慎重,降低严重副作用发生率。临床研究显示小剂量碘胺酮口服能够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降低副作用发生几率并降低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市场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过在应用时对其不良反应需多加注意。
参考文献
[1]王羚.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QT间期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01):201-202.
[2]於华敏.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