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王红 崔峥
傳统的翻译教科书和参考书多以句子为例讲解词汇翻译原则和技巧,课堂教学中的译例也是以句子为主。这种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弊病:使学生过多地注意句子的翻译技巧,而忽视了译文的语篇性。教师以句子为中心进行词汇教学也常常觉得讲不清、说不透,因为词汇译得好不好的最终评判在于它是否在其所在语境中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一、语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语义连贯。为达到交际目的,任何语篇都必须是行文有序、语义连贯的。语义连贯主要通过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两种方式得以实现。词汇衔接指语篇中某些词语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组合:围绕一个主题相互配合使用的词语。(2)重复:同一词语多次出现。(3)复指:用不同词语复指上文出现的词语。结构衔接指语篇中的某一结构与上文中另一结构相比较而存在的承上语法联系,一般可分为替代和省略两种。替代又可分为人称替代、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小句替代。省略又有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几种。
2.逻辑连贯。逻辑连贯指语篇中的句子按合理的、易于理解的逻辑关系连接成篇的属性。传统翻译教学对句子内部的逻辑问题有时会有所涉及(如长句翻译中小句间的逻辑关系),但对句群范围内的逻辑连贯就极少提及了,最终造成译文语篇的逻辑混乱。
3.语篇结构。作者总是按一定的模式将句子组织成篇,以体现其意图和实现交际目的。这种模式就是语篇结构。语篇结构可分为全篇结构和句群结构。在翻译教学中可把句群结构按交际功能分为时空结构和说明结构两大类。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篇、语境意识
语境翻译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也就是译者的语际转换能力,即忠实通顺地传达原作意义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可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1.培养学生注重词汇衔接的意识。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英语句群内甚至相隔较远的语篇内,有时会产生重复关系、词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部分整体关系等,构成词语之间的衔接机制。译者要仔细研读原文,善于捕捉这些起衔接作用的词语。
2.培养学生注重结构衔接的意识。结构衔接是语篇中某一结构与上文另一预设结构相比较而存在的承启关系,结构衔接一般可分为替代和省略两种,译者如果忽视了结构衔接,也会导致理解和传译的失误。
3.培养学生注重译文与原文情景语境相吻合的意识。依据翻译理论的指导,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原文的语境考虑进去,尽量表达和表现原文的语境。
4.培养学生注重译文应与文化语境相吻合的意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并针对原语的文化背景做出必要的信息补充和诠释,使译文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5.培养学生注重语体连贯的意识。一般说来,原文的语体总是跟其语境相适应的。因此,译者也要使自己的译文适合译语语境,力求在遣词造句上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三、语境指导下词汇翻译教学的策略
语境对词汇翻译教学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应该重视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内容:
1.重视翻译理论的讲授。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上。翻译水平的提高不能只依靠增加劳动强度,还要靠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翻译教学必须重视翻译理论的讲授,如直译、意译、可译度等概念的导入对学生理性地认识和掌握翻译原则和技巧将大有裨益。
2.适当导入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词汇翻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语境的制约作用。词汇翻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和外语语言水平,教师应充分重视语用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应对语言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及其使用语境、关联理论等做出充分的解释,系统地给学生讲授一些不同文化的不同语用原则。
3.英汉对比的内容尤其是相异之处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十分重要。在词汇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宏观结构的对比,引导学生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和常用的翻译技巧。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词汇翻译不仅要表达原作的概念信息,还要表达一定的形象信息。因此,在词汇翻译实践中,要求学生除了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外,还必须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透过语义概念这一层次进而想象出原文所描绘的形象,最终再用译入语把形象重新描绘出来。词汇翻译教学应该提倡并且培养译者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翻译方法。
5.词汇翻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熟稳性译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范畴。为了能让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和接受,使译文有效地发挥交际功能,翻译表达应该充分考虑译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既忠实又流畅。尤其在翻译俗语、谚语时,如果本民族文化有类似的俗语、谚语,那么直接拿来用的效果比按照字面翻译更好。
综上,语境对词汇翻译有着重要影响,其实词汇翻译要考虑的方面也早已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只有把握好特定的语境,足够了解并恰当和充分地利用语境,词汇翻译才能不但正确无误,而且优美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