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乃全 周国华 秦艳春
摘 要 研究湖南省境内洞庭湖区3市25县(区),以县分析,采用湖南省2011年统计指标数据,实证分析洞庭湖区25县经济水平空间差异,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9项指标,运用量图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市域和县域之间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内部差异显著,贫困县比重偏大。(2)研究区经济水平呈现显著极化效应,经济增长点集中在市辖区和交通轴线上,涓滴效应不显著。(3)研究区内县域经济水平空间差異程度以后继续有扩大趋势。最后根据研实证结论,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区域经济 空间差异 对策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
湖南省境内,洞庭湖区3市25个县(区、市),辖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3市。即由岳阳市的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平江县、汨罗市、临湘市;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津市市;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南县、大通湖区、桃江县、安化县、沅江市共同组成,共计4市、8区、13县25个县域单元。研究区域土地总面积454.1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1.40%。2011年末,研究区GDP达到4594.31亿元,占全省GDP的23.00%。
(二)数据来源
研究所需数据来至2012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1年》;GIS图件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矢量地图。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选取、处理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体系选取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
故根据前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1)研究区经济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平衡,经济水平总体偏中等落后型,贫困县域所占比重较大。从表3得出,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为先进、中等和落后县域数量比值为6:9:10,可见落后县域数量明显偏多,占研究区县域总数40%以上。
(2)从表2和表3,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先进类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市辖区及重要交通运输干线发展轴线上,呈现出典型中心—外围模型,但带动效应不明显,极化效应显著,形成“中心富,外围贫”。中心地带的“先进类型”县域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分别占研究区县域人口和生产总值的21.65%和43.35%。例如岳阳市辖区岳阳楼区,云溪区,常德市辖区武陵区和益阳市辖区赫山区,依靠独有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优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地域经济增长极效应作用明显;汨罗市位于重要交通干线上,京广线贯通,迅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使其在研究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先进类型。
(3)再从表2和表3,研究区域中三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两极分化现象。例如,研究区中岳阳市整体发展水平最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占研究区生产总值的41.36%以上;益阳市整体发展水平最弱,县域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占研究区生产总值的19.85%左右。尤其岳阳楼区、云溪区和汨罗市均处在先进类型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迅速,而南县、桃江、安华均处在落后类型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明显缓慢。
(4)根据表3,利用ARCGIS软件做空间分析,绘制洞庭湖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图(图1)。从图中得出,研究区经济发展呈现出:第一,总体上看,无论市域或县域之间发展水平总体水平都不高,且差异显著,十分不平衡;第二,以增长中心为圆心,呈同心圆向外围扩散,其经济发展速度逐渐递缓,极化现象明显,极化效应显著。
第三,研究区经济增长极主要集中在市辖区和交通轴线上,外围县域经济体基本不受辐射作用,涓滴效应不显著。
三、调控对策分析
(一)以“点-轴”开发模式为指导,优化环洞庭湖区经济空间结构。
从表3和图1知,研究区经济增长中心总是位于几个具有明显优势的点上,但外围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辐射和带动效应不明显。故研究区今后发展,可充分利用经济增长中心点的优势,通过兴建交通等有利基础设施,逐渐引导经济增长中心,沿着交通干道,经济走廊为主要发展轴线,形成多层系区域城市网络体系。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岳阳市辖区岳阳楼区、益阳市辖区赫山区、京广干线上的汨罗市及武陵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长极作用,逐步优化洞庭湖区经济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极化效应经济增长极发展模式,以带动外围县域协调发展,缓解洞庭湖区经济差距。
(二)兴建基础设施,带动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从表3,研究区县域中,贫困落后县域占10个,约占研究区总数一半左右。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与贫困落后县域数量偏大关系密切。研究区内贫困县比重大,多数都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首当其冲,制约着经济发展,导致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使得县域间差异越来越明显。所以应加强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关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政策和资金上应该给予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县域间的合作,使得先进县域资金和技术与落后县域的劳动力相结合,加强协作共赢关系。
(三)因地制宜搞好县域特色产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符合本地市场特点产业结构。
研究区县域间经济水平虽存在显著差距,但可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处于贫困县域的安化县充分利用“茶马古道”优势 ,发展黑茶产业,同时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吸纳资金与技术开发矿产资源,如安化“锑”、“钨”、“金”、“钒”等矿藏丰富;桃源县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石材资源,如桃花石、大理石等;岳阳县利用处于“长三角”、“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西进、北上的枢纽位置,位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汇地带的优势,发展物流业等。逐步探索出符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产业,同时在各个县域之间开展基础设施衔接、新兴产业共建、支柱产业配套、一般产业互补的协作分工体系。
(四)必要时,可组织异地搬迁,解决贫困-生态退化恶性循环问题。
洞庭湖区生态保护区是湖南省重点生态安全控制区,生态环境较脆弱,研究区围绕洞庭湖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历来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此表现尤为显著。因此,目前针对研究区面临贫困落后现状需要解决问题,在一些偏远且生态脆弱农村地区,政府可组织进行异地搬迁。例如安化县地处雪峰山一段,地质灾害频发,生态脆弱,故对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差,不通车山村且生态脆弱地区,可组织异地迁移;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生态安全保护区”生态体系很脆弱,处于该区内的村民可组织异地搬迁等。只有这样,既能保护生态安全,又能帮助落后偏远地区快速脱贫,缓解县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四、结论
本文以湖南省境内洞庭湖区25个县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运用量图分析法,采用2011年统计指标数据,对洞庭湖区经济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
(1)总体上看,市域和县域之间发展水平总体都不高,内部差异显著,尤其贫困县域数量比重明显偏大,占到一半左右。
(2)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极化效应,经济增长点集中在市辖区和交通轴线上,外围基本不受影响,涓滴效应不显著。
(3)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程度以后继续有扩大趋势。
(4)针对以上分析结论,从“点-轴”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和组织贫困异地搬迁等方面提出粗浅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4.
[2]陈扬乐.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J].经济地理,2003,23(2):183-186
[3]吴殿廷,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方秋玉.重庆市县域经济实力的時空差异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4):75-77
[5]徐旭,金凤君,刘鹤.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0,(1)388-392
[6]周国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2):121-127
[7]马菲菲.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21):161-163
[8]谢磊、李景保等.宜春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24(3):91-97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