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彬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审计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推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了风险导向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具体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应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界定
风险导向审计是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新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审计模式。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审计的对象,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的对象上升到以经营风险为主的企业整体风险。所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以该风险为导向,量化分析各审计项目,由此确定审计范围并实施审计程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情况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审计模式。
▲▲二、在企业内部审计中采用风险导向的必要性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外在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技术不断革新,产品日新月异,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经营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企业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全面关注在整体战略布局、日常经营活动、重大投融资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天拓地。企业若要管理和控制风险必然离不开内部审计部门的配合,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便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等进行监督,并将其反馈给企业决策者。高风险环境下的风险管理必然需要专业的内审人员以风险为导向、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提出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可行性建议。因此,企业在充满风险和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外在原因。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账项和制度基础内部审计模式,这两种审计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以会计资料(如凭证、账簿、报表等)的详细检查为重心,旨在发现和防止错误和舞弊,内审人员需要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检查、核对和重新计算上,审计效率低下且企业规模扩大后审计工作难以实施。制度基础审计强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若测试结果表明企业内控运行有效,就认为企业的经营值得信赖,这就忽视了内控以外的外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处于急剧变化的今天,传统的审计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风险的需要。基于审计模式自身优化的需要,审计职业界研究得出审计风险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得以产生并逐渐取代滞后的传统审计。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意义
风险导向内部審计具有传统审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所关注的风险不再局限于狭义的审计风险,而是立足于企业整体、与企业未来直接相关的广义风险。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除了对传统内审所关注的企业内控执行效果进行事后审计外,既有对企业经营战略布局、重大投融资决策等合理性的事前评估,又有对企业经营决策计划执行过程的事中控制和监督。此外,它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不仅减少了制度基础审计过于关注内控而忽视其他风险的片面性,而且能将审计资源合理调配到与企业整体相关的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效率。总之,在企业内部实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有利于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预测、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急剧变化着的外部环境,全面应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风险导向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具体应用
审计工作的开展通常分为审计计划—审计执行—审计完成三个阶段。根据审计工作实施的三阶段划分,风险导向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审计程序实施前,内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如企业的行业地位、会计政策的选择、内部经营以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等等,全面评估企业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从而制定审计计划,决定审计范围、审计资源的调配等。第二,在审计程序的实施过程中,内审人员主要以风险模型为基础,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通过实行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获取审计证据,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三,在审计完成后,内审人员还需对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防范和控制的风险给予继续关注,对于相关风险进行再评估,及时反馈风险的管理成效。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阻力及对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近产生并不断发展着的现代审计方法,其在企业中应用尚存在一定的阻力,如内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等。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改进:第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部审计职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攸关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现阶段,虽有不少企业设置了内审部门,但其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效果大打折扣。本文认为,可以推广直接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设置形式,充分赋予内审人员一定的权力执行审计工作,并将审计结果上报给董事会,同时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设计,以免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必要的限制和约束。第二,提高内审人员的岗位设置门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内审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审计知识,还需要对经济形势、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等有准确的把握。企业可以在内审人才的引进时重点关注其是否具备经管法等复合型知识结构,同时对现有的内审人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以适应时代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宏. 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概念的界定. 财会月刊.2011.10
[2]陈林.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