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鸿都门学浅看汉代美术教育

2014-04-29 00:44张静
大观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画院美术教育

张静

摘要:汉代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分水岭,尤其是它以儒家思想为背景,以德礼教为发展契机所构建起来的汉代美术教育,开了世界文学艺术专科学院之先声,“鸿都门学”在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隋唐书学、宋代画学之先例。

关键词:鸿都门学;画院;美术教育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元朔五年),汉代太学建立,此后规模便逐渐扩大,直至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已由原来的50人增至30000人。此时由朝廷设立的官方学校,除太学外,还有宫邸学和鸿都门学,前者是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开设的而后者则是为文学、艺术见长者所设立。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这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官学,也并不以儒学为主,而是讲求绘画、辞赋、小说和书法等,学生是由州、郡、三公推荐。“鸿都门学”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直至五代的西蜀和南唐,才有了宫廷画院,至宋,才逐渐趋于完备。 画院,官署名。它的设置在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宫廷画院除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拥有藏画、整理、鉴定和培养绘画生徒的职能,是一个进行美术创作和研究的的专门机构。至元,画院传统中断。明复置,清废。而鸿都门学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开专科教育之先声,成为我国隋唐书学、宋代画学之先例,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鸿都门学产生的社会根源

鸿都门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西方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出现于公元12世纪,而鸿都门学则要比它早一千多年。鸿都门学作为一所新型学校,是和以前的太学性质完全不同的学校,太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为主,而鸿都门学则是以研究当时“壮夫不为”的小艺为主,它的创立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创新,当然也由此对后世的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创办是多方面错综復杂的矛盾的综合产物,其中党锢之祸是鸿都门学创立的间接原因;太学生政治上不可靠是创办的直接原因;而汉灵帝的个人喜好则是鸿都门学创立的关键原因;当然鸿都门学之所以能够创办是因为东汉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发达为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创立的社会根源也具有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价值。

(一) 政治因素

首先,东汉士族与宦官的政治斗争是鸿都门学产生的直接原因。东汉自桓帝起,宦官开始专权,灵帝时,宦官权倾朝野,势力根深蒂固,由此东汉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宦官虽然在政治上很得势,可是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因此很难得到上流知识分子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两党之争,宦官舆论上占尽劣势。这使他们认识到了争取知识分子支持尤为重要。为广泛的扩大舆论影响,壮大势力并与士族及其所支持的太学相对抗,宦官集团投汉灵帝文艺之雅好,建立了鸿都门学,专修辞赋、小说、尺犊、绘画、书法等内容。学生“皆由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犊,辞赋及工书鸟篆者”,他们多是无政治名分的地主及其子弟,通过考试,优秀者方得人学。但他们毕业之后,却可以享有高官厚禄,“或出为刺史、太守,人为尚书、侍中,仍有封侯赐爵者”。因此,鸿都门学曾一时间十分繁荣。

其次,汉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文艺辅助政治,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所谓“成教化,助人伦”便是如此,以文艺形式教育朝臣及百姓,表彰忠臣义士,标榜吏治清明。比如:《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像》就是表彰功臣的绘画的形式,“不在画上者,子孙耻之”。自汉武帝后,“凡纪功业,颂德行,留纪念等事,始于王家,次及士夫,均惯以绘画为工具”。这对艺术及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二)文化因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朝实行的文化政策。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是儒家认为有修养人的评判标准。实行以文艺修养为核心的人格教育,成了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于此同时,汉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是鸿都门学得以创立的重要条件。据《汉书·艺文志》载,汉室皇宫藏书共五百九十六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右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八篇”,“右小说十一家,千三百八十篇”。这些数字之庞大和确凿有效地说明了,汉代文学艺术之空前繁荣。

同时,汉代美术亦相当发达,武帝时,设太学,置博士,欲以儒术为政教之标准,虽罢斥百家,反对艺术,而对于绘画,则所与以尊重。尝创置秘阁,搜集天下这法书名画,其职任亲近以供奉百物者,如黄门之署,亦有画士以备应诏。此即所谓“黄门画者”。《汉书》霍光传曰:“上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以赐光”。颜师古注云:“黄门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工在焉,故亦有画工。”是为汉代宫廷专职画工初设记载。《西京杂记》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以招揽政治势力为目的,又既以个人爱好为动因。鸿都门学虽然不是现代意义的学校,但却是一个特殊的专业从事文化艺术的文化场所,对于鸿都门学的认识,显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政治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或者是思想问题和文学艺术问题。

二、鸿都门学教学内容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统治者使用经学治世,学校育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鸿都门学的教育思想也必然受儒学影响,礼教乐教思想和“六艺”兼备等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但不同的是,鸿都门学在教学内容上完全不同于以儒学为主的其它官学,主要学习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诸如:尺犊、小说、辞赋、字画等等。

尺犊又称“尺犊”、“尺翰”、“尺碟”、“尺简”等。原来是一种实用文体,使用广泛且有一定的书写格式,包括“章”、“奏”、“表”、“驳”、“书”等类。至汉代,尺犊中已有不少精彩文章,如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学习尺犊,既有文学性,又有实用性。

汉代的“小说”,不同于今天的小说,只是它的前身,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诸如神话传说、志怪志人之作等。汉代辞赋一直被公认为是古代文学的辉煌篇章,其中汉赋尤为突出,发源于《诗经》和《楚辞》,在当时是一种新兴文体,手法夸张,罗列景物事实,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用以表达作者意图和某种意境,“或以抒下情百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汉代绘画内容丰富,从幻想到现实,从人间贵宵到人民疾苦,从求仙祭祀到收割打柴,无不成为绘画所描绘的素材,汉代的绘画作品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是一个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而异常热闹的世界。这些都为专门进行文艺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鸿都门学的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

三、鸿都门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鸿都门学虽非旨在培养专门的文学艺术人才,可它却以文学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实际上培养了一批具有文学、艺术专长的人士,这些人学成为官后在管理经营工商业过程中,使文学艺术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德礼教为发展契机所构建起来的鸿都门学,开了世界文学艺术专科学院之先声,其建立和发展在艺术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意义。

(二)为唐代书学,宋代画学的产生奠定基础

由于儒家的经学是一门尚未分化的学问,因而汉代的经学教育具有兼容哲学、伦理、名物训话、历史、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鸿都门学只以文学艺术知识与技能为教学内容,是我国专科学校教育的开端。以后直到南朝宋文帝元嘉时期,才在京师设立了文科性质的四学,专门研究佛老学说的“玄学”和古今历史的“史学”,专门研究辞章的“文学”和经术的“儒学”。唐代设立了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的专科学校。而在艺术方面,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为我国在唐代专设书学和宋代专设画学奠定了基础。

(三)以诗文绘画取仕,拓展了选用人才的途径

我国古代取仕除以儒学为主要依据外,还有以诗文绘画取仕的,这充分表现了古代取士重视人的才华的倾向。重用文艺之士,并非始自东汉灵帝,然而他却使此类偶然事件具有了普遍性,这是文艺取仕的真正导源。以后各朝,大量多才多艺之士得以被选拔并委以重任,使其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并在政治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艺术领域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四、结语

“鸿都门学”蕴含着阶层变动的历史背景, 一向被士大夫阶层轻视的下层才艺之士借助汉灵帝及宦官的势力得以封官拜爵, 大量地进入到素来被士大夫所把持的统治者行列,这一举动打破了汉代传统的士人群体构成格局, 各层次人群激烈的斗争, 带动了各文化势力的变迁升降,这一历史变化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产生了直接的推动。

较西方文艺专科学院的建立,鸿都门学的产生远远早于西方,但其存在时间却非常短暂,学术影响亦远不如西方的艺术专科学校深远。西方自1585年卡拉契兄弟建立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美术学院起,欧洲各国也纷纷仿效,从而深刻影响了世界艺术运动及艺术教育,对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经济及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究其本源却是公元178年在中国出现的鸿都门学,故其历史的昭示作用之大和对社会发展影响意义之深远都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第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3]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4]潘运告.汉魏六朝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5]罗世烈.中国小通史·秦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画院美术教育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疆画院优秀美术作品选登
春睡画院教师美术作品欣赏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