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立 徐额布日乐吐
近年来,由于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纷纷购买各种性能先进,效率高的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的普遍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促进了农业增收。但是农民在机具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实际操作不当,调整不正确,影响作业质量。只有做好机具调整才能保证水稻插秧机的性能,适时投入春耕生产。水稻插秧机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手扶插秧机更为普遍,操作灵活,适合小规模种植使用。用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工效要高20多倍,且均匀度,直立度,深浅度好。
1.插秧前的准备
1.1秧苗准备 将育好壮秧的畦面,用锋利的刀按58cm×28cm的规格切成盘状。注意装入插秧机箱的苗盘底部土壤的湿度,以用手指能稍微按进去为宜。若太干,秧苗散落,易浮秧;若太湿,秧苗送量过大,每穴株数超标。
1.2大田准备 耕耙后的田块要平整,田面要干净;耕耙后的田面应无杂草、无浮渣,田泥上烂下实,插秧机作业时不陷机。
1.3插秧机的准备 使用前应检查插秧机并添加发动机汽油和机油、各齿轮箱中的机油和齿轮油,在各转动摩擦部位应加注黄油,紧固各连接处的螺母、插销等零部件。
2.插秧机的调整
2.1秧针与导轨插口侧面间隙的调整 该间隙标准为1.3~1.7mm,当间隙不准确时,稍微松开导轨调节手柄,左右调整导轨,并使左右间隙相同。
2.2秧针和苗箱侧面间隙的调整 该间隙标准为1.5~2.5mm,当间隙不准确时,应松开苗秧支架和苗箱移动滑杆的紧固螺栓,通过左右移动苗箱进行调整,并使左右两侧间隙一致。
2.3株穴距的调整 该机固定行距为30cm。穴距要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和栽插时间不同来进行调整。一般将穴距调节手柄放在中间位置,穴距控制在12~14cm。
2.4插秧深度的调整 可通过调节手柄位置来调节插秧深度,往上为浅,往下则深,还可通过换装浮板支架上的6个插孔来调节。
2.5每穴株数的调整 一般每穴5株左右。可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和横向送秧量来调节秧针取秧量,从而改变每穴株数。调节手柄位置每调整一档,就改变取苗量1mm。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取秧量减少。一般在固定横向送秧的档位后,再用手柄改变调整纵向取秧量,以保证每穴合理的秧苗数。
3.驾驶操作时注意事项
机手要根据添加秧苗和机械进出的方便性,选择田间作业的路线。在插秧作业时要注意:保持匀速前进,不能忽快忽慢或频繁停机。行走时要保持直线,尽量不用捏转向手把或猛扳扶手架的方法来保证插秧的直线性,以免因急转弯造成漏插或重插;注意送苗辊在苗箱槽口的工作情况,若发现槽口有秧根或粘土,要及时停机清理,以免影响插秧质量;初装秧苗或秧苗全部插完后,必须把插秧机苗箱移到最左侧或最右侧,以保证插秧质量。了解水稻插秧机的性能特点,适时加以调整,掌握调整的技巧,保证水稻插秧机性能,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提高插秧效率,为农业增产奠定基础。
4.机插秧注意事项
4.1灭茬后放水浸泡2天以上,田块水深1~2厘米,表面平整松软。
4.2秧苗高在10~15厘米,叶龄为3~4叶的育制毯状秧苗,播种均匀,盘根良好,秧盘规格28厘米×58厘米。
4.3进入田间时要与田埂呈直角状态缓缓进入。
5.维护与保养
5.1检查调整,在清洗好机具后,要检查各运动机构运转是否灵活;是否有松动,特别是插秧植曲柄与插植轴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应将锁销大头敲紧,并拧紧螺母;各离合拉线动作是否灵敏,不灵敏应调整并加注润滑油;秧针与插植叉之间和秧针与取秧之间间隙是否不正常,否则调整;检查发动机和齿轮箱机油油面是否足够,不够添加或更换。各注油塞和轴承合盖帽是否松脱丢失,若有丢失应及时补上。
5.2每天作业完工要清洗插秧机,给运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5.3每季插秧作业完成后,应将机具清洗干净,检查调整后,试机运转,关掉油箱开关,让其自行熄火,耗尽化油器燃油,再放尽油箱中剩余燃油,不能留油下季用。将插秧机移入室内干燥处,用雨布遮盖防尘。不能将机具放在室外风吹日晒,以防塑胶部件老化,金属配件锈蚀,影响使用寿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赵光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