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了相当的比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逐渐兴起,农村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死角逐渐被社会所重视。通过现阶段农村文化信息服务的现状来探讨新环境下农村文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为我省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网络;信息服务
Abstract:China's large population,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With the gradual rise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the rural culture as a dead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being valued.To explore the new environ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through a network of rural cultural status quo at this stag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province of cultural workers to provide some development ideas.
Keywords:rural culture;network;information service
1.引言
我国13亿人口,其中9亿多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党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之一。农村文化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受到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其中,如果通过良好的信息服务为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2.我省农村文化服务的现状
安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助推下,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基层文化馆站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农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具体表现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不断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趋明显和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
2.2 文化人才队伍匮乏
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2.3 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
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3.信息服务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网络信息服务就是以网络为桥梁,把数字化信息提供并传输给用户。对于构建农村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笔者认为应当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依托惠及城乡的信息服务网络,开发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展多元化的网上信息服务,以城促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提出《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界定公共图书馆应提供社会大众公平地取用资讯。不因使用者的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而有所不同。但是公共图书馆赋予公民公平获取信息的权益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差距较大。且都集中在县、市及以上城市,城市图书馆占有信息资源的90%,但只服务30%的城市居民。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和获取的不平等,拉大了城乡文化的差距,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3.2 优化数字资源。开发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经过长期的文献积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人类知识精华和历史文化遗产。图书馆应该凭借其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针对农村需要的资料,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数据库。
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应该利用自己的信息专业人才优势。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有的放矢地广泛采集相关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并进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形成使用方便的专题数据库,以弥补馆藏的不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自身的信息提供能力。从2004年起,湖南图书馆就从经济、文化、科技、三农等方面分门别类收集了4万余条有关湖南的信息,建成了“网上湖南”全文数据库,对湖南城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前,各类政府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资源基本上还处于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众多的检索界面很不方便读者检索,特别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接受信息的能力弱,使用起来就更觉得吃力。这就要求在建设专题数据库和引进数据库的同时。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统一检索,形成对读者透明的一站式服务。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时,只需在统一的使用界面下轻轻一点,所要的信息就能全部呈现在面前。
3.3 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信息服务
WEB服务。网络信息服务是一种超出时间、空问和地域限制的服务,能使文化信息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网络信息服务功能的履行,主要是通过WEB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图书馆将数字化信息资源存贮在服务器中。通过发布WEB站点提供给读者进行检索、阅读、点播和下载。任意时候.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查到所需要的资科。
BBS服务。通过BBS,读者可以随时向工作人员提问和咨询,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可以任意交流;通过BBS。图书馆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业务辅导、讲座培训、农技推广等服务。这既是读者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是文化信息服务机构及时获得读者反馈信息很好的方式。
联合在线咨询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内容交叉重复、价格不停上涨。又由于文化经费有限,单靠一个文化传播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信息服务机构除了自身想方设法扩大特色资源外,还必须拆除“围墙”,加强同其它服务机构的横向联系,利用各机构的优势资源,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开展有组织、相互协调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4.结语
我国的农村文化的现状和未来不仅仅是文章所讨论的那么简单,就眼前来说,城镇化的迅猛推进正在迅速改变当代农村的面貌,让农村的未来充满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农村的文化发展面临着空巢化的重大问题。广大文化信息服务工作者要紧跟形势,不断发掘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黄友兰.对“政府+市场”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9(02).
[2]罗涛,李煦,周新跃,戴小鹏.基于知识供应链的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07).
[3]黄志文.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9(08) .
[4]万学道,邹积红,杨红军,闫英.市、县、乡、村四级网络联动探索农村信息服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06(03).
[5]王丹,王文生.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现状及特征比较[J].农业网络信息,2007(08).
[6]李会萍,刘楷,王众.基于数字家庭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7]于良芝,俞传正,樊振佳,张瑶.农村信息服务效果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农民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7(09).
作者简介:吴常军(1974—),现供职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