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小宇宙第141首的结构与调式分析

2014-04-29 02:24曹蜜
北方音乐 2014年16期
关键词:巴托克结构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小宇宙》第141首《主题与倒影》的调式和结构进行分析。这首曲子主要使用了倒影对位的写作手法。不过这首乐曲所采用的倒影,与传统对位法中的倒影是有所区别的。传统的倒影对位轴心是纵向展开的,也就是一个纵向的镜面,其左右的结构形成倒影。而这首作品的倒影轴是横向展开的,主题出现在旋律声部,通过横向镜面,倒影出现在低音声部,内声部很好的扮演了倒影轴的角色。以内声部为轴心,高低声部以这种横向镜面的形式将音乐呈现出来,也形成了同主音的双调式和双调性。这是一种“同步倒影”,乐曲开始的主题就是采用的“同步倒影”。最后的主题再现,却并没有产生严格的倒影,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非严格性的倒影,突出了乐曲强烈、尖锐的效果。正如巴托克自己所解释的:“我想这首乐曲描绘的犹如一个照在水上的镜子,当水波混乱时,它反映在镜子上的影子,也变的扭曲了”。

【关键词】巴托克;《小宇宙》;《主题与倒影》;结构;调式;倒影对位

一、乐曲的结构分析

乐曲的篇幅不长,但却是一个回旋曲式。为了更清楚地把握乐曲的结构,笔者用下列图示来说明问题。

如上图所示,主部的第一次呈现是14个小节,第二次和第三次出现时,缩减为7小节,第四次出现也减缩为10小节。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带有调性上的变化,直到第四次主题的出现,调性才回归到bB大调。这首乐曲的调性布局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每一次主题的出现,调性都相差大三度,即bB-D-#F-bB。由图可知,内声部的持续音与轴心音保持一致,且轴心音就是主部的调性。由于插部是一个双调性,所以出现了两个调中心音。第一插部以B为轴心,分别向上向下大三度,就是以#D和G为调中心音。第二插部以bE为轴心,分别向上大二度,也就是F与bD为调中心音。第三插部相对特殊一点,以G为轴心,是上声部的调中心音,是下声部的五度音。每个插部的轴心音也都相差大三度,即B-bE-G。如图2所示:

图示说明了主部的轴心音和插部的轴心音相差小二度,轴心音的出现也为整首乐曲结构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主题的第一次呈现是1~14小节,是由强弱对比明显的两个并行乐句构成的乐段。曲调有着浓郁的民间风格,节拍变化较多。乐曲的主题动机就是由前三小节构成的,如图(谱例1)

二、乐曲的调性分析

整部作品中,调性是其最为出彩的地方。巴托克运用了倒影轴贯穿全曲,很好地将主题与倒影用一个镜面轴心区分开来。在轴心确定的情况下,主题和倒影的旋律形态必须要形成倒影,怎样才能表现出主题和倒影的不一样呢?巴托克独具匠心,运用了自己的作曲技术和理论知识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双重调式”,他认为,“两种不同的调式可以同时应用”。所以,他在主体部分采用了同主音双调式的创作手法,在插部运用了双调性的创作手法,即将主题与倒影的内涵表达清楚了,也发展出了新的作曲技法。

(一)同主音双调式的主题

主题第一次出现,曲调欢快活泼,运用了民间音乐元素。以bB为轴心,在内声部以持续音的形式出现,bB同时也是调中心音。上方的旋律声部是以bB音开始的bB-C-D-bE-F五音列,可以将其看做是bB伊奥尼亚。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构成了严格的倒影关系,是一个bB-bA-bG-F-bE的五音列,可以看做是bB弗里几亚调式。这两个声部形成了同主音的复合调式。如图3所示,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同主音的复合调式。(将低声部移高八度记谱)

主题第二次出现,相较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小节数变少了,后半段的音区也提高了八度,与前段形成对比。调中心也改变了,由bB变为D。内声部同样是以D为持续音,高声部是一个D-E-#F-G-A的五音列,可视为D伊奥尼亚。低声部是一个D-C-bB-A-G的五音列,可视为D弗里几亚调式。(如4)在音列上构成了严格的倒影,但是在节奏上出现了半拍的交错对比。前三小节是由高声部先起,低声部在其后半拍衔接,后四小节是低声部先起,高声部后半拍衔接,在节奏上逐渐体现出了主题和倒影的发展变化,就像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在音列保持严格倒影的情况下,主题和倒影的节奏开始摇晃,并不同时出现。

主题第三次出现,缩减为七小节,相较其第二次出现将音区拉的更低了,前三小节进入了小字组的音区,后四小节将其提高八度又重新演绎了一遍,前后呼应。这次的持续低音变成了#F(轴心音),高声部为#F伊奥尼亚,低声部为#F弗里几亚调(如图5)。低声部虽为高声部的倒影,但是其间出现了多处休止,出现了间歇性的倒影的情况。主题与倒影的差别越来越大,这点通过节奏的变化来体现,但是最后的结音却由之前的八度变为了同度。在变化中又体现了统一。

主题第四次出现,是一个11小节的乐句,将主题的后四小节在高八度上进行了一次重复。持续音(调中心)回到了bB上,在调性上与主题第一次出现达到了很好的呼应效果,但是在倒影上却发生了变化,低声部的倒影并不是和高声部同时出现,而是晚了一拍才出现,就像水波剧烈晃动,主题和倒影不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先后出现,且在乐句结束处并未保持严格的倒影,而是出现了半音化的进行。最后的结束音也不是同一个音,主题还是在bB上,倒影却结束在bA上,与主题形成了大二度,也为尾声的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尾声体现出了将主题与插部融合的特点,高低声部的持续音不再是一样的了。低声部还是继续运用bB为持续音,但是出现了半音化的进行A-bA-G-#F,并在不同高度上进行重复。而高声部的持续音变为了bC(B),与低声部的持续音形成了小二度的关系,正如之前每个主部与插部的持续音相差小二度一样,在尾声的时候,这个小二度也体现了他们的有机统一(见谱例2)。

高声部出现的C-D-bE-F也运用了移位的方法在不同高度上重现。尾声中,主题和倒影的节奏也没有完全统一,相差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声部的倒影并不严格,后正如镜子中扭曲的倒影一样,最虽然结束在bB上,但是两个声部的音却由开始的一个八度变为了两个八度,表现出了主题和倒影之间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影像。

(二)双调性的插部

巴托克是近现代最早应用双调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1908年写作的《小曲》(Bagatelle)中已应用了双调性。在这首作品中的插部,巴托克也采用了双调性的创作手法,与主题的双调式形成对比。

第一插部,以B为轴心,高声部以#D为中心音,低声部以G为中心音,与轴心都相隔大三度,由于他们的同时进行,在音响上形成了一个增三度的和弦(见谱例3)。

高声部旋律是由B-#C-#D-E构成的四音列,低声部是由B-A-G-#F构成的四音列,他们都与轴心B形成大二、大二、小二度,音列上是严格的倒影关系。上声部是一个#D弗里几亚调,低声部是G伊奥尼亚调,形成双调性(如图6)。

第二插部,上方声部是一个以F为中心的bE-F-G-bA-bB的五音列,下方声部是以bD为中心的bE-bD-bC-bB-bA的五音列。他们都是以bE为轴心,其中心音与轴心形成大二度的关系(见谱例4)。

这一插部的节拍并没有变化,但是却出现了许多重音记号,重音都是出现在最高音和最低音的位置,由于重音的出现,就打破了原来2/4的强弱规律,给人听觉上的感受是出现了变节拍,这一设计与主题的变节拍是有交集的。高声部可认为是F多利亚调式,低声部为bD多利亚,形成双调性(如图7)。

第三插部,内声部运用G作为持续音(轴心),上声部是G-A-B-C-D构成的G伊奥尼亚,低声部是G-F-bE-D-C构成的c爱奥尼亚调式(如图8)。高声部的轴心音与中心音合而为一,与主题中的轴心即调中心音采用了同样的方式,预示着尾声部分会将主题和插部融为一体。两个调式中心音构成纯五度。这一插部的音区变高了,且高低声部以错半拍的形式形成倒影对位,延续了主题三节奏的创作手法,但是在音调上避免了许多不协和音的碰撞,旋律比较协和。最后结束在G和A这个大二度上,且左右手的音区越来越远,越来越强,引出主题的再现。

本文将曲式结构分析法和坐标图法相结合,更加直观和清晰地表现出了主题与倒影的关系,也运用了排列音列的方法将双调式和双调性进行对比。通过对《主题与倒影》的结构和调式调性分析,让笔者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这部作品。巴托克很好地将主题与倒影这一中心贯穿于结构和调性之中,他独特的创作技法对现代音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桑桐.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巴托克,路旦俊.《小宇宙》初级钢琴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桑桐.巴托克小宇宙的和声形态[J].音乐研究.

作者简介:曹蜜(1989-),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唱练耳。

猜你喜欢
巴托克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民族民间音乐在巴托克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作为爵士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巴托克
——论其对爵士乐的影响及其编订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浅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和声特点
论《日出》的结构
我所认识的巴托克(下)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