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合唱作品指挥艺术管窥

2014-04-29 02:24魏征
北方音乐 2014年16期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

【摘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品为人所熟知,而其合唱作品的相关论述则付之阙如。文章拟抛砖引玉,通过指挥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其合唱作品个案,希冀引起国内相关研究者对此领域的关注。

【关键词】舒伯特;合唱作品;指挥艺术;艺术歌曲;《旗帜在暴风中飘扬》

众所周知,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师,一生创作声乐作品六百余首(部),奠定了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风格与基础。然而,与其艺术歌曲相比,舒伯特的合唱作品往往容易让人忽视。事实上,从笔者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检索结果来看,目前国内竟无人对其合唱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或是个案分析,这一结果令人遗憾和诧异。

据笔者了解,舒伯特合唱作品是国际声乐比赛或是合唱教学中重要的文献资料。不仅在国外享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也是衡量合唱团表演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尽管在乐谱文献建设以及高校合唱教学中,包含舒伯特合唱作品的内容。但是在理论研究中却一直缺少必要的关注,笔者即以拙文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的关注。

一、舒伯特合唱作品创作简述

根据《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的相关条目来看,舒伯特的合唱作品共有163首,可分为三类:男声合唱曲(Male voices)、女声合唱曲(Female voices)及混声合唱曲(Mixed voices)。大规模的合唱曲留有9首,小规模的合唱曲约留有120首。其中有21首在生前被出版,去世后被当成遗作出版的也不少,特别是在男声合唱作品有百首之多,在当时十分受到欢迎。他之所以青睐合唱体裁,笔者认为是由于这种艺术体裁可以凸显出音画效果。这些合唱作品是舒伯特创作生涯中仅次于艺术歌曲的重要体裁,也直接引领19世纪合唱风气的流行。

综合来看,他的合唱作品创作有以下五点特征:

第一,他的音乐色彩丰富且鲜明生动、音乐线条简单明了、曲调朴实稳重、表情丰富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除了注重旋律线条外,钢琴伴奏更是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舒伯特的歌曲伴奏中,钢琴不仅仅是伴奏,还承担诠释歌词效果的角色。

第三,舒伯特喜欢在乐曲中使用三度转调(third chain)和半音级进转调,《夜光》(Nachthelle,D.892)一曲中就有这种调性的转换,在主题之间营造出一种奇幻的感觉,之后进入到一个新音乐面貌,这就是舒伯特惯用的半音级进转调手法。在和声设计上,偏好把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两者互换,例如本文研究的《旗帜在暴风中飘扬》(Dessen Fahne Donnerstürme wallet,D.58)中,从一开始的D大调往下小三度变成关系小调b小调,中间回到D大调以后,上升大三度到升f小调,然后又上升小三度到短暂的A大调以后,最后回到D大调,为音乐增添一份独特的审美体验。

第四,舒伯特擅长诗词入乐,在音乐结构、歌词的处理及伴奏上,让他的合唱音乐听起来有丰富的情境效果。

第五,舒伯特尝试使用不同类型方式与配器搭配合唱团共同演出。例如在《森林的夜歌》(Nachtgesang im Walde,D.913)中,就使用了四把法国号搭配男声合唱团一同演出。

除了上述的音乐方面的特点,笔者认为其合唱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潮。舒伯特的合唱作品作词者皆属于德国浪漫派文学作家,舒伯特选择他们的诗作,也是受到了当时文学思潮的影响。18世纪70年代,德国发动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文学性运动,称之为“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参加者皆为青年作家,他们主张“文学民族性”、“反封建”及“创作自由、天然及情感”,以青年时期的歌德与席勒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两位诗人分别留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阴谋与爱情》(Kabale und Liebe)等杰出的作品。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欧洲开始盛行“浪漫主义”的思潮,以德国作为发源地。在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后继者,也是在对未来即将成熟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一种转移。

舒伯特正是受到上述浪漫主义文学风气的影响,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认知与思想,这也构成了本文所分析乐曲的核心思想内容。

二、《旗帜在暴风中飘扬》词作者与歌词内涵

该曲词作者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著名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美学家,与大文豪歌德是终生友好。他出身于军医家庭,自己也曾任助理军医。他于1781年出版《海盗》(Die R?uber,1781)一剧,描写对暴君及专制政体的不满,后来因为触怒君主,席勒因此被判坐牢,并被禁止再写剧本。1787年,席勒28岁时前去魏玛(Weimar),两年后,经尚未谋面的歌德推荐,任职于耶拿大学(University of Jena)历史学教授,并且出版戏剧《唐·卡罗斯》(Don Carlos,1781),一跃成为以文学评论、剧本和翻译作品著称的戏剧诗人。他的诗作《欢乐颂》(Ode to Joy)被贝多芬采用为第九号交响曲《合唱》(Symphony No.9 "Choral" in D minor,op.125)最后乐章合唱部分的歌词。1794年,席勒与歌德在一次会议不期而遇,交谈后竟然发现彼此在文学创作和理念上有相似之处,遂深交终生。此后席勒更写下了他更伟大的剧作《华伦斯坦》(Wallenstein)。尽管席勒才华横溢,在当时即以文学作品闻名于世,但他一生坎坷,体弱多病、生活艰辛,1805年在贫病交迫中病逝于魏玛,时年46岁。

尽管席勒主要的写作重心是戏剧及历史剧的创作,但他的诗作也同样具有深刻的美学含义。他的诗富于哲学思考及抒发内心感受,因此人们称他的诗为“思想诗”。《旗帜在暴风中飘扬》便是这样一首极具思想性的诗作,其原文与译文对照如下: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这篇短小的诗作既充满了激情,亦不乏温柔。笔者认为所谓“旗帜”指代的就是浪漫主义革新者的理念,他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与追求,勇敢地与封建保守的文艺观念进行斗争。在战斗之后,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世间都留下了他那响彻云霄的嘹亮回音。笔者认为,这种精神内涵就是吸引舒伯特为之谱曲的原因吧。

三、乐曲分析与指挥诠释

(一)乐曲分析

此曲为无伴奏三声部男声合唱,结构为两段体(A-A')和一个尾声(Coda),调性的走向为D→b→D→b→f#→A→D。全曲是2/4拍节奏,演唱参考速度约在每拍85~90之间。音域为第一声部:d1-a2;第二声部:d1-d2;第三声部:a-d1。小节划分为:A段1-22小节,A段23-44小节,尾声(Coda)45-58小节。A'段动机素材大部分来自A段,尾奏(Coda)则是再现A段的旋律片段,加深对动机旋律的印象。

笔者作为参考依据的版本是“百代古典音乐公司”(EMI Classic)2011年发行的Schubert:Das Geistliche & Weltliche Chorwerk,该CD版本由约瑟夫·施梅德霍博恩(Josef Schmidhubern)指挥、巴伐利亚广播合唱团(Mitglieder Des Cho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演唱。

(二)指挥诠释

如谱例1,此曲的节奏为2/4拍,调性在一开始即确立为D大调,A段第1小节至第3小节是a动机出现的地方,整首歌曲段落都是以a动机(谱例横框部分)变化而来的。曲子一开始歌词意思为旗帜承受了雷电交加的攻击(Dessen Fahne Donnerstürme wallte),所以用强音记号“f”营造出雷电交加的感觉,指挥在第二大拍要清楚地予以手势准备开始。为了让音乐旋律线条听起来有整齐划一的感觉,指挥宜使用两拍有力度的手势来带出充满朝气的感觉。在第3小节乐句结束后(谱例竖框部分)要整齐地将句子收起,第4小节至第6小节因为与第1小节至第3小节的结构相同,所以音乐诠释部分就按照前段的设计即可。

谱例2,第7小节至第9小节是b动机(谱例横框部分)出现的地方,调性方面走向b小调,第9小节虽然舒伯特并无标示任何表情记号,而且又是整个歌词段落的结束,但笔者认为可以在此处稍做渐慢(谱例竖框部分),让整个段落有缓下来的感觉;倒数第一拍八分音符上有歌词部分“gang”,指挥要注意让结尾部分清楚地唱出并收起结束这个乐句。

谱例3,第10小节至13小节是c动机(谱例横框部分)出现的地方,调性与前段相同。第10小节歌词意思是在轻柔的小溪旁温柔的睡去(schl?ft hierlinde bei des Baches Rieseln),为搭配歌词含义,在表情记号上要使用“pp”。所以指挥在起拍进入到第10小节时动作要小且轻柔,让第10小节到第13小节整个乐句听起来是小声而柔顺的。

第14小节至17小节是c动机的延伸,表情记号为极弱“ppp”,所以指挥在这段的手势还要再比前段的手势更小,让他们的声音可以与前段有对比性。在第16小节将两个声部做缩短时值效果,最后在第18小节至22小节是d动机出现的地方,调性又走向一开始的D大调。第18小节因为力度为强音记号“f”,并且这个乐句是从第二拍开始,所以指挥要在第一拍的时候给予明显有力的暗示,好让第1声部与第2声部进来,最后在第22小节第1拍结束子音部分“g”要清楚地唱出并收起结束这个段落。

A'段动机素材大部分来自A段,第23小节至25小节是一模一样地把原本的动机再重现一次。第26小节至28小节保留原本动机,调性转至b小调,第29小节至44小节在动机架构上与第7小节至22小节架构是一样的,但在第36小节c动机部分设计了缩短时值的效果,让音乐听起来有一些变化性在里面。调性上第29小节至44小节转到升f小调之后,经过A大调以后,最后又回到一开始的调性D大调。指挥诠释方面,第29小节至44小节,与第7小节至22小节大同小异,所以按照前段的处理原则即可。

谱例4,第45小节至58小节为Coda段,这里结合了A段的a乐句与c乐句的素材下去发展。第45小节至47小节和第52小节至54小节这里使用了A段的a动机,但第46小节以及第53小节做了节奏上的改变(谱例竖框部分),让这个新的动机有不同的律动感。诠释上在第47小节这里指挥须注意低音(Bass)声部的第二拍,一定要结实地唱出,结尾歌词的尾音部分“g”要清楚地唱出并收起。第48小节至51小节和第55小节至58小节与A段的c动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第50小节及第57小节旋律部分有稍做了一些改变。诠释上进入到第48小节时也跟第10小节一样,所以指挥在起拍进入到第48小节时动作也必须小而轻柔,让第48小节到第51小节整个乐句听起来是圆滑的小声。第52小节到第58小节的音乐诠释与第45小节到第51小节相同,唯独在第54小节这里,指挥必须注意第二声部的第二拍要清楚地唱出收起,并在最后第58小节让三个声部整齐划一地结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舒伯特的合唱作品兼顾了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的律动性,同时也表达出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文艺思潮的诉求。他的合唱作品是世界合唱音乐文献宝库中的经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最后,笔者需要再次阐明的是,我国目前对于舒伯特合唱作品的研究著述极为匮乏,让人不免为之担忧。在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合唱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看到这方面的研究著述丰富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个合唱大国,真正成为合唱艺术的强国。

注释:

[1]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提倡自然、感情和个人主义,力图推翻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取材于本民族历史,倡导表现上的民族风格,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参见http://www.baidu.com/baidu?word=“狂飙突进运动”&ie=utf-8。

参考文献

[1][美]Sadie,S.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NY:Groves Dictionaries of Music Inc,1980.

[2]余辉,余琳.狂飙突进运动与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魏征,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舒伯特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谈福雷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梦后》为例
法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语言特征
觉醒的舒伯特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