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帼英
内容提要
《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当时清谈放诞之风的志人小说。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下文人编撰而成。该书采集前代遗闻轶事,错综比类,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原书为八卷,今本作三卷。书中涉及的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都有所记载,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戲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而魏晋风度与清谈便是魏晋士族最耀眼的两个注脚。
“魏晋风度”的说法最早源于鲁迅先生《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风流的一种文化。鲁迅先生将魏晋风度归结为药与酒、姿容、神韵。事实上,在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等魏晋名流狂放不羁、率真洒脱、从容散淡的言谈和仪表中蕴藏的是魏晋士人杂糅儒道的宇宙观、回避隐忍的政治态度以及越名、教任自然的生命关照。魏晋风度展现是的一种旷达、率真的人格美,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
清谈是魏晋士人的一种智力游戏和学术社交活动,以探讨由《老》《庄》《易》所组成的“三玄”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以言约旨远、清逸高洁为境界追求。东汉末年开始,正统观念逐渐淡化,老庄思想流行,士人渐渐厌弃章句之学,开游淡之风。加之政治上的黑暗高压以及当时放达任诞的士风,使越来越多的士人寄情于清谈,何晏、王弼、竹林诸贤、王衍、乐广等人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刘宋宗室,宋武帝刘裕之侄,其父长沙王刘道除为刘裕中弟。因为其叔刘道规无子,故以刘义庆为嗣,袭临川王。
刘义庆“好文义、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受到武帝刘裕的喜爱,常说:“此吾家丰城也。”刘义庆年轻时也身居要职,位极人臣。但因刘宋兴篡杀之风,手足相残、君臣相弑,刘义庆为全身远祸,自请离京,任荆州刺史。本传记曰:“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即暗指其政治上的消沉和冷漠。
刘义庆“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他寄情文史,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刘义庆的修养气质、人生际遇与当时社会仰慕的魏晋名士风流产生契合与共鸣,因此,他不惜成本组织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成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的《世说新语》。此外,他还组织编撰了志怪小说集《幽明录》、宣传佛教因果的《宣验记》等。
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这是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细细分析《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善于以小见大、对比映衬。在人物刻画上,均有所侧重、不求面面俱到。以“写意画”的方式和白描的手法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仅寥寥数笔便简洁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如《忿狷》描写王蓝田性急,吃鸡蛋时“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纳)口中……”“刺、掷、蹑、取、纳”几个连续的动作将王蓝田急躁的性格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世说新语》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在海上遇到风浪,谢安镇静从容,而孙绰等人却“色并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不惧的“雅量”。
(二)善于把记言、记事相结合。《世说新语》将叙事融入人物的言行之中,虽然每则故事都只有百余字,却能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神韵,将故事的来龙去脉讲得活灵活现且高潮迭起。如《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扬袍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魏武惭而赦之”五十六个字既再现祢衡击鼓的场景,看出祢衡、孔融二人的狂放不羁、恃才傲物。一言一行,昭示人l生;短小之间,尽显风流。
(三)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品评人物德行的有“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形容文辞优美的有“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描摹会稽山川之美时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葱茏其上,若云兴霞蔚。”这些语言精练形象,比喻精妙,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概括力,许多都成为汉语词库中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名句解读
1.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译文】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解读】在魏晋那个特殊的时期,文人经常因为言辞获罪,所以,阮籍就干脆采取了“言皆玄远”的方式明哲保身。但是,阮籍虽不用言语的形式评判人物,仍会用“青白眼”来示意。这远比言语更能表达爱憎。
2.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日:“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禪我中。”(《世说新语·任诞》)
【译文】刘伶常常纵酒放任,有时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地待在屋子里。有人看到后就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把房屋当作衣裤,你们怎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了!”
【解读】从诡辩论上来说,刘伶的确是口才了得。重新换了前提,把人家给他的讥笑丝毫不差地还了回去。这则故事最能反映刘伶的思想和行为,他是个追求真性情的人,以这种极具个性的方式对传统的“礼法”社会表达强烈的不满。
3.支公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世说新语·言语》)
【译文】支公(支道林,东晋高僧)喜欢养鹤。他在剡东山住的时候有人送他一对鹤。过了没多久,鹤的羽翼渐渐长大,就想飞走。支公舍不得鹤飞走,就拔了鹤翅上的硬羽。鹤举翅不能再飞,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起来就像人一样沮丧。支道林说:“鹤生来是应该翱翔在天空的,怎么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眷养玩耍!”养到鹤的羽毛重新长出来,便让它们飞走了。
【解读】支公爱鹤,故剪去鹤的羽毛,使之不能奋飞。但当他见到鹤的沮丧神情时,不由省悟:“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于是让鹤养好羽毛,重返自由。这既是支公“好鹤”境界的升华,也是支公本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魏晋士人都崇尚自然、渴望自由,期望发现自我,摆脱世俗束缚。支公爱鹤而放鹤,与魏晋士人心态相符。
4.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帮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世说新语·贤媛》)
【译文】谢遏十分推崇他姐姐谢道韫,张玄常常赞扬他妹妹,想把妹妹和谢玄的姐姐媲美。有出众尼姑去过张、谢两家,有人问她二人的优劣,尼姑答道:“夫人(谢道韫)神情洒脱,确实竹林名士的风度;顾家媳妇(张玄妹)心灵纯洁明净,有如美玉辉映,自然是一位大家闺秀。”
【解读】《世说新语·赏誉》曰:“林下诸贤,各有俊才。”林下即谓竹林名士。说谢道韫有林下之风,是赞叹她有名士之风。而顾家妇为闺房之秀,不过是妇人中出色的。两相比较,高下自见。
5.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译文】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若有所思中吟起左思的《招隐诗》,眼前所见正是招隐诗的情韵。这使他忽然想起学问广博、隐而不仕的戴安道。當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出行,尽了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解读】这是雪夜访戴的典故出处。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王徽之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看似荒唐任性,不可理解,实则正是晋人审美风度的具体表现。它是将美的价值寄于过程的本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目的。它表现了一种纯粹从美感出发的、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
链接考场
1.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2012高考湖北B卷)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2.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___(只写序号)。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2.(1)③ (2) D(3)陈父没有学习袁公,袁公也没有学习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