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祥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蓝蓝的天空中,几只鸟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
鸟儿们发现了一只硕大的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但氢气球只有在风儿经过时才会浮动。
于是,鸟儿就飞到了氢气球身边。
“氢气球啊,你是美丽的,可你却是不自由的。”一只鸟儿说。
“不,我是自由的。”氢气球摆着五彩斑斓的头说。
“可那根线缚住了你的自由。”另一只鸟儿大声道。
“不,你错了,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
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
这则材料的核心话题是“生命之根”,中心含义是说有些东西看似是牵绊、束缚,却是我们生命得以长存的根。这应该是最佳的立意角度,从这个角度立意的作文且对这个“根”的寓意阐述和演绎正确合理、独到深刻的应是立意(及切题)方面的一类卷。“根”与“牵绊、束缚”情理上略显牵强的视为立意(及切题)方面的二类卷;明显牵强或只着重某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有所关联视为基本切题。
从材料内容看,涉及自由和束缚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立意的作文,且对两者的关系把握准确、正确(符合材料观点)的可视为立意(及切题)方面的二类卷。从自由与束缚的关系角度立意,作文只侧重某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有所关联的视为基本切题,对两者关系把握基本正确的视为立意方面的三类卷,略有偏差的视为立意方面的四类卷。
脱离材料含义及范围的,一律视为离题或不切题。
生命之根 丁文浩
是什么抹灭了“氢气球”继续向上飞翔的斗志?
是什么让真正自由的“小鸟”变得“哑口无言”?
就是那冠冕堂皇的“生命之根”,当一根用来束缚自由的绳子配上这么一个“荣耀”时,它的存在竟让那么多人觉得合理了。
中国古代,广大的“农”都尊“封建君主专制”为“生命之根”,因为它提供了有限的土地,因为它提供了所谓平稳的社会环境,即使有那么重的赋税也变得合理了,即使推行“闭关锁国”,大部分人也都认可了,它们都被套上了“生命之根”的噱头。
可是当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中国国门之后,洋人们放肆搜刮中国的资源。他们一眼就看破了清政府糖衣下的真实,但他们不仅都没戳穿,反而借此大讹一笔,并帮清政府继续美化“生命之根”,可见“生命之根”不仅会成为独裁者利用的把戏,也会被他人所利用。
终于,自由的“小鸟”出现了,孙中山先生狠狠地剥下了贴在绳子上的糖衣,一把火烧掉了所谓的“生命之根”,才有了现在的民主生活。
可是,“生命之根”的过晚烧毁已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可见尽早撕下糖衣,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正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龙应台,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她以犀利的眼光一眼看穿了“生命之根”的虚伪,并以最快的速度放了一把“野火”,烧得那些绳索原形毕露,推动了台湾的民主进程,也防止了“生“命之根”被美国等国家利用。
可是,在经历了惨痛教训并且与台湾隔绝相望的中国大陆,“生命之根”又死灰复燃,它不断换着马甲,在教育、文化、政治领域上粉墨登场,教育制度的弊端、政治的腐败、文化信仰的缺失等问题日益暴露。自由的“小鸟”们又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可是他們现在却哑口无言了,因为有一个换了马甲的“生命之根”出现了——“民意”。
十三亿人的“民意”,多大的噱头啊,可是多少人是“被民意”了呢?
自由的“小鸟”啊!看清“民意”“生命之根”这些糖衣吧!
不合理的绳子就是需要一把火烧毁了它!烧毁那虚假的“生命之根”!
可谓惊天之问。
谁控制了天下人的“生命之根”,谁就能控制天下、操纵天下人的命运,而且这种控制和操纵被许多人视为“合理”,这实在是件可怕的事。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药》里,革命者夏瑜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而被群众视为逆天、“造反”、犯死罪,可怕而且可悲。
这一节表述不够清楚。文中的侵略者如何“大讹”“利用”清政府应交代一下。
孙中山、龙应台是唤醒民众、挣脱束缚、争取民主自由的启蒙者、先驱者,举他们的例子有说服力。“被美国等国家的利用”一句表现的仇美情绪没有来由。
“生命之根”不断换着马甲,可见唤醒民众、争取自由之难。这一节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对于文中所流露的仇美情绪,其产
生的背景比较复杂,难以尽言。
自由的困惑 范馨匀
“不自由,毋宁死。”或许因为这句话,三毛选择了在医院里轻生,老舍选择了投入太平湖,他们以结束自己生命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去获得永恒的自由。然而,生命的不复存在是沉痛的,就算真的有“彼岸”,但“此岸”的、现世的自由毕竟是因生命而存在的。
现在的我们似乎永远都不够辛苦,永远都不够努力。家长和老师总在不停地告诫我们,但“及时行乐”的诱惑仿佛是魔鬼的手正在硬生生地把我们的前途掐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抱怨声中,抱怨着如此不自由的生活。
从小常被问及理想是什么。如果回答想要成为马戏团的一个小丑,给大家带来欢笑,则会被认为是胸无大志;如果回答想要积累财富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则会被认为满身铜臭。似乎只有“当科学家”“当白衣天使”才会被认为是合乎常理的理想。从那时起,我们的思想就已经被约束了,无法再天马行空,自由翱翔。
再长大一些,我们便被无数的励志故事包围了。加油!加油!再加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哪怕暂时失败,也要坚信“风雨过后有彩虹”。这些话语像是无形的枷锁,把我们囚住了。我们固然是应该用努力为自己拼得成功,可万一就在原地跌倒,站不起来了呢?比如某某在考试中偶尔出色,此后却一直平庸,从此他的“不成功”便成了“偶然的成功比失败更可怕”的班级励志语录,没有人告诉他失败后如何调息身心,没有人引领他顺利地走出这个圈,去追寻更自由、广阔的天地。
这或许更多的不是我们的错,而是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的错。没有人教过我们,何为真正的自由,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长大一些的我们再开始思考,难免误入歧途,或认为自由就是自我放纵,无需管教,或认为自由是结束生命,以游无穷。这难道不是如今大多数人对自由认识上的困惑?更可怕的是,由于从小被禁锢了思想,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由这个问题。
因为相信着风雨过后的彩虹,我们在许多事情上太过执著,执著得永不知满足。一位将人生领悟通透的词作家林夕,在“无欲则刚”后加了四个字——“忘我则柔”。我认为这八个字恰恰最好阐释了现世自由的真谛。
珍爱我们的生命,“无欲则刚,忘我则柔”,能和平处世而又不失去自由,便是人生的大智慧。
对自由做价值判断并不容易:以死相争来“获得永恒的自由”,确实值得尊敬;但生命消逝,“现世的自由”焉存?开篇不俗,引人深思。
在我们的成长中,家长和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是束缚,也是关爱,他们千方百计地剥夺我们的自由,又一步步引导我们走向“世俗的成功”,让我们不堪忍受,又难以拒绝。作者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将“白南的困惑”具体化。
我们对“自由的困惑”说到底是因为有关“真正的自由”的教育的缺位和缺失。问题找得准,反思深刻。
以词作家林夕的话为自由“解惑”,主题积极。
这篇文章对鸟儿和气球有关自由的观点没有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许多时候我们都要这样去分析问题。一座清瘦的村庄 李韵仪
往蒹葭的秋色里走,往一条河流的深处走,一座村庄静静地守着自己小小的寂寞,像是棋子里的“象”守着自己的本分,守着世代流传的土地。
在玉米地里,一位老人背着鼓鼓的麻袋坐在地上,向路人求助:“我背得太重,坐下就起不来了。”“村里的年轻人呢?”路人疑惑。“都走啦,嫌村子拘着他们,一个个都飞远啦!”不知何时,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向往外界的自由天空,把自己明码标价后卖给城市的繁华。渐渐地,清冷入住了热闹,一座村庄开始变得清瘦起来,经不起推敲。只有老人们抵得住诱惑,守着村庄就像守着自己的根。他们坐在田埂上,望着被祖先划成“田”字的土地,回想着曾经的村庄:在私塾里,先生动情地讲着宝黛初会,入迷的孩子忘了湖边未系上的木舟;白鹭静静地立在水边,听岸边的木樨花被吹得沙沙作响;偶尔摇一只木船在夕阳下漫溯,看着涟漪泛成明晃晃的金子,心事隨着晚风一瓣开成琼瑶,一瓣碎成琉璃……那才是自由吧。
可年轻人不这么想,村庄里袅袅的炊烟便是他们的风筝线,绊住他们的脚步。当他们终于飞进了城市的怀抱,便也忘记了村里泠泠的小溪、田田的芙蓉、洁白的广玉兰……满眼都是霓虹灯的炫目、夜总会的繁华。在这些光怪陆离的世界里畅游便是他们向往的自由。没有谁还会为宝黛哭泣,还会为画眉的啼叫陶醉。剪断了那条世代联系的脐带,心灵逐渐干涸,精神怎还谈得上自由翱翔?
一座村庄的清瘦在于人的迷失,而作为村庄主体的人的迷失,必然带来传统文化的失落。
走在村庄的路上,一头遥遥地指着青年们的拓展地,一头连着他们世代生活的祖地。遥遥地,似能望见村里无数守望的眼神,守望的不仅仅是血脉的流向,更有对从前宁静生活、心灵自由的企盼。
当人心中精神的根逐渐枯萎,一座村庄也变得清瘦起来,在城市现代文化的夹缝里踽踽独行,固执地想要抓住心灵最后一丝纯粹的明亮与自由,并恳求人们不要剪断它细弱的脐带。
【点评】
新材料作文写作要求考生“自拟标题”,文题“一座清瘦的村庄”优美而又略带忧伤,让阅卷者为之眼前一亮。作者由“清瘦”了的村庄日见凋敝的现状写起,借村中“留守”老人之口揭示了村庄缺少人气、活力的原因:在城市化大潮中,村中青年人为了更大、更自由的发展,走出(背叛)了家乡。而在作者想象中,原来的村庄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昔之愈“盛”愈显今之“衰”,作者对村庄变得“清瘦”的叹惋之情,在对比中得以强化。
“一座村庄的清瘦,在于人的迷失,而人作为村庄主体的迷失,必然带来传统文化的失落。”作者将村庄的命运放在“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思考,以此表达作者深沉的文化忧思,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在这次作文中,写相同题材的同学很多,但绝大多数文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扣题不紧的毛病。本文的成功当然得益于作文的“文采”——以感性的语言表达理性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巧妙的点题,比如,“都走啦,嫌村子拘着他们,一个个都飞远啦”“村庄里袅袅的炊烟便是他们的风筝线,绊住他们的脚步”“剪断了那条世代联系的脐带,心灵逐渐干涸,精神怎还谈得上自由地翱翔”,等等。
其实,村中青年人离开家乡只是农村衰败的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存在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在推行城市化进程中实行的掠夺性的土地政策,作者在文中如能点一下就更好了。
根 李丰
最近,我们只顾在云端跳舞,却忘记了检查一下那一根与大地相连的线还在不在。
自从开放国门以来,英语热从未退过。全民族学英语的时代早已到来,可是舞弄蟹文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呢?
街头巷尾,银屏报端,英文泛滥。似乎我们的英文水平很高了。然而去书店看看,外文名著译本都是几十年前大家们的作品,几无今人之作。为何今人译不出像样的大作?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之根,只重外文而轻视汉语。自己的语言还未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就去学他人之语,漫游云端而无生命之根,危害大矣。学习英语,在当今世界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先要明白,汉语才是根基,只有抓住汉语这条线,翱翔云端才能舒畅无虞。否则,只会丧失生命。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紧紧抓住汉语这条生命之线,那么我们的云端舞步将会更加优美。
然而不久前,还有人想把我们的生命之根彻底砍断——有人提议全面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来代替,以便和国际接轨。试想一下,我们的文化之根断了,如何安全去云端呢?和国际接轨只是空谈。我们必须时刻拽住这根线,不能让任何人把它锯断。
但是,这一根线的线头必须深植于大地之中,否则,即使我们紧紧攥着,也必定是不安全的。
我们都想生活在天空之城,不愿去听一听那蛙鸣声,这是可怕的。我们读的书目日趋增多,但我们的精神却日益贫瘠。我们握着汉语之线,却越飘越远。这是因为我们的根扎错了地方。
误把浮夸当经典,如同把线绑在云上。云上的线并不能使我们找到方向,只会带我们漫无边际地飘着。浮躁、喧嚣蒙蔽了我们,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面对这一切。不要以为线在身上就万事大吉,我们要低头检查一下,根在泥土之中是否扎得深、扎得稳……
可喜的是,有一群人正在帮我们把根扎实。他们在坚实的大地上拉着一根又一根危险的线,不让我们飞离,又把线一根一根深埋于土,让我们永保生命。对于他们的帮助,我们不该拒绝,也不能拒绝,他们是在重塑我们的生命。
失去了根,我们只是随风飘散的苇絮。因此我们在云端漫步之际,要检查一下线还在不在,是否与大地相连。这是我们的生命之根。
【点评】
本文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反思的问题一外语教育。多年来我们对外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母语,在外语教育上的投入已经到了不计成本的疯狂程度。其背景和原因较为复杂,小作者恐怕还不具备对此做出分析的能力。但他关注到全民“瘋狂英语”的结果,那就是“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在译著方面,我国几十年来没有出现一本能称得上“像样的大作”。小作者还敏锐地指出,我们之所以“收获跳蚤”“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己之根,只重外文而轻视汉语”。顺此,作者将目光投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汉字”及文化所面临的来自国人的挑战——谁能想到鲁迅等文化先驱曾经视汉字为中国走向现代的羁绊,而大声疾呼“汉字不除,中国必亡”?幸好这股思潮没有演变为一场运动,否则如果割断了文化的命根,我们就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小作者如能将“有人提议全面废除汉字”以及视母语为羁绊的现象和原因点清,内容再往“材料”上靠一靠就更好了。
文学鉴赏上有一句名言叫“形象大于思想”,就是说作家只是从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来创造形象,但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具有立体性、多向性,往往比作家主观上对现实的把握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也就是说“客观思想大于主观思想”。文学的魅力也在于此。
就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角度来思考。比如,这则寓言(材料)除了从“氢气球”的角度来理性看待自由、辩证地来看束缚外,还可以从鸟儿的角度来谈个体生命的觉醒——对自由的热爱、珍惜与追求。从文本来看,鸟儿“画出道道美丽的弧线”是美丽,氢气球“五颜六色,异常美丽”也是美丽,就字面而言,并不能看出这两个哪一个“最佳”或更佳;即使是材料的最后一句“氢气球把鸟儿说得哑口无言”,也不能单向地理解为鸟儿被氢气球说服而理屈词穷,也有可能是鸟儿对氢气球对“那根线”的屈从、认同、维护甚至“爱戴”以及对待自由的不觉悟而感到震惊、悲哀,以致“哑口无言”——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过面对不可理喻者而“哑口无言”的时候。
即使是站在“氢气球”的角度,“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根,没有它我的生命就不复存在”这句话也颇可商榷。不错,割断那根绳,氢气球“生命就不复存在”,但氢气球(被)放飞的时候,正是它生命最为精彩、灿烂的时候。
“不自由,毋宁死!”(帕特里克·亨利,美国政治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我们必须承认,自由确有边界,换言之,世上没有极端的、绝对的自由,但自由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不可或缺:没有自由,便没有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诚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所说:没有了自由,老虎无异于家猫;没有了自由,老鹰无异于鹦鹉;没有了自由,狮子无异于看门狗。熊培云说“自由在高处”,意即哪怕现实过于严酷,我们不得不身似“气球”,但也要心似“鸟儿”。
这里有一个价值立场的问题,即我们不能简单化肯定甚至赞美“束缚”对于生命的意义。我们不但要分清出于善意的或是爱意的“束缚”与禁锢、奴役的区别,同时还要认识到,即便是出于爱或其他崇高名义的“束缚”,我们也不能照单全收——对这样的“束缚”,我们既要理解也要理性:现实中始于爱终于伤害的例子实在太多。
在这次写作中,很多同学都没有写清楚爱与束缚的关系。比如,一些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写的:一个人(或一群人)离开家庭或家乡是因为当初无法忍受其束缚,离开之后遇到麻烦时便想到父母或家乡种种的好,于是便回到了家(家乡)。且不说故事编写得多幼稚、多不可信,其实,就材料内在的规定性而言,这样写也是不合要求的。合乎材料要求的作文应该这样:我们离开家或家乡之后遇到麻烦时,想到的不是父母或家乡种种的“好”,而是种种“不好”(束缚),并深切体悟到当初的种种“束缚”其实都是爱,而现在所遇到的麻烦都是当初没有理解、接受这“爱的束缚”带来的。只有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这“爱”与“束缚”的关系,所写作文才能说是切题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