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出版社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2014-04-29 00:44尉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18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防范防火墙

尉敏

[摘 要]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盲目采取大比例赊销的方式,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信用优惠政策,加之出版社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奖惩机制设置不合理等因素,致使应收账款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虚假繁荣之下,企业不得不面临回款难、坏账剧增、资金周转困难的“自酿苦酒”,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的状况。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应收账款“膨胀”可能引发的巨大风险,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为此,出版社应积极制定合理的信用管理政策,加强销售合同管理,严格赊销审批制度,加速应收账款回收,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等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措施,构建起出版社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防火墙”,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关键词] 出版社;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05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08- 03

2010年底,随着我国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全部完成,中国出版业由此进入后改制时代。在后改制时代,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转企后的出版社作为独立经济活动的载体,一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也以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市场,各家出版社均使出浑身解数来扩大经营规模,而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商企业经营的一种怪圈也在困扰着各家出版社:规模扩大了,运转却不健康了;市场销售额上升了,效率却在下降;资产规模扩大了,资金周转却不顺畅。

在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中,对于大客户采取赊销模式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回款期少则3个月,多则长达半年甚至1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进行深入调查,对回款的风险未作深入评估的情况下,盲目采取大比例赊销的方式,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优惠政策,加上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奖惩机制设置不合理等因素,致使应收账款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虚假繁荣”的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隐藏在出版社财务报表中的“业绩炸弹”,这枚“业绩炸弹”对出版社经营首要的影响是造成周转资金链紧绷,并有断裂的风险。德隆集团、三九集团等原先业绩斐然的知名企业先后破产的原因是惊人的相似:企业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由此可见,抢得市场先机、扩大经营规模未必就代表企业经营成功,规模扩大的同时,危机也在随之增大,特别是资金链健康与否日趋严重。各家出版社在关注企业资产规模的同时,应时刻对应收账款带来的潜在风险保持一份警醒,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在出版社内部构建起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1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出版行业,多年来,大客户采用信用销售早已成为绝大多数出版社经常的产品销售手段。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

1.1 盲目扩大销售

出版社产品销售的一个典型特点是,通过代理商(或发行商)销售的收入在出版社经营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出版社一般都会给予代理商一定的销售信用期。临近年终,向代理商催款似乎也成为出版业的一种惯例。宽松的信用政策是代理商较为看重的一项指标,随着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有些出版社在追求短期业绩的动力下,为了扩大销售量,对原有代理商延长信用期,对新的代理商不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和风险评估,致使应收账款急剧膨胀,出版社生产经营周转资金被大量挤占。

1.2 内部控制不严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一些出版社疏于对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或根本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或即使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从制度设计和职能划分来看,部分出版社内部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制约或监督,个别部门、个别人员的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相关的制约和监督。在利益驱使下,个别销售人员与代理商相互勾结成为“内鬼”,为吃一点回扣而向代理商送上大幅产品折扣,协助代理商对欠款百般抵赖或拖欠,致使出版社的利益蒙受损失,导致出版社应收账款激增,坏账、高龄账逐年增多却难以收回。

1.3 奖惩机制不合理

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为刺激销售人员拓展市场的积极性,扩大产品销售量,多数出版社往往将销售人员的薪金收入与其销售业绩进行挂钩。在这种制度设计下,销售业务员的个人理性就是: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千万百计地促销图书等产品,忽视对货款收回的可能性的考察,片面追求销售业绩。现实中,不少出版社都缺少应有的资信管理系统。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出版社不得不面对应收账款激增这一随时可能引爆的“业绩炸弹”,从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1.4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不完善

在多数出版单位,应收账款没有安排专人或专门部门进行管理,财务部门只负责对应收账款的记录,将应收账款的发生额按客户登入明细账,这种记账式管理根本无法减少坏账风险。而应收账款自产生那一天起,就有不能收回的风险。随着账龄的增长,坏账发生的可能性更高。如果缺乏良好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应收款对账、清账、客户资信和经营状况调查等),就难以有效应对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而实际情况是,长期不对账、不催款,成为出版社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常态。

1.5 不能有效利用抵押赊销的方式

抵押赊销可以有效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抵押赊销是指购货方用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作为应收账款的抵押物,当购货方不能按期还款时,销货方可以出让抵押物来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最低限度地降低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这种销售方式是对购货方的一种有效约束方式,一方面受我国信用体系发展不完善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没有这种风险管控意识,导致抵押赊销这种方式很少被出版社采用。如果采取这种赊销方式,出版社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证这种规模扩大的质量。

2 应收账款比重过大对出版社的影响

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过程。企业要维持运转,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良性的不断运转。

应收账款是出版社一项重要的财务资源,但在款项收回之前,该财务资源被购货方占用。应收账款只有在变现之后才能继续参与企业再生产,从而为出版社创造效益。因此,一旦应收账款比重过大,将是一件令出版社管理层非常棘手的事情。

2.1 夸大业绩、潜藏风险

企业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满足相关条件时,赊销收入也应被计入营业收入,从而增加了本期利润额。然而,已计入营业收入的赊销款仅是出版社的一项债权资产,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流入出版社,可供企业支配的现金流并没有因确认该项营业收入而增加;相反,应收账款的发生,反倒增加了几分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将会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额,极易给人一种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这种假象容易使好大喜功者产生麻痹思想,由此所引发的风险极大。

2.2 造成资金周转不畅

发生产品赊销时,出版社发出商品,而货款收回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有变为坏账的可能性。已发生的应收账款即是对出版社财务资源的占用,如果出版社周转资金因应收账款比重过大而被大量占用,必将影响营运资金的周转,致使正常生产经营的货币资金出现严重短缺,从而影响到出版社的日常开支和经营运转。如果出版社遇上较好的投资机会,也可能因手中资金不足而不得不放弃这些项目或机会。

2.3 降低流动性,易引发财务危机

应收账款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其是否能够变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有大量应收账款存在且长期无法收回,则出版社资产的流动性必将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其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其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就会被削弱。一旦经营所需资金趋紧、对外融资发生困难,且有较多的债务需要在当期进行偿还,出版社的财务危机必将一触即发。

3 构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作为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是同比例增长的关系。出版社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其将承受的风险也就越高。认清了应收账款所具有的“双刃剑”特征,出版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把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使应收账款与出版社的经营规模始终保持适当比例,将应收账款回收期始终控制在合理水平,坏账比例及账龄结构保持持续稳定、风险可控,预防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将经济效益的增长切切实实转变为资产的保值增值。

为有效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出版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有效的资信管理体系

防患于未然是更有效、更主动、更英明的管理措施。有效的资信管理体系即是从源头上确保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确保资信管理能够落到实处,不致成为一句空谈,出版社应设立专门的资信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调查、搜集客户或潜在客户的信用信息,整理客户信用档案,对于数额较大的重点业务进行事前专项调研,调查客户是否在经营、支付等方面存在重大变化情况和违约事件,定期将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提供给销售部、市场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和出版社决策层,并为出版社的销售策略及信用政策建言献策。

3.2 健全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应收账款风险、保证应收账款的有序管理意义非凡。出版社应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规定,坚决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赊销审核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对于数额较大的赊销应进行重点调研和跟踪。例如,对销售部门单独控制赊销业务的情形进行严格的控制,将赊销审批的权限授予财务部门或资信管理部门,只有经过审批的赊销单据才能据以发出商品。出版社应对赊销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避免出现营私舞弊行为。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对应收账款承担终身责任制,确保出版社发生的每笔应收账款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原则。

3.3 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应计提坏账准备。为此,出版社应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工作,将过期应收账款的分析作为工作重点,根据欠款客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采取最佳的解决方式。对于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止发生新的拖欠。在此基础上,出版社还应对信用政策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效率。

3.4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

对应收账款实行辅助核算,建立应收账款核销制度。按照应收账款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款项回收的先后次序逐笔核销,同时加强应收款项的账龄管理,力争在规定的回款期内将款项回收。对于长期催收无效且金额较大的款项,可一事一议,由财务、销售等部门会商后制定出适当决策。此外,形成及时、定期的对账制度,在对账的基础上,由对账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作为有效的对账凭据。

总之,关于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出版社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业务员全员重视,自上而下地推行,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防火墙”才能真正奏效。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防范防火墙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SQL注入防护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下一代防火墙要做的十件事
筑起网吧“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