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潇洒走一回

2014-04-29 19:36:32邓仁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学困生创新能力历史

邓仁义

摘要:对学困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学困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困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了,本文将从学困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民主氛围 ;心理动因;学困生;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我讲你听“。长此以往,学困生失去了思考能力,因而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心安理得的 “统治”着,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困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困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励学困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困生进行批判性质疑,使学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困生为主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互联网也是获取各科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也有很大帮助。 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为学困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困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困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困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困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②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困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困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困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从而把自学引入到教学过程,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困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③对此,我的感悟是:

一、注重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是培养学困生好学的心理诱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古语说:“话须生动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是语言,而生动形象又是语言的生命,因此,教师在语言上要表现出温和、鲜明、生动、形象的特征,这样才能使语言亲切感人,才能以真情实感来吸引学困生,取得共鸣。

二、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和途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教材,钻研教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学困生能力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规律是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困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我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利用图表活跃学困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历史地图、表格、代表人物画像等),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克服学困生因强记历史人名、地点、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而且由于它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活跃学困生思维,帮助学困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一记忆。利用图表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课本地图,加深理解。 如:讲到中国历代的疆域时,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坐标”图示法,如下图:秦疆域(大海,陇西,南海,长城一带)。唐朝疆域(大海,咸海,外兴安岭、库页岛,南海)。清朝疆域(东临太平洋,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板书时用红色字代表秦疆域,用黄色字代表唐朝疆域,用蓝色字代表清朝疆域。这样一目了然,又很直观,通过自制地图,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效果更佳。

四、从整体出发培养学困生独立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整体性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条理的,有重点的学习,既便于知识的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的质量,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同时,把握结构,梳理线索,提取系统知识要点,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1.利用“学困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困生的创新兴趣,让学困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困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困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困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历史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历史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历史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困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困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历史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历史中的历史人物、典故、史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困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困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困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困生创造的火花。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困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已经大体上认可了这样一个道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同样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同学之间的认同。在他们枯竭心理的荒漠里也渴求阳光雨露的滋润。我们绝不轻易放弃一个学困生,用真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困生,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该句格言不再流于形式,行动起来吧,“何不潇洒走一回?”用心血去浇灌每一个学困生的心田,让他们茁壮成长,日后定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教育学》

[2]⑤奠基中国·-一一教师的爱与责任

[3]《学记》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马山中学历史组53000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创新能力历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