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摘要:标题钢琴作品是兴起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全新体裁,而浪漫主义音乐巨匠舒曼也在该体裁的创作上有着巨大的成就。在他的标题钢琴作品中,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体现出了其对钢琴音乐特有的认知和体验。本文从舒曼和其标题钢琴作品的创作谈起,就其具体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舒曼 标题钢琴作品 艺术特色 研究分析
一、舒曼标题钢琴作品的创作概述
舒曼(1810.6.8-1856.7.29),德国著名音乐家,浪漫主义音乐巨匠。1810年出生于一个出版商家庭,自幼喜欢音乐,后考入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专业的音乐表演和创作。他为了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在对手掌进行了扩张训练时,不慎使手掌受到了终身的伤害,不得不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作曲中,并创办了《新音乐报》,为音乐评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标题性钢琴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体裁,很多著名音乐家如舒伯特、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人,都曾创作出了大量标题钢琴作品。舒曼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位,在他的一生中,先后创作出了《童年情景》、《幻想曲集》、《克莱斯可偶遇记》、《林中景色》等诸多标题钢琴作品,为这种钢琴体裁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作品不但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且还表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可谓是标题钢琴作品中的优秀代表,散发出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舒曼标题钢琴作品的题材特征分析
(一)文学性
舒曼自幼就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早在上中学时期,就曾经独立发表过诗歌和散文,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标题本身就十分具有文学性,多数标题都十分精准和生动,并发人深思。如《童年情景》中,这是一部怀念童年生活的作品,舒曼以极其洗练的手法,将儿童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全曲由13首小曲子组成,而又都有着十分有趣的标题。如《奇怪的传说》、《捉迷藏》、《孩子的请求》等,仅看这些标题,脑海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所以得益于其扎实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舒曼标题钢琴作品有着鲜明的文学性特征,能让观众以文学和音乐的双重审美感受,并为其他音乐家的创作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二)形象性
浪漫主义音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满了幻想,这在舒曼的标题钢琴作品中也不例外,而且他对幻想出来的人物或场景的描绘是十分生动和形象的,所以被称为是“诗人音乐家”。如《狂欢节》中,出现了很多以人物名字来命名的标题,并对这些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如弗洛列斯坦和约瑟比乌斯,两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弗洛列斯坦内向、安静,而约瑟比乌斯则是热情、大胆,舒曼则利用音乐上的变化对其进行了突出,一听到相关的音乐,就知道是哪一个人物出场了。这种形象性使舒曼在当时得到了“音乐画家”的美誉。
(三)隐喻性
舒曼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音乐家,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又冷漠敏感,所以在他的标题钢琴作品中,也充满了这种隐喻性的特征,让作品更加耐人寻味。如《蝴蝶》,该曲是根据著名诗人让保罗的诗歌作品改编而来,舒曼将每一首小曲子的标题都命名得十分隐喻,仿佛暗示出了情节发展的迂回和曲折。而在《狂欢节》中,舒曼则将自己恋人家乡的名字作为了调式,构成了全曲。如果将所有曲子的调式总结出来并按照前后顺进行排列,就会发现其是于德国的一个地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性格特征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使舒曼的标题性钢琴作品充满了隐喻性特征。
三、舒曼标题钢琴作品的技法特征分析
(一)灵活的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十分看重的一个音乐要素,在舒曼的作品中,其旋律是十分灵活多样的,体现出了舒曼精湛的创作功力。如对主题的变化使用,虽然是相同的主题,但是舒曼却能够将其发展得变化有致,从而使旋律不断变化和深入。又如隐藏在伴奏中的旋律。原本单纯起到辅助作用的伴奏,却在舒曼手中成为了另一个旋律创作手法,其能让一段旋律分别存在于旋律线和伴奏中,在正常的旋律和伴奏进行中予以展示。如《蝴蝶》中,旋律就出现于中声部,与伴奏织体与和声巧妙联系在一起,将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由此可见,舒曼绝对是一位旋律大师,能够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对旋律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化,从而使旋律和作品的情感表达结合的更加紧密。
(二)独特的节奏
节奏被誉为是音乐的骨骼,更是展现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在舒曼的标题钢琴作品中,总是能够运用一些别具风格的节奏组合,来制造出奇特的声响效果。如附点音符,这种节奏能够增加音乐的动感,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在《狂欢节》第一首《前奏》中,舒曼就使用了大量的附点节奏,使其和八度的柱式和弦相融合,使乐曲充满了推进感,形象地刻画出了人们来参加狂欢节的激动心情。又如切分节奏,该种节奏能够打破原有节奏的轻重规律,给人以新的感觉。如《竹马的游戏》中,舒曼就采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从而将孩子们骑着竹马前后摇摆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各种节奏在舒曼的音乐中,更像是一支支沾满了不同色彩的画笔,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独特的和声
舒曼曾经将和声比作是国际象棋中的国王,可见他对和声这一音乐元素的重要认识。在他的作品中,对于和声的运用是大胆而又十分细腻的,从而使音乐情感的抒发更加充分和丰富。如“稳定中的不稳定”,舒曼经常会使用一些传统的和声,有着比较稳定的主持续音,但是这看似稳定的和弦设置,却给人以不稳定的音乐感受,原因则在于舒曼并没有将这些稳定和弦予以解决,所以能够给以“稳定而又不稳定”的感觉。又比如对半音和弦的运用,通过半音和弦,能够使增强音乐的矛盾感和冲突感,从而使整个印象色彩更加丰富,在《狂欢节》、《童年情景》和《克莱斯可偶遇记》中,都有着大量的半音和弦的运用。与此同时,舒曼还对和声的功能进行了扩展,和声所起到的不再是单纯的伴奏作用,而是可以成为旋律本身,从而使旋律更加流畅和生动。所以说,舒曼的和声运用同样是别具一格的。
(四)精炼的曲式
标题性钢琴作品,多是一些篇幅不长的钢琴小品,但是篇幅上的短小,并不意味着其在曲式结构上的缺失。相反,舒曼的很多作品,曲式结构都是十分凝练的,而且一些曲集中,各种曲式的运用也十分丰富和灵活。如《大卫同盟曲》中,就分别运用了单乐段、二乐段、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等多种形式,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其钢琴音乐作品的独特内容,曲式结构布局和表现形式往往更加自由、创新。舒曼在其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汲取了古典时期作品曲式结构的原则,有形成了其短小精炼的风格。
综上所述,作为浪漫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标题性钢琴作品不但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且在今天仍然有着丰厚的艺术魅力。而舒曼对其所做出的贡献则是不容忽视的。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创作技法,创作出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标题性钢琴作品,不但使这种体裁得到了确立和巩固,更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今天的钢琴教学中,理应对舒曼的标题作品有充分的重视,如果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则一定会有全新的收获。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给更多的人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冀里萃.论舒曼《狂欢节》独特的创作手法[J].晋中学院学报,2011,(01).
[2]蔡喆赟.论舒曼钢琴作品的創新特点及音乐精神[J].现代交际,2010,(09).
[3]贾惠.勃拉姆斯的音乐美学思想探究——以《第一交响曲》为例[J].华章,2010,(16).
[4]李建英,魏莉.从舒曼的《童年情景》看早期浪漫主义音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5]胡水欣.论舒曼钢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特色[J].作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