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摘要:如果说黎锦晖是中国流行歌曲创作先驱的话,那么陈歌辛则是继其之后又一位代表性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曾先后创作出了二百多首作品,其中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还在广为流传。鉴于此,本文从其流行歌曲创作的特色谈起,并对其多方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陈歌辛 流行歌曲 创作特色 价值意义
一、陈歌辛流行歌曲的创作特色
(一)多样化的题材
题材无疑是作品的基础。作为陈歌辛来说,其创作视角是十分广泛的,并没有将流行歌曲的创作局限于“爱情”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歌颂繁花类的玫瑰和蔷薇,赞美春天到来的《春天的降临》、反映上海人民日常生活的《上海的早晨》,还有对当时社会现实予以揭露的《三轮车上的小姐》等。这种题材上的广泛性,显示出了陈歌辛对流行歌曲的独特认识,即其本身并不是将流行歌曲视为“靡靡之音”的,而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创作。作品涉及到的方面众多,也就自然给了观众以更加多元化的艺术感受,并能够引导着人们通过歌曲,对情感、人生和社会有所思考和感悟。
(二)舞曲化的风格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被称为是“十里洋场”,因为上海是当时中国受到西方侵略最为严重的地方,整个城市中租界林立。人们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十分惶恐,想要逃避和麻醉这种情绪,于是舞厅就成为了当时夜上海的标志。也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包含陈歌辛的作品在内,当时的很多流行歌曲都具有鲜明的舞曲化风格,如探戈风格的《初恋女》、桑巴风格的《歌女之歌》、圆舞曲风格的《春天的降临》和狐步风格的《蔷薇处处开》等,都在当时舞厅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适应了当时的需要。虽然人们沉迷于舞厅的灯红酒绿中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但是富含舞曲特色的流行歌曲的传播却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其更像是一张张相片,真实记录了当时上海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三)艺术化的追求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有一种和流行歌曲并行发展的歌曲形式,那就是艺术歌曲。在今天看来,两者之间的雅与俗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陈歌辛的流行歌曲创作中,却有着明显的艺术歌曲风格。比如《初恋女》、《永远的微笑》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歌曲特征。这些作品以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为主要内容,并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水平的演唱者,是难以表现出作品深刻情感的。因为当时歌曲传播的需要,陈歌辛并没有给这些作品辅以钢琴伴奏部分,但是在李香兰、周璇等著名演唱者的精心演绎下,还是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受。这种艺术化的风格,也是陈歌辛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陈歌辛流行歌曲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一)承前启后的桥梁
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这一过程是十分坎坷的。而以陈歌辛、姚敏、严华为代表的创作者们,则起到了一种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1930年前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黎锦晖就已经不再创作流行歌曲,而陈歌辛则沿着黎锦晖探索出来道路继续前行,并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直至迎来了中国流行歌曲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顶峰时期。所以陈歌辛和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黎锦晖等人在创作方面的经验,又根据当时实际环境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在中国流行歌曲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当我们回顾或审视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时候,理应给与陈歌辛和他的作品以充分的重视。
(二)广泛深远的影响
陳歌辛的众多作品,不但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且对周边地区的音乐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大陆的流行歌曲并没有延续之前的发展势头,而香港和台湾则接过了这支接力棒。由上海来到香港的李厚襄、王福岭、姚敏等人,将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创作的技法和经验传给了香港的创作者,涌现出了顾嘉辉、冼华、刘宏远等后起之秀。所以香港一些流行歌曲的创作,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创作形式方面,都对陈歌辛等人的作品进行了充分的借鉴。而且当时在香港流行歌曲创作中担任录音师的,几乎全是菲律宾人,多数都有着在上海舞厅演奏的经历,而经过他们的传播,早期的流行歌曲在东南亚一代也是广受欢迎。所以说,陈歌辛等人的作品,是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正是当今香港流行音乐文化的启蒙。
(三)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
评价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流传的时间。或许陈歌辛自己也没有想到,其作品能够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广为传唱,表现出了一种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今天流行乐坛上的众多知名歌手,都曾经翻唱过其作品。如邓丽君翻唱过《东山飘雨西山晴》,
蔡琴和王菲翻唱过《夜上海》,费玉清、张惠妹翻唱过《凤凰于飞》等,给人以百听不厌之感。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流行音乐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作品和今天的一些庸俗、劣质之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标杆,对什么才是真正的流行歌曲做出了诠释,这也是其艺术价值的又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当前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流行音乐文化,是不应该忘记百年前诸多前辈们所作出的贡献的。陈歌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在中国流行歌曲发展初期所创作的诸多经典,直到今天还在散发着夺目的艺术光彩。但是从当前相关的研究情况来看,其人其作一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之前的诸多观念,给相关研究者以启示和借鉴,使陈歌辛和他的作品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艾以.音乐家陈歌辛的最后岁月[J].炎黄春秋,2010,(08).
[2]黄玉昌.浦东走出来的音乐大师陈歌辛[J].浦东开发,2009,(03).
[3]骥江叟.音乐天才陈歌辛[J].北方音乐,2006,(06).
[4]辛丰年.读陈歌辛歌集有忆[J].北方音乐,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