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梅
【摘要】矿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下,对矿业的开发和利用也要遵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除了考虑经济价值之外,还要重要考虑矿业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对矿业资源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迪庆州位于云南,矿业资源丰富,如何实现迪庆矿业开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迪庆州矿业开发 社会经济效益
一、前言
云南迪庆州位于三江地带的核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自唐朝以降,迪庆就有关于铁矿开采的记载,之后各朝各代陆续在迪庆进行铁矿、铜矿、银矿等资源的开采。迪庆境内的中甸普朗、德钦羊拉等超大型的铜矿资源更是世界罕见。对迪庆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在矿产资源勘探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更加先进探矿技术,在这块成矿带的区域内找到更大储量的矿产资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是在矿业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当地环境带来破坏作用。迪庆是云南境内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香格里拉更是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迪庆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就对迪庆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要利用天然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业经济,一方面要加大环境保护、发展旅游经济,二者之间如何权衡,成为考验当地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挑战。可见,在迪庆矿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分析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
二、迪庆矿业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迪庆矿产资源不仅规模大,而且分布集中、品味高、潜力大,对迪庆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迪庆州共探明和发现各类金属矿17种、非金属矿20种,拥有各类矿山超过70座,已探明铜资源量达900多万吨,每年铜产量超过50万吨,在省内居第一位。铅锌采选能力超过30万吨,居省内第四位。钨产量超过300吨,居省内第二位。已探明铁资源量近1亿吨。迪庆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有色金属年采选能力达到900多吨。根据专家估计,整个迪庆州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其潜在价值高达5000亿,正是由于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迪庆在云南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在2010年迪庆矿业产值超过11亿元,占到迪庆地区工业产值的60%左右,占全州GDP的25%左右。矿业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实现税收1200万。可以预见,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迪庆矿业总产值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迪庆以矿业为主的产业继续成为州外企业投资的增长点,云铜及昆钢两大龙头集团纷纷来迪庆投资,建成的格咱有色金属工业园区,以铜等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配套产业为支柱产业,该片区范围内已经探明的铜金属量达到500万吨,远景资源量可达1000万吨以上;老虎箐工业片区以铁合金、电解铝、多晶硅等“矿电结合”产业为主。但是迪庆矿业开发的经济劣势也不容忽视,迪庆地处西南边陲,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尽管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与东部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迪庆一些村落生活艰苦,没有电话和自来水的不在少数。而且整个迪庆州少数民族人口居多,教育不发达,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低,居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因素都给迪庆矿业经济带来隐忧。
(二)社会效益
首先,矿业的开发促进了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云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35%的标准。但与发达省份比较,仍处于落后状态。迪庆州是云南省城镇化率相对比较缓慢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民族等问题的制约,迪庆城镇化建设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根据统计年鉴显示。迪庆州共有3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将近30万,占全州总人口的88%左右。城镇化率非常低,仅为13%左右。根据国外矿业发展的经验,矿业开发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将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其次,矿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迪庆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汇之地,是交通咽喉要地。近年来,迪庆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路通车里程不断拓展,二级、三级、四级公路不断增加,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但增加的公路大多是四级公路,大约占到增加总公路数的80%以上,二、三级公路相对较少。交通设施是迪庆矿业资源开发的保障条件,只有便利的交通才能将大量的能源运输出来,才能创造经济价值。因此,伴随着迪庆矿产的开发,其交通设施建设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矿业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矿产开发必将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迪庆地区对森林、矿产、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作用,给迪庆本地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难以挽回的环境破坏。但出于环境保护的目就禁止矿产资源的开发,就是因噎废食了。矿产产品是我国工业发展中不可获取的原料来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不能因为保护环境的目的就禁止矿产开发。事实上,只要保护得当、措施合理,我们可以将矿产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迪庆州矿产开发要立足区域矿产资源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开发德钦、羊拉铜矿,对州内其他一些小型矿山可以暂时不开发,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环保型矿业。另外,迪庆州内的金沙江属于长江上游,澜沧江属于湄公河上游,州内还拥有众多生态保护区。州内共有重点文化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自然保护区14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5处,州级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风景名胜区20处,还有部分风景区正在积极规划中。保持迪庆州生态平衡不仅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老挝、缅甸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第四,矿产的开发带来的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一直利用民族问题来煽动民族情绪,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大好局面。整个迪庆州以少数民族人数众多,占总人口80%的比例,其中藏族同胞在30%以上。只有大力发展主打的矿业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迪庆矿业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环保的矛盾,政府就应发挥核心调节作用,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并通过运用法律法规、经济筹码等手段,使生态恢复平衡。
参考文献
[1]于光第.关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资源.产业,2004(2).
[2]叶锦华,梅燕雄.浅议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J].中国地质, 2008(4).
[3]盖如垠.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J].求是,2009(2) .
[4]刘效参.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分析、评价与对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