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同里的大世界

2014-04-29 00:44
天天爱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凌叔华史家胡同

一个晴朗的冬日,我们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的史家胡同24号,寻访一家特殊的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

胡同是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北京城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北京胡同的数量做过统计,因为依据的数据不同,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统计数字。但可以形成共识的是,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杰出代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史家胡同24号,原为民国时期女作家凌叔华的故居,后凌叔华一家定居伦敦,院落曾被出租。在博物馆建立之前,这里曾是史家胡同幼儿园。2013年10月,经过重建后的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里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这个院落和它曾经的主人的故事,还有整条史家胡同的历史与普通居民的生活。所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从狭义上说,是史家胡同24号院,从广义上说,则是整条史家胡同。史家胡同作为北京胡同的缩影,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也曾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形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

目前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馆内设有8个展厅和1个多功能厅。走进这个不大的院落,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古朴的气息,院内全是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原木色的中式门窗很有古雅的气息。院子地面上铺的老青砖,据说都是从拆迁的老建筑废墟中收集而来的。院中那两棵高耸的法国梧桐树,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记载着这个院落的历史。

史家胡同的前世今生

史家胡同的建设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北京兴建元大都,史家胡同所在区域就被规划在内,当时属于思诚坊。史家胡同的名称由来,始于明代,相传是由于胡同内居住过史可法而得名的,史家胡同小学内还发现有史可法的祠堂。但事实上在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史家胡同”的名字就已出现了,而史可法是在明末抗清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的。所以史家胡同得名于史可法这一说法就不成立了。也有人说史家胡同得名是由于在这里曾有一户史家大户居住,因而得名,不过,至今仍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

清朝实行旗民分居政策,将北京内城分为八旗驻地,拱卫皇居。史家胡同所在的地区属于镶白旗。19世纪中晚期,清朝统治逐渐衰微,北京的满汉内外城分住的现象开始改变。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交民巷被辟为外国使馆区,周边地区的史家胡同也受其影Ⅱ向,当时的丹麦公使馆就设在此处。

解放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人口大规模的增长,北京内城区陆续拆除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危旧平房,兴建了楼房。同时合并了原来的一些街道胡同。目前史家胡同社区共有楼房15栋,平房院落82处。其中楼房大多为建国初期建筑,而平房院落有的经过了多次改建拆分,已经不复往日风采,但也有一些院落还保存较好。

史家胡同23号院是现存的保存相对完整的院落之一,它的建筑规制与乾隆十五年城图上所绘制的几乎一模一样。它是一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四合院内有一处十分精致的垂花门,建筑上还保存着漂亮的彩绘。这里曾经是中国首位驻波兰大使彭明治的居所。史家胡同51号,旧时门牌24号,位于史家胡同西段北侧,街门面南,原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后来第三进院子被分出,最终形成一座二进四合院。1960年,著名学者章士钊入住此院,直至辞世。后来其女章含之、乔冠华夫妇也在此院居住,章含之曾经以此院为背景写过一系列作品。

这一条并不长的史家胡同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用所退还的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钱款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创办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在清华园正式建立之前,清朝外务部奏请朝廷成立游美学务处,管理赴美留学事务,而游美学务处就设在史家胡同,在1909年到1911年的三年间,共举行了三次招生考试,考试地点在史家胡同59号,也就是今天史家胡同小学院内。赴美留学的选拔十分严格,第一次赴美留学报考了630人,最后仅录取了47人,后两次考试又分别录取了70人和63人。在这180人中,有教育家梅贻琦、语言学家赵元任、文学家胡适、气象学家竺可桢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庚子留学”为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许多新学科的建设培养了人才。

史家胡同20号,也就是老门牌56号院,是北京人艺的摇篮。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人艺的前身是华北人民文工团,1950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改建定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就是现在大家惯称的“老人艺”。1952年6月12日,“老人艺”话剧团与原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话剧团合并,在这个院内举行了北京人艺成立大会。当时曹禺为院长,院长办公室就设在东跨院的三间大北房内。后来这里成为演员队的集体宿舍,周总理经常到这里探望、关心演职员的生活。

史家胡同中还居住过很多不同领域的名人,比如:军政界的爱国将领傅作义、周体仁、范汉杰;外交方面的第一任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彭明治、原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学术界的著名学者章士钊、机械工程专家石志仁;医学界的内分泌学家刘士豪、同仁堂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艺术界的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滑田友、作家杨朔、油画家罗工柳和山水画家邹雅等。一条胡同里曾住过如此之多的社会名流,在北京胡同中也算是数得着的了。

贵族小姐的大客厅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前身是凌淑华故居。凌叔华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作家,与冰心齐名。她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凌福彭是和康有为同榜的进士,精于书法,爱好绘画,结交了众多当时文化界的名人。凌叔华深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绘画的天赋。她的绘画作品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但传出来的意味却隽永深邃。她曾应邀在巴黎举办中国文人画与个人画展,广受好评。

民国时期,文人们不定期的聚会成为一种时尚,史家胡同24号院曾经是凌宅的后花园,这里的大书房成为当时文人们聚会交流的热门场所之一,被称为“小姐的客厅”。比起三十年代林徽因家中的“太太的客厅”,早了近十年。与凌叔华交往过的文人不胜枚举,包括胡适、周作人、齐白石、徐志摩、陈师曾、等。在这些聚会中,最出名、最有影Ⅱ向的一次是1924年5月,凌叔华在凌宅的大书房设茶会招待泰戈尔。当时胡适、丁西林、徐志摩、林徽因、陈西滢、印度画家兰达·波士等二三十位当代名流齐聚一堂。此次聚会以画会为名,泰戈尔也在这里即兴挥毫作画,在当时传为美谈。

就是在这次聚会上,凌淑华与陈西滢结识,两人才情相吸,两年后结为伉俪。陈西滢,原名陈源,是民国时期的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被梁实秋誉为五四以来中国五大散文家之一(另外四位为胡适、周作人、周树人、徐志摩)。凌叔华与陈西滢完婚后,凌叔华的父亲就将史家胡同24号院划到了她的名下,据推测,很可能这就是她的结婚礼物。

凌叔华先后于天津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燕京大学女子学院求学,求学期间对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周作人曾经指导凌叔华写作,并推荐她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女儿身世太凄凉》。从此,凌叔华开始正式进入文坛,此后又发表了多部作品。凌叔华晚年定居英国后,用英文创作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古韵》。她以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生活为蓝本,书写清末民初北京一户官宦人家的生活,将自己对于北京胡同生活的温情回忆娓娓道来。凌叔华还特意为该书手绘了插图,放风筝、逛庙会,简单几笔,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幅老北京的民俗生活画。

1946年,陈西滢前往法国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驻代表一职,后举家定居英国伦敦。近半个世纪之后,1990年,凌叔华病重,临终前躺在担架上,由女儿和外孙将她送回心心念念的故乡——史家胡同24号。不久之后,凌叔华去世,她的女儿将父母两人合葬于江苏无锡的陈氏墓园,叶落归根。

老北京的生活记忆

胡同生活是老北京民俗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史家胡同博物馆里面还专门有一个展厅未展示“胡同记忆”。在展品筹备征集的过程中,住在胡同里的老居民们大力支持,纷纷捐赠出家中保留下来的各种生活、娱乐以及买卖的老物件,比如:老式收音机、照相机、花瓶、磅秤、蒸屉、橡皮玩具、小人书、粮票、粮本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老物件早已被更先进美观的产品所代替。今天的孩子们看到这些东西,甚至有许多连名字也叫不上来,更不要提用途。但是这些老物件却承载着老北京胡同居民们珍贵的记忆,看到这些,他们也仿佛重温了往日的岁月。

这里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展厅,这是一个类似于录音室的小房间,只要你点击触摸屏,进行时间和季节的选择,就能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笑声,有居家生活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有从胡同深处传来的悠扬的叫卖声,有收音机里播音员清楚或者模糊的播报声,更有风声雨声雷声,蝉Ⅱ乌乌啼蛔蛔叫……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老北京叫卖声,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地道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参观完了这个小巧而精致、简洁而丰富的博物馆,我们走出院门,继续在史家胡同里面漫步。路边的四合院或者门脸破旧,或者整饬一新,但都散发着浓浓的北京味。想到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由深感时光之飞逝,生命之短促。胡同里面虽然停着不少汽车,但依然有人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地驶过。有摩登的姑娘在急匆匆地赶路,也有大爷大妈站在路边唠嗑。有个四合院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引得几只鸟儿前来享受美食……这就是老北京胡同的新生活,你愿意亲自来感受一下吗?

猜你喜欢
凌叔华史家胡同
身边雷锋
“《明英宗实录》诽谤景帝说”考释——兼论明代史家史权意识的复苏
背叛与宽容,陈西滢默默戴上英国“绿帽子"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陈西滢凌叔华夫妻别样人生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全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