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市百年巨变:结构与功能

2014-04-29 00:44何一民
民族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市新疆结构

何一民

[摘要]新疆城市在这百年间发生巨大变化。其城市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各经济要素配置日趋合理,城市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改善,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生活质量日益改善, 城市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在质量和规模上都显示出巨大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新疆;城市;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2-0009-11

20世纪新疆城市有着巨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数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城市质量的提升。城市质量是反映城市发展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表现,包括城市发展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与质量,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经济要素的发展与质量,城市文化的发展与质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以及城市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城市质量的优劣对城市系统的运转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只有城市质量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发展需求,满足人居环境改善的需求。城市质量具有综合性和相对性,城市质量的优劣和升降并不只是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一指标的变化,而是城市整体水平的变化和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和优化,因而应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考察城市质量。另外,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城市质量水平,因此城市质量标准具有动态性,任何城市的质量都是以往城市演化的结果,也是“形成未来城市质量的基础,并对未来城市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历史性影响”[1]。20世纪是中国城市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转型,几乎所有的城市结构功能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质量也都较前有着巨大的提升。新疆城市作为中国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百年间也经历了城市质量的巨变。本文将从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加以考察。

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与提升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指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能源供给、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等具有公共性质的设施。这些设施构成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体系,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质量的重要保障。

20世纪上半叶,新疆所有城市的基础设施都极为落后。时任俄国驻新疆的领事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在考察了新疆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镇里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共事业,当然这个公共事业是按照我们的概念来说的。也有些官员试图改善城镇公共事业,但这种尝试软弱无力,而且还是按中国那一套作风。中国城镇的街道通常脏得令人惊奇。根本无人铺设和修整街道,否则怎能有那么大的坑,以致连行人和车马都不能通过呢?因此每当阴雨天,泥拧满街,难以通行,晴天则尘土飞扬,弥天遮目。所有的垃圾和脏东西都倒在街上。因此中国城镇里有必不可免的那种臭气,是可以想象的。同时街道又很狭窄,经常堆满了石头、木料及其它建筑材料,所以谁若能乘马车通过大部分街道那简直称得起是个英雄,而若要坐我们西方的马车,则经常是根本无法穿越。因此,在亚洲的城市里宁可骑马、骑毛驴或甚至骑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穿过这些曲折狭窄、极为不便的街道组成的迷宫”[2](P.79)。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在俄国驻新疆领事馆工作了十年,他对新疆城市的认识较为客观,从上可见20世纪初年的新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

民国建立后,新疆仅有少数主要城市开始局部地发展城市公共事业,如1920 年迪化开始设立电灯公司,但不久因亏损停办。1927年再创办永丰电灯公司,于1928 年建成送电,“虽发电不足,而有灯千盏”,各个政府机关开始使用电灯照明,是迪化照明现代化的肇始[3](P.2204)。除省城迪化外,伊宁、喀什等城市也在民国中期相继发展电力工业,但也主要用于照明。此外大多数新疆城市在能源动力和照明方面都无新的进步。

新疆城市道路建设也非常落后,一是道路狭窄,二是路面质量极差,以土路为主,坑洼不平,尘土飞扬,街道非常脏乱。1930年代,迪化市当局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先后扩建修建了34条道路,总长计361公里,但是城市其余80%以上路段仍为沙砾路面,其脏乱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除迪化外其他新疆城市则基本上没有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新疆城市的公共交通也极为落后,民国后期,仅有迪化开始发展现代公共交通,先后购置了5辆公共汽车进行营运,其他城市都没有公共交通。

20世纪初年,新疆城市的建筑除政府机构等公共建筑外,一般城市居民的居所都是清一色低矮、阴暗、破烂的土平房。时人记载:“进入这城堡大门,就有一条既长且窄的道路一直通到对面的城门。道路两旁是一排汉族式的小房,倒塌的围墙和根本就关不起来的院门。在这一片破房中,会有一两幢很讲究的房子突出在里面,显得与周围极不调和,这便是苏木官员的衙门。从这个比较讲究的外表上,也可看出这不是平头百姓人家,照壁上画着龙,这就表示这里是衙门,是某位老爷的官邸和公署”[2](P.38)。“喀什噶尔人的房屋一般都是用粘土砌成的,有一个平平的土房顶,看上去像一堆粘土,样子多少像个立方体,几个地方开着窟窿,就算是门窗。甚至清真寺建筑也不华丽,同是草泥砌成,平顶,和民房一样,只是面积大得多”[2](P.83)。伊犁“县城是一座由又窄又脏、弯弯曲曲的街巷组成的迷宫。阴雨天在这些街道上行走,那简直称得上是英雄业绩”[2](P.86)。

民国时期,新疆城市在供水、排水和排污等方面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城市居民饮用水都是未经净化的河水和井水,而新疆很多地方的河水和井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地方的水流有着高砷和高氟等,对人体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城市垃圾和粪便等的收集也无专门的机构,更没有进行科学化处理,不少垃圾和粪便直接倾倒在河中或郊区,因而河水和城郊污染较为严重,人畜受感染的情况十分普遍。

总体考察,20世纪上半叶新疆城市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欠缺。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镇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硬件支撑,对城市发展速度、水平和规模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会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新疆城市基础设施的落后充分反映了此一时期新疆城市质量的低下,也对新疆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历届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建设,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建设水平也逐步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1950~1965年,新疆城市建设以乌鲁木齐为重点,并进行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等新城市的建设,各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道路建设,供水排水,供电照明,公共交通等都有一定的发展。1966~1980年,虽受“文化大革命”干扰,城市建设仍有所进展。这一时期,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城市供水为主;道路、排水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公共交通基本保持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后,新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除了政府投资外,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也在逐步形成,资金瓶颈的突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到20世纪末新疆各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六五”期间城市建设投资为163亿元,“七五”期间城市建设投资完成295亿元,“八五”期间城市建设投资156亿元,“九五”前3年城市建设投资达376亿元。1950~1998年,新疆各城市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94亿元,其中1979年以后的投资总额为582亿元,相当于1978年以前29年投资总和的5291倍;仅1998年新疆各设市城市建设投资完成1691亿元。由于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使新疆城市供水、排水、道路、燃气、供热、公交等各项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过50年的建设,新疆各设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基本上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对外开放和改善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4](P.121)。

20世纪下半叶,新疆城市的道路建设得到较快发展,1998年末,新疆19个设市城市的道路总长度达2691公里,道路面积为3180万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18倍和789倍,人均道路面积94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65平方米。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有较大的发展,至1998年末新疆设市城市共有公共汽车4939辆,比1949年的5辆增加了987倍,比1978年增加了953倍,运营线路网长度为1494公里;改革开放以后,出租汽车在城市中也发展迅速,1998年运营车辆达20707辆。由于新疆大多数城市均临河,因而建设城市桥梁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重要措施,新疆各城市在20世纪下半叶共建城市桥梁225座,大部分为改革开放后建设,1998年比1978年增加了293倍。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疆电力工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在重要城市相继建立了大中型电厂,二是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西至乌苏县车排子垦区,北至塔城地区铁沟电厂,东至木垒县,东南至都善油田的220万干伏主力电网;三是发电量不断增加,发电量由1949年的97万千瓦小时增加到1998年的15l8亿千瓦小时,基本满足了新疆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并解决了在改革开放前部分边远地方还存在的“无电县”问题。

数千年来,交通落后都是制约新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僻处西北,山岭重叠,戈壁辽阔,不但内地前往其地者跋涉维艰,即就本省而言,自东徂西,由南往北,非冰山雪岭,即穷壤大漠,往往经月始达”[5](P.31)。民国以前,新疆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马、驼和车。民国中期,新疆开始进行公路建设,并初步发展了航空运输,但总体上进展缓慢,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

20世纪下半叶,长期制约新疆城市发展的交通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一是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公路建设大发展,三是航空运输出现新局面。

铁路运输作为轨道运输是现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从民国时期开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就不断在呼吁大力发展铁路交通,其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也都重视对新疆铁路的建设,但在战争年代新疆要建设铁路的难度太大,一直无法付诸实践。新疆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就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新疆与内地的铁路。1952年兰新铁路开工建设,经历了极其艰难的施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1083万立方米,修筑隧道33座、桥梁1117座,铺设铁路正线铺轨1892公里,历时10年,直到1962年才建成最终全线贯通,从此改变了新疆与内地交通困难的局面[4](P.56)。铁路建设所带来的快捷便利为新疆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促进了铁路沿线城市,特别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的发展。兰新铁路在改革开放后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实现牵引动力内燃化,并逐步实现了电力贯通,采用电气集中、无线列车调度等先进技术设备,使铁路通过能力提高到200万吨。改革开放后,新疆的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强,相继建成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段——喀什,北疆铁路和兰新复线,到20世纪末,新疆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5458公里。铁路建设改变了新疆区域内外交通落后的状况,为新疆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进一步加强,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公路是近代以来开始建设,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公路建设对于城市和区域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如果说铁路是区域的大动脉,连接区域的主要城市的话,那么公路则是区域的支脉,将区域的大中小城市、村镇连接在一起。20世纪上半叶,新疆虽然也开始了公路建设,但是公路交通极为落后,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座永久性桥梁,也没有一公里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只有几条坎坷不平的等外简易公路,总长3361公里,各种破旧不堪的汽车317辆,公路运输设施和机构更是寥寥无几,仅有13个养路段和一个设备简陋的汽车修理厂,驮畜运输、畜力车辆运输担负着全疆道路运输的重任”[4](P.151)。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即倾力建设内地通往新疆的公路,同时也在新疆区域内大力建设公路。到20世纪末,新疆的公路建设取得巨大的进展,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3361公里增加到1998年的32701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前的95倍。国道线7条,全长8660公里,占全国国道线的83 %,其中高速公路171公里;省道线60条,全长652公里;县道554条,全长11226公里;乡道271条,全长2064公里;专用公路120条;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技术等级都有巨大的提高,经历了以沙石路面为主到沥青路面为主,由一般路面向次高级、高级路面发展的过程,基本上实现了线型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林荫夹道,绿树成行的道路建设综合体系[4](P.151)。从而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东连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各国,以及新疆区域内各重要城市和地区相通,县乡相连的四通八达公路运输网络。在新疆多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在20世纪末已经承担了区域内“社会客运量的958%和货运量的833%” [4](P.151)。公路交通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小动脉和支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新疆城市发展的生命线。

航空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最快速便捷的远距离交通运输方式。由于新疆区域辽阔,与外部重要城市的距离非常遥远,因而光靠道路和公路运输还存在严重不足,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则可使新疆克服山川河流和沙漠荒原所带来的交通障碍。因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即着手开辟内地通往新疆的航空线路,1930年国民政府航空署即开始进行相关的调查,并于同年12月进行了从北平到迪化的首航,次年开辟了从上海到迪化的航空线路,由于当时的航空技术水平限制,从上海飞行到迪化需要4天,而且此一时期新疆的航空运输主要是公务上的往还[5](P.31),但新疆航空事业的起步揭开了新疆交通史的新一页。新中国建立后,出于巩固国防和加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疆的航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完成了乌鲁木齐、喀什、阿勒泰、伊宁等十几座机场和航站的新建、扩建,民航运力迅速增加,到20世纪末新疆各机场已开通59条国内外航线,民航通航里程达到10万公里,成为中国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航空事业的发展使新疆的城市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外城市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了新疆城市的封闭状态,从而增强了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

作为物流交通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在20世纪下半叶的新疆从无到有,相继建成鄯善——乌鲁木齐大然气管道、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等项目,管道运输里程达到13726公里。新世纪以来,新疆的天然气和石油东输,既解决了东部重要城市能源缺乏的困难,也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新疆的邮电通信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新疆相继建成了覆盖全疆的光缆干线,完成了亚欧光缆新疆段,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信体系,邮电业务总量由1949年的196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25亿元”[4](P.55)。2000年,新疆的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1578000户,其中城市用户为658763户,占全部用户的4175%。互联网络和通讯的发展,使新疆城市与外部世界无缝联结,不仅使城市竞争力增强,而且也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干净卫生的水源,城市生活用水安全与否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城市质量高低的一种重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新疆城市供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居民主要依赖天然的河水、井水和涝坝水等,这些水在源头或在运输过程中多受到各种污染,因而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供水安全,大力发展城市自来水事业,至1998年新疆19个设市城市的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达273万吨/日,自来水普及率达98%,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51升,比1978年分别增长638倍、387个百分点和183倍。

新疆除设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外,县级建置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供排水设施建设有重大突破,1984~1998年,新疆各级政府投入县镇供排水工程建设的资金达5亿多元,建成总供水能力达68万吨/日的数十个自来水厂,有162万人受益,供水普及率达到85%,基本解决了县镇居民的吃水困难,结束了新疆县镇居民世代饮用高砷水、高氟水、上井水和涝坝水的历史[4](P.125)。

民国时期,新疆城市的排水设施也极为落后,城市污水排放经常出现淤堵。新中国建立后,十分重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至1998年各设市城市共建排水管道长度达1831公里;改革开放以后,各城市也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上日程,至1998年新疆各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共达77万吨,污水处理率达597%。20世纪末,新疆除设市城市外,95%以上的县城也初步建成了统一的污水排放设施,大大改善了县镇居民生活质量[4](P.125)。

新疆有着丰富的天然气,因而新疆较早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1974年新疆部分城市开始试用液化石油气,1977~1978年,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开始普遍向居民供气,从而使新疆部分城市居民使用上清洁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且也使居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1998年主要城市液化气储气能力达6320吨,用气人口达305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301倍和2308,城市用气普及率90%。另外,新疆城市冬天寒冷,城市居民在冬天采用多种方法来取暖,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因而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部分城市采用集中供热,至1998年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934万平方米,普及率达26%[4](P.125)。

20世纪以来,新疆城市生态环境设施建设也有巨大的进步。百年前,新疆由于风沙大,冬天气候寒冷,城市绿化率极低,生态环境极差。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在20世纪初年写道:“一进入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的任何一个城镇,你立即就会踏上一条狭窄的街道,根据天气不同,不是尘土飞扬,就是泥泞不堪。两旁是灰色的草泥围墙,在围墙上有各种小铺的黑门扇”[2](P.77)。新疆大部分城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畜粪满街,垃圾长期无人清扫[2](P.39)。在城镇附近必定有村庄,而村子的周围、街上到处都是一堆堆的垃圾、牲畜粪便和各种废物,在这些垃圾堆上总有几只猪在大摇大摆地觅食。猪是汉人村庄必不可少的东西[2](P.76)。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和城乡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一是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有专业人员和相应的设备,从人力劳动为主,逐渐发展到机械化与人力劳动并举。20世纪末,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更是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新疆各设市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2628%,比1978年提高1228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7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79平方米;城市公园总数达77个,比1978年增加了219倍。新疆城市环境卫生方面也有巨大的变化,至1998年,新疆设市城市共有城市环卫机械739台辆,比1978年增加1034倍;街道清扫面积2514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767倍,占全部城市道路面积的93%。城市公共厕所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卫生条件也有一定改善。新疆城市的面貌较百年前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现代化城市的新景象。

综上可以看到,20世纪下半叶新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百年前相比有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为新疆城市生产提供了物质技术支撑,为城市提高聚集效益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为城市扩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提供条件和动力,而且也为新疆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极大地改善了新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生活质量。

二、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与变化

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农业时代,新疆的城市建立在农牧业基础之上,城市的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城市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城市对区域的聚集能力与辐射作用极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城市质量也十分低下。20世纪上半,新疆虽然开始启动了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发展也极为缓慢。直到1949年,新疆各城市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其中347个为私营手工作坊和个体手工业),年产值仅098亿元(按当年价计算)。新疆和平解放后,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的工业化,从“一五”计划开始就不断加大对新疆的项目设置和投入,使新疆的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1950~1998年,新疆累计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3167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万多个,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生产能力。1998年新疆全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25亿元(现价),比1955年增长254倍,年均增长78%,其中1978~1998年年均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由1955年的17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645亿元”[4](P.55)。

20世纪下半叶,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表现在多方面,首先表现在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形成了包括石油、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森工等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到1997年,新疆有各类工业企业55776个,其中大中型企业211个;工业增加值为3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9%;工业总产值为771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78年增长84倍;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146716亿元,比1978年增长232倍;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总额4883亿元,比1978年增长77倍。工业装备水平提高,设备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到1997年底,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573亿元,比1978年增长233倍。“七五”时期以来,全区工业经济的科技投入明显增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1978~1998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累计415亿元。为改革开放前30年的52倍。到1998年末,已有1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各大中心城市共开发自治区级新产品4369项,推广重大新技术690项,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8年,新疆已有509个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8个产品被誉为自治区名牌产品。1998年新疆年产棉纱22万吨,同I959年比较,增长369倍;糖产量为476万吨,比1959年增加了527倍;原煤产量为29269万吨,比1959年增加了56倍;原油产量为16284万吨,比1959年增加了156倍;发电量达1578亿千瓦小时,比1959年增加了701倍;钢产量达1077万吨,比1959年增加了227倍;水泥产量达1289万吨,比1959年增加了462倍[4](P.59)。随着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新疆从1983年开始结束了吃调进粮的历史,20世纪末达到了粮食自给有余,成为西北地区调出粮食最多的省区。棉花产量和外调量也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一位。另外,新疆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不断加快,20世纪末,新疆的原油产量升至全国各省区第4位。总体来看,以乌鲁木齐为主的新疆城市在工业化方面已经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4](P.55)。1998年,乌鲁木齐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97395万元,比1949年的2538万元增加了471倍(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第二产业512914万元,比1949年的410万元增加了1251倍[4](P.441)。

新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还表现为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各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用一二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世纪上半叶,新疆的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952年新疆的三大产业结构为647∶22∶13.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疆的产业结构层次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迈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1979~1997年,新疆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8%、10.2%和4.9%,是新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6∶47∶17转变为1998年的27∶40∶3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在此期间不断优化和发展,轻重工业比例也在优化调适。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中央和新疆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使煤炭、电力的“瓶颈”制约矛盾初步缓解,供给能力明显增强。1978~1997年,钢产量年均增长13.7%,原煤产量年均增长5.6%,发电量年均增长10.9%。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出现了轻重工业较为协调的发展局面,改变了20世纪50~60年代新疆以轻工业为主的局面,重工业所占比重稳定在53~67.5%之间;其中石油石化已成为支柱行业,其产值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5.8%;建材、电力、化工也已分别占到4.9%、4.5%和5.5%。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纺织及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值已分别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l0.8%和9.5%。从行业发展看,具有资源优势的石油、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化学、建材等六大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产值己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疆工业布局也发生很大变化。逐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各主要设市城市为支点,向北疆、南疆依次展开的工业布局[4](P.67)。

随着工业结构的优化,新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并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新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经济在新疆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2007年新疆全区的生产总值达3523.16亿元,其中城市经济为2460.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9.83%;2007年新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447.55亿元,而城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33.44亿元,占80.93%;同年新疆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46.89亿元,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5.85亿元,占78.42%[6]。新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的效益得到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因而对城市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城市文化教育发展质量的变化与提升

城市质量的优劣高低不仅表现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否,而且也表现为城市的文化和教育发展质量的变化与提高。城市是以人为主体,因而城市人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高低对于城市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新疆由于地处边远,因而历史上文化教育一直都较为落后,清代后期在部分重要城市中开设有少量的官办学校,但数量极为有限,仅有少数有权有势和有钱人的子弟才能够得到正规教育。清代官办学堂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种,而在新疆只有初等和中等教育。初等学堂进行的是启蒙识字教学,“一开始是学习《千字文》、《三字经》,此后则学习没有任何注释的、从古典书籍中选来的课文。整个学习过程都纯粹是机械式的[2](P.227)。中等学堂的课程同样也是儒家经典,“从这些书中选来的课文在初等学堂里已学过了,只是现在他们所读的是带有注释的,而这些注释,他们的学法和学本文时一样,也是死记硬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对付国家考试。在新疆只有一所设在省会迪化的中等教育机构,“在这里学习的几乎全是官吏的孩子,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富商的孩子,而下层人的根本没有” [2](P.229)。20世纪初年,随着清政府的新政改革,迪化等部分城市开始发展新式教育,但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结束的近50年间,新疆城市的新式教育发展仍然缓慢、落后。据统计,1949年全疆只有一所规模很小、残缺不全的高等学校——新疆学院,学生379人(其中少数民族185人),教师36人(少数民族14人);有中等专业学校11所,学生1975人(少数民族1266人),教师134人(少数民族76人);中学9所,学生2925人(少数民族1819人),教师172人(少数民族94人);小学133所,学生197850人(少数民族182427人),教师7705人(少数民族6799人)。由于教育发展落后,绝大多数适龄青少年得不到入学机会,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目不识丁的文盲达人口90%以上。由于教育发展的滞后,对于新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新疆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疆各级政府坚持从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发展教育事业,使新疆各城市的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4](P.60)。一是基础教育发展很快,1949年新疆各地共有中小学校1344所,在校学生由20万人;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998年,全疆共有中小学校8732所,较1949年增加了6.49倍;在校学生增加到346万人,较1949年增加了17.3倍,各设市城市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2000年,新疆各设市城市有普通中学648所,占新疆全部普通中学1830所的35.4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5.36万人,占新疆全部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52.91万的36.2%[6]。二是新疆城市的中等教育结构在半个世纪中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除普通中学外,逐步形成了以中专为骨干,形成了培养工、农、林、医师、财等百余个专业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网络体系。1997年新疆全区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5所,在校生77837人;职业中学131所,在校生54038人,成人中专81所,在校生47620人。普通中等专科学校在校生在每万人中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在1990年代开始起步,一些院校试办“高职班”。据统计,20世纪后半叶,自治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累计培养学生50多万人,职业中学累计培训学生20多万人。三是新疆的高等教育规模、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普通高等院校由1919年的一所发展到1998年的18所,在校生由379人增加到4.67万人,20世纪末新疆的主要高校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3个,博士学位专业点5个,硕士学位专业点110个。截至1998年,新疆共培养出研究生1300人,本、专科学生15.6万余人,为新疆各地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有很大的提高[4](P.68)。新疆城市多层次教育的发展,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是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人口比例的提高,都表明城市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新疆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

此外,作为衡量城市质量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20世纪下半叶的新疆城市也有飞跃式发展。民国时期,新疆城市的现代科技十分落后,直到1949年新疆也只有一个科研机构,但几乎没有真正的科技人员。20世纪下半叶,新疆各级城市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998年新疆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发展到114家,科技人员达到3.6万人,形成了一支多学科、多层次、有一定科研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应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在20世纪上半叶,新疆没有专门的人文社科研究者,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组织,随着新疆城市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综合发展,1981年,新疆社会科学院建立,下设若干研究机构;另外多个城市政府部门也相继建立了专业研究所,各高等院校和党校文科专业相应建立了人口、中亚、经济、人类文化学、西域文学、高等教育、阿勒泰学、敦煌叶鲁番学、证券、企业等20个专业研究所。20世纪末,新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多层次、多学科的发展局面[4](P.71-72)。

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近代以来城市质量提高的重要表现。

20世纪上半叶,新疆城市的卫生事业开始起步,但发展极为缓慢。1949年新疆各城市只有条件十分简陋的医院18所,全部病床共计696张,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仅388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1998年新疆城市及乡村共有医院和卫生院达到1351个,较1949增加了75倍,其中城市的医院卫生院计有794个,占全部总数的58.7%;各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7.11万张,较14949年增加了102倍,其中城市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52333个,占全部总数的73.6%;各医院、卫生院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6万人,较1949年增加了251倍。

民国时期,新疆城市的文化艺术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较为落后,以精英文化艺术为主,而普通城市居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极为单调。新中国建立后,面向全体人民的大众文化得到普遍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20世纪末新疆各主要城市的重要艺术表演团体达89个,群众文化艺术馆更是达91个;作为精神食粮供给地的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增加至75个;各种博物馆为14个,各级档案馆达140个。作为大众传媒主要载体的报纸和杂志在20世纪后期更是得到大发展,全年各城市出版的各种报纸总量达1.93亿份,各种类型的杂志达1150万册,各种层次的图书达6283.6万册[4](P.58)。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更是成为时代的新宠。半个世纪中广播事业从小到大,电视事业从无到有,覆盖面逐渐扩大。1998年,新疆各城市拥有广播电台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39座,电视台18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61座,新疆电视台已于199l年开始卫星转播,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2.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4.5%。广播、电视和网络具有传播新闻、舆论宣传、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功能,对于社会和城市居民具有沟通作用、教化作用、动员作用、导向作用、感染作用,因而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质量的提升。

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质量得到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的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变迁,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目标,因而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城市质量。

20世纪之初,新疆城市除少数官员和富商之外,大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在居住方面普通城市居民要求甚低,一般都居住在低矮的土房中,条件稍好的人家是“三开间房,而每间又肯定都有家家皆有的设备——炕,吃饭、睡觉,接待客人都在炕上。有钱人家的炕,像客厅一样,铺着土耳其斯坦地毯。炕上放着几个像圆木头一样的硬枕头,白天供贵客抽鸦片时枕在头下,晚上则供主人睡觉使用”。“进门的这一方墙壁是糊纸的木格墙,上面嵌上一块块小玻璃,相当于我们的窗子,房中放着两三把椅子或凳子——这便是汉族家中比较讲究部分的全部陈设。汉族人家中非常之脏,不论是屋里屋外,脏得不可想象” [2](P.32)。新疆城市满族人生活条件更差,“由于他们本性懒惰,不求上进,无所用心,办事无能,纵有朝廷百般恩宠,其生活仍然十分贫困。普通满族人通常都是衣著破旧,蓬头垢面。家庭中的陈设简陋,生计困难,这是和他们寒伧的外貌相称的” [2](P.38)。新疆城市中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民除极上层之外,一般都十分贫穷,生活水平低下。贫困、饥饿成为20世纪上半新疆城市居民的写照。

20世纪下半叶,新疆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城市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城市质量提升的重要表现。

由于1949年以前关于新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缺乏统计数据,因而下面仅从1950年代到20世纪末新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来加以考察。首先从家庭收入来看,1955年,新疆城乡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79元;1978年,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为319元,1980年增加到427元,1985年则为757元,1990年为1355元,1995年则翻番至4151.41元,1998年达到5131.42,较1955年增加了28.66倍,较1978年增加了16倍。其次,从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来考察,也发生很大变化。1998年全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955年的17.48倍。20世纪下半叶城乡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1998年城乡居民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余额为4344.52,是1955年的320倍[6]。

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表现为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变化,城市居民家庭的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逐年增多,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在20世纪下半叶,彩色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逐渐在新疆城乡居民家庭中普及,1998年,新疆城市每百户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达102.41台。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一是面积有较大的增加,1998年人均住房面积达14.45平方米,为1978年的4.12倍;二是告别是土筑平房,普遍居住在现代新式住宅中,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以上两表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新疆城市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消除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就业率有很大的提高,而负担比则有所下降,收入有则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变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城市质量提高的两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因而可支配收入越高,表明城市质量也就越高。从上表可见新疆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故而城市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城市化的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据2012年《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环所联合对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有多个城市的城市化指标在全国城市中排列靠前,根据《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发布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上海、克拉玛依、佛山、中山、东莞、厦门、苏州、广州、天津、南京、常州、无锡、大连、东营、舟山、青岛、杭州、乌鲁木齐。新疆有2个城市排名在前20位,其中克拉玛依名列第4,乌鲁木齐排名20位[7]。由此可见,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新疆城市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甚至部分城市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五、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新疆城市发生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巨变,这种巨变不仅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变化,也表现为城市在质量方面的变化,随着城市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城市结构与功能也发生巨变。20世纪初期,新疆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功能极不完善,对区域的辐射能力和聚集能力相当薄弱。经过百年的发展,新疆的各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不同层次的增长极和发展引擎,不仅对于新疆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也对国家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欧亚大陆桥为载体的西向开放战略向纵深推进,新疆将从中国的边缘发展成为中国对西开放的前沿,成为亚洲的地理中心,因此新疆城市的地位将变得更加重要。21世纪应该加快新疆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加快除乌鲁木齐之外的多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乌昌都市区为核心的天山北路城市带和以库尔勒和喀什为中心的环塔城市带两大城市体系,南北疆互动,以新型城市化为抓手,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城市质量,从而实现新疆全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吉昌.把城市质量作为战略问题来抓[J].城市研究,1994,(2).

[2][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第3 册)[M].兰溪出版社, 1980.

[4]新疆自治区两办.新疆辉煌50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5] 洪涤尘.新疆史地大纲[M].北京:正中书局,1947.

[6]新疆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国城镇化质量排名榜公布,新疆两城市冲进前二十.http://tieba.baidu.com/.

猜你喜欢
城市新疆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