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全福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多种办法培养学生的
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课堂上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值得每位高中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根据实践经验,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都是数学的精华。
1.学习始于疑问。在高中数学教材中都是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经历不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内外问题的机会,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例题中安排应用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通过范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一般思想和方法.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分别涉及增长率、行程问题、物理、化学、生物问题、储蓄等各个方面,量大面宽,情景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实践性于一体.另外,教材中还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选择空间。
二、认真做好培养高中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实践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周岁,他们认识过程的各种心理成份虽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但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其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能够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开始在教师帮助下独立地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我能学数学”。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数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学生找到生活的原型。
2.利用生活化情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式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及其思想方法。
4.倡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学习数学内容,探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总之,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都有用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对数学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学生今后学习高等数学及其它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三版.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青海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修订)》.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