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兼顾“弱势群体”探讨

2014-04-29 07:32王震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解题数学

王震祥

【摘要】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出现一部分对数学惧怕,学不会的“弱势群体”,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些“弱势群体”时刻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兼顾“弱势群体”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弱势群体

一、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

1. 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有一些学生虽然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一直努力,但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考试成绩一直上不去,一次次地品尝着失败的苦果,但他们仍在坚持,继续埋头拼搏着.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对学生高要求,在较高的起点上用一个标准衡量,往往给数学后进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那些难题和考试如同一道道高墙阻隔了他们前进的路,同时也阻隔了他们的快乐.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适当的分层教学,给数学学习后进生创设一个适度的起步始点,对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2. 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习惯. 一些学生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其他同学相差无几,甚至还超过一般同学,但是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他们学习情绪低落,表现在上课听课不够专心,思考不积极,思维上惰性很大,经常回避那些要动脑的习题,作业抄袭次数多等,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欠佳,常埋怨学生不努力,又没有很好注意批评方式,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出现兴趣转移. 从而造成数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关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 学习方法不科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 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 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 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 “死读书”的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开始还可以,但到了后来就不行了.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智力发展,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长此以往学生的钻研精神被泯灭,创造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二、针对数学“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如下对策兼顾“弱势群体”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和接纳“弱势群体”,使他们轻松学习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 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 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因此,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弱势群体”,爱护与尊重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弱势群体”投去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他们”,“他们”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教学效果最佳.

2. 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由于“弱势群体”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甚至存在努力也学不会,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弱势群体”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除了一般的关于人生、现实、未来的思想教育之外,我们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 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 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平角,从而发现定理. 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耐心激励差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3. 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对于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 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是提高质量,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如几何题目繁多,就其类型来讲不过证直线的垂直和平行、证角的相等和不等、证线段的相等和不等、证比例式和等积式、证三点共线和四点共圆,等等. 而每类证明题都是有其内部规律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总结良好的解题方法,再利用方法解一些较为简单的证明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

4. 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 特别是“弱势群体”,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 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 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 考试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立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学过程中兼顾所有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弱势群体”不掉队,分享教育成果,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解题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解题勿忘我
错在哪里